第五章 大學生就業信息論 第一節 收集就業信息的途徑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一個人擁有信息量 的多少,往往成為決定事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對於即 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善於捕捉信息,耳聽 八方,多渠道地獲取信息,十分必要。一條有用的就 業信息,就是一個好的就業機遇。畢業生獲得的就業 信息越廣泛,信息質量越高,擇業、就業的把握性就 越大,成功率也就越大。在擇業、就業期間,誰了解的 信息多,誰就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一、思想準備
首先,每個畢業生應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政策做 到心中有數。掌握國家對大學畢業生的有關就業政 策是求職擇業的關鍵一步,畢業生在麵向社會應聘 求職時,了解學校及學校所在地區和國家的就業政 策,以及就業管理機構的工作程序,適時把握,不失 時機地利用每次機會,將有助於自、己目標的實現。這 樣,才能使畢業生在擇業中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
其次,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就業信息,針對用 人單位對本專業的要求,及時補充知識,提高能力, 增強個人的競爭實力。同時可以根據掌握的求職信 息,及時調整擇業目標,正確評價自我,使個人的目 標要求和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相一致,避免脫離 社會實際。
二、收集就業信息的要求
隨時隨地地收集就業信息是--個起碼的條件。 收集就業信息應力求做到“早”、,“廣”、“實”、“準”。
“早”就是收集信息要及時,早做準備。“廣”,就 是信息麵不能太窄,要廣泛收集各方麵、不同層次的 就業信息。“實”,就是收集的信息要具體,用人單位 的地點、環境、人員、待遇、發展前景、對新進人員的 基本要求,、聯係電話等各方麵信息,掌握得越具體越 好。“準”,就是要做到準確無誤。用人單位需要的是 什麼層次、什麼專業的人才,在生源、性別、相貌、外 語水平等方麵有什麼特殊要求,有沒有商量餘地,等 等,這些情況都要搞清楚,絕不能似是而非。
三、收集就業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收集就業信息,一般有以下幾條途徑和方法:
1.學校主管部門——就業服務中心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立足學校收集就業信息, 可確保信息來源的有效性、準確性和針對性。就目前 的就業機製看,學校是連接大學生就業工作所涉及 的有關對象的核心環節,他們既與畢業生就業工作 所涉及的各級主管部門之間保持聯係,同時也是用 人單位選錄畢業生時所依賴的一個主要窗口o就政 策而言,全國的、行業的、地方的,在他們那裏都有完 整的收集;就需求信息而言,他們接觸到的所有信息 都是用人單位針對學校的專業設置而來的,針對性 強,可信度高。
目前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職能部門大都轉 變觀念,具體地講就是以國家的畢業生就業政策為 工作依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學生為宗旨; 在製定文件、公布信息、提供谘詢、就業指導以及為 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舉辦各種形式的就業洽談、現場 招聘等方麵,都做了具體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 成效。
2.各專業係和專業主課老師
針對藝術類院校的特殊情況,我們不能忽視各 個專業係和專業主課老師的作用。因為學院經過幾 十年的發展和積累,各個專業係,特別是專業主課教 師,他們往往在全國同行業之間不同程度地具有一 定的地位和影響,與全國相關行業的用人單位之間 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係。他們有的是本專業全國 行業的學科帶頭人;有的是在全國很有威望、很有影 響的學者、教授;有的老師的同學、朋友可能就是你 正在聯係的用人單位的領導或主管……他們的信息 來源比起學生來說,要廣泛得多、準確得多、及時得 多,他們的一句話有時會給你的就業起到一定的引 導作用,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會出現豁然開朗 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麵。因此,對於即將畢業的 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說,絕對不可忽視這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