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傕、郭汜之流根本不足為懼,隻待徐榮、胡軫大軍一到即可踏平爾等。”
宮殿內,一個月前剛剛平定董卓之亂的太師王允高聲下著自己的論斷。
浩大的宮殿內上百名官員竟然沒有一人提出質疑。
在他們看來,王允誅殺董卓,不亞於再造一個光武中興。
隻有大殿之上,哪位年僅十二歲的漢獻帝劉協嘴角不停的抽搐。
他知道,就是因為王允的一係列胡亂操作,讓本該還有一絲龍氣的大漢江山徹底覆滅在曆史的塵埃中。
而他也早就不是曆史上哪個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廢物皇帝了。
靈魂在今天上朝前就被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一位軍官占據,名字同樣叫劉協,隻是他是在早上手榴彈試投中,引信錯亂,直接炸死的。
沒想到再次醒來成了大漢朝最後一位皇帝。
他以前也看過不少,有作者肝爆猝死的,還有富二代掏空身體死在女人肚皮上的。
他這種被質量問題炸死的絕對是頭一個。
不過現在劉協來不及糾結自己是怎麼穿越的了。接下來這些事情要是處理不好,成了傀儡皇帝他就別想再翻身。
首先對於一個三國迷的劉協來說,李傕、郭汜之所以會反就因為王允說的‘一年之內不能兩次下赦免。’
第二一個原因是賈詡,要是沒有這位號稱三國第一毒士的人出謀劃策,就他們幾個武夫怎麼能攻下長安。
要知道,長安可是西漢的都城,東漢曆代皇帝也都很重視這裏。所以城牆高七八丈,也就是十五六米。相當於現代五層樓那麼高,而李、郭手中大部分都是不善攻城的西涼兵,這裏麵羌族還居多,這些人更不會攻城了。
再加之長安城也有不下五萬守軍,想破城真的是難於上青天。
可就是這樣,王允還是用他的騷操作徹底顛覆了大漢的命運。
既然重活一世,劉協絕對不能讓悲劇再次發生。大漢的榮光應該、也必須讓世界都知道。
“陛下,您身體不適嗎?要不提前下朝吧。”
王允坐在劉協的下方,一臉擔憂的問候道。
比起董卓,王允對劉協還是很好的。各種都是按照天子的禮儀來,按理說現在的他平定董卓之亂後,權勢最大,就算他想學董卓一樣徹底禍亂朝綱也不是不行。
不過王允卻沒有那樣做,除了官職掛著最大的太師外,在朝廷上他也會給劉協最大的尊重。
“沒事,太師放心,朕隻是覺得派胡軫和徐榮一起去平叛會不會不太合適?”
“哦……”
王允一聽,滿是白斑的臉上不由生出疑惑。
他知道劉協聰明,可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做什麼決定他都沒有質疑過的。現在當著百官的麵提出來,王允心頭當然是不爽的。
下方的司空黃婉也看出了王允的難色,急忙給劉協解圍道:“陛下,徐榮將軍曾大敗過關中聯軍的曹操和孫堅,我想對付李郭之輩肯定是沒問題的。”
“何況他們手中還有長安最精銳的一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