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要爭氣的理由 要爭氣的理由9慢下來,爭氣之後要學會“養”氣(2 / 3)

過快地將兩人的關係帶進實質性階段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雖然你可能出於真情,但是對方卻會對你的人品有所懷疑,他會認為你和任何人都很隨便,或者你不遺餘力地想和有錢男人“搭上”。肉體關係當然可以使戀愛關係有質的改變,但是沒有堅實情感基礎的肉體關係往往難於持久。

你越是想接近他,越是要保持自己的風度。如果交上了事業成功的男朋友,就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樣子,對男友的下級雇員和“窮朋友”都瞧不起,甚至以男友的名義向他的下屬下達命令,好像你已經是某某夫人了。這樣的言行會給人以小人得誌的不良印象,眾人的不滿之辭一定會傳到你男友的耳朵裏,如果有一天他突然要和你分手,你可別怪別人破壞你們的關係。

雖然經常有一些雜誌刊登,富翁們的太太如何會花錢而使他們的丈夫產生了更強烈的掙錢欲望雲雲,但是還是建議你不要急於效仿。催促他為你買這買那並不能讓他感激你給了他工作的動力。事實上,他會以為你隻是一個喜歡不勞而獲的女人,至於要不要與你“牽手”,他可要掂量掂量了。

如果你給一個普通男性洗衣、做飯、料理家務,他一定會感激得不得了,作為普通人被人如此關心和寵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一個成功男人卻可能對你的優點視而不見,他有可能覺得你還不如專業保姆做得好呢。而且,他也不想請你回家為他料理家務,因為你的“要價”一定比保姆市場昂貴許多。

追求豐裕的物質生活並沒有錯,所以,當你遇上一個令你心儀的成功男人時——請注意是好男人,一定要珍惜。但是,和成功男人交往時一定要有一顆寧靜的心,你的浮躁隻會令你們的感情越走越遠。總而言之,有一句話你必須要牢記——他和你沒有什麼不同,你們是平等的。

職場實例

做事要留有餘地

有句話叫:“身後有餘望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意思是說人們風光時,凡事要留下餘地,否則,一旦身陷困境,想回頭就難了。

人的腳所踩過的地方,不過幾寸大小,可是在咫尺寬的山路上行走時,很容易跌落於山崖之下;從碗口粗的獨木橋上過河時,常常會墜入河中……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腳的旁邊已經沒有了餘地。人若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使自己的腳底下寬闊一些。做事時給他人留下餘地,這樣不隻是為他們留下了餘地,更為自己留下了餘地。相反,如果我們做事不留餘地,時時精於算計,事事錙銖必較,不給他人留半點餘地,不甘心自己犧牲一點利益,那麼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交往,必定會極易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麵。

東漢時期,小吏出身的胡廣因為辦事勤勉,才幹突出,連連升遷,最後當了朝廷的三公之一,地位顯赫。

當時,梁冀專權,欺壓百官,不可一世。朝中忠直的大臣為了除去梁冀,便找到胡廣,要他和他們聯名上書彈劾梁冀,他們說:“你一向正直,忠心為國,現在朝中出了大奸臣,我們知道你不會坐視不理的。”

胡廣沒有答應他們,說:“我做地方官時,若不精明肯幹,就沒有政績,也無法升遷。現在你我在朝做官,與從前大不同了。我們雖處高位,卻處境凶險,人人嫉羨。這時就要裝癡作傻,或許可以躲避災難。我勸你們也不要逞強出頭才好。”

胡廣對政事不關心,對誰也不加評論,他天天上朝應付,從不提任何建議。

大臣李固性子剛烈,因為立皇帝的事,他和梁冀發生了衝突。梁冀主張立小皇子為帝,以便他把持朝政,而李固堅持立年長的皇子為帝。

李固為了贏得支持,勸說胡廣站在自己一邊。胡廣表麵上答應,可到了關鍵時刻,他竟不發一言。李固責備他說:“你是個讀書人,難道也屈服梁冀的淫威而不顧聖賢的教誨嗎?你從前不是這樣,你太讓我失望了。”

胡廣說:“你的建議好是好,可是難以實行啊。現在朝中奸臣當道,這是不爭的事實。你不顧實際情況做事,不如我保全自己以待來日得好,為什麼白白犧牲自己呢?”

李固被梁冀殺害後,胡廣十分悲痛,他對自己的家人說:“我不是沒有李固的勇氣,可我實在不想像他這樣屈死。梁冀大權在握,無比狠毒,我現在隻能裝作糊塗,不問是非,才能免遭毒手。不了解我的人說我貪生怕死,不明事理,他們實在不知我的苦衷啊!”

胡廣平安度過了凶險歲月,等梁冀敗亡後,他便著手培養國家的棟梁之才。在他的極力推薦下,賢士陳蕃、李成都做了朝中高官。一大批能人誌士都被胡廣挖掘出來,朝廷又有了新氣象。

胡廣不和梁冀作對,以糊塗麵目出現,免除了大難。他雖沒有豪傑氣概,但終可以留下命來,在以後為朝廷做了很多大事。他是無奈的,也是被迫的。在非常時期,人們就該打破常規,不讓自己身陷危境。

成功其實沒有捷徑,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隻有擁有穩紮穩打的實力後,你才能夠走向成功,急於求成是每一個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人隻有先口,先填飽自己的肚子,才有可能有力量去追求發展。為五鬥米折腰也好,吃眼前虧也好,歸結起來就是: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學會忍耐。一時的“低頭”並不是對命運的屈服,也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對未來獲得成功所做的鋪墊和積累。

家庭實例

給家人榮耀,更要給家人平安

社會有一種習氣,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實這裏麵隱藏著極大的隱患,家族興盛的時候,固然耀武揚威、花團錦簇,一旦失勢,則樹倒猢猻散,對比之下,更覺淒涼。那麼,我們不如先把退路看明白了,讓家人子弟都自食其力,還可以獲得長久的安樂。

晚清曾國藩雖然位極人臣,手握重兵,卻一向把勤謹和低調視為護官之符、立命之根。他說過:“精力雖止八分,卻要用到十分;權勢雖有十分,隻可使出五分。”這實在是為官和持家的至理名言,值得讓後人細細體味。

做官的人,比一般人辦事方便得多;做大官的人,往往他想都沒有想到,就已有人幫他把事辦好了。不僅他自己是這樣,就是他的家人往往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無限風光盡被占。所以位高權重的人,就不能不對自己的行為特別小心,包括對自己家人的言語也應當格外謹慎。

早在道光年間,曾國藩就囑咐家人,千萬不能到衙門裏幹涉公事。如果闖入衙門,一方麵有失鄉紳的氣度,使曾國藩本人蒙受羞辱,同時還會使地方長官難堪,有時會被地方長官所鄙薄。所以他多次囑托家人,即使自家有事,情願吃虧,也千萬不可與他人挑釁爭訟,以免被地方長官懷疑為仗勢欺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