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可敬地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 第22章 主動承擔責任,給事情一個公正的說法,是一種讓(2 / 3)

許多年後,這個小男孩成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就是裏根。後來,裏根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總是意味深長地說:“那次闖禍之後,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我們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若是一味地逃避責任,是無法取得大成就的。這種責任心不僅體現在生活中,在工作方麵更為重要;否則的話,就無法高質量地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並且還會打消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工作敷衍了事,偷奸取巧,不斷地抱怨辛苦。這種做法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工作沒做好,得不到重用。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老板的賞識,得到自己渴望的職位,可這一切需要用努力和責任心去換取。有些人總想著晉升是一件多麼風光、有麵子的事,終於有權力去指揮別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可他們卻沒有想到,權力和責任是成正比的。領導考慮提升你,主要看的就是你是否勇於承擔責任。還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工作中偷懶,老板根本不知道,殊不知老板也是依靠著閱曆和奮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們也是從員工做起來的。他會洞察到作為員工的你在工作中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但是員工卻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逃過老板的眼睛。

帶著責任心去工作,並不是做給誰看,而是一種務實的態度。懷著這樣的心態做事,才能夠對工作產生興趣,才能夠有更好的創意,發現別人難以發現的問題,做到別人難以做到的事情,進而讓老板發現你的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你總是逃避責任,老板給你指出了錯誤,你也不敢承認,那麼他自然會認為你沒有擔當,這樣一來,你的晉升之路就被自己堵死了。試想:如果你是領導,一個人連本職工作都要抱怨的人,你可能將更大的重任交給他嗎?

■ 責任之中蘊含著機會

“我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沒追求,隻不過沒有遇到好的機會!”許多人曾經都有過夢想,卻始終無法實現,最後隻剩下牢騷和抱怨,他們把這歸咎於缺少機會。他們並沒有想過:夢想隻有在腳踏實地的工作中才能夠實現。當你感覺自己的職業道路不順暢,或是缺少機會的時候,不要抱怨外界的環境,而是要問問自己:你勇於承擔責任了嗎?

責任和機會有什麼關係?相信不少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其實,你不必感到詫異,責任與機會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隻是習慣抱怨的人往往都隻看到了責任和辛苦,一心想著逃避,卻忽略了責任裏麵蘊含著機遇。機會總是隱藏在責任的深處,隻有聰明的人,才能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王蒙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業務員。近期,公司準備開發西北地區的市場,老板將這一重任交給了他。在別人看來,西北地區的市場並不好做,誰拿到這個活兒算誰倒黴,既辛苦又可能賺不到錢。但是,王蒙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心裏明白,雖然這個任務不好做,但若做好了,也是個不錯的發展機會。

接下來的兩年,王蒙一心在西北開發市場,他的努力和勤奮沒有白費。他為公司爭取到了幾個大客戶,老板十分高興。後來,王蒙被任命為西北地區的市場總監。

從表麵上看,老板讓王蒙開發西北市場,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很多人都避而遠之。但王蒙心裏卻知道,這實際上也是老板給自己的一個機會,畢竟自己做好一件眾人不願意做、不好做的事,就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能。換句話說:責任之中隱藏著機會,就看你有沒有發現,有沒有勇敢地去承擔那看似不美好的責任了。當然,反過來說,機會中也隱藏著責任。王蒙被任命為西北地區的市場總監之後,表麵上看是提升了,可實際上他要做的事情比過去更多了,而且肩上的膽子也更重了,他必須要承擔起一個合格的經理要承擔的責任。

很多身在職場中的年輕人都很迷茫,一直問:“機會在哪裏呢?”機會在每個人的身邊,那些抱怨者通常會把手邊的機會拱手讓人,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責任就是機會。他們害怕責任,看到責任就想躲開,可以說這是人類的一種劣根性。他們總是說著自己多麼辛苦,希望輕鬆地工作,可是這種好事可能從天而降嗎?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遲早會被老板掃地出門,即便是暫時還能夠濫竽充數,也會讓自身的能力逐漸退化,最終被社會淘汰。相反,那些在工作中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總是會與機會不期而遇。

約翰和一名年輕人同時進入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薪水2美元。上班第一天,老板對他們說:“你們必須要認真地對待這份工作,做到熟門熟路,這樣才能成為對我們有用的人。”

老板走後,那名年輕人抱怨道:“一周2美元,這麼少的薪水還值得認真去做嗎?”約翰沒有吱聲,雖然工作內容很簡單,但他每天都用心去做。

約翰是個細心的人,他在商店裏工作了幾個星期後,發現了一件事:老板每次都要認真檢查那些進口的外國商品,而那些賬單上用的都是德文和法文。於是,約翰開始自學德文和法文,並仔細研究那些賬單。有一天,老板在檢查賬單的時候感到非常疲倦,見此情形,約翰便提出幫助老板檢查賬單。他做得實在太出色了,令老板非常吃驚,之後那些賬單自然就由約翰掌管了。

一個月後,約翰被叫到辦公室。老板對他說:“約翰,公司打算讓你來主管外貿。這個職位非常重要,我們需要認真負責、能勝任的人來做這項工作。現在,公司裏有很多與你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但隻有你發現了這個機會,並憑借自己的努力抓住了它。我做這行已經40年了,你是我親眼見過的三位能從工作中發現機遇並緊緊抓住它的年輕人之一。其他的那兩個人,如今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約翰的薪水很快就漲到了每周10美元。一年後,他的薪水是每周180美元,並經常被公司派往德國和法國進行談判。老板對約翰的評價很高,他說:“約翰在30歲之前,很有可能成為公司的股東。他已經從平凡的外貿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這個機遇,並在努力地抓住這個機會。雖然需要做出一些犧牲,但這是值得的。”

從約翰的成功故事中,我們應該看到一點:機遇究竟隱藏在哪裏誰也無法預料,但是責任有可能帶來機遇,這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再進一步推論,可以說:一切工作都能夠帶來機遇,隻要你對它負責。

一個堅守責任的員工會把一切困難、壓力和委屈都視為工作的一部分,並毫無怨言地去麵對和承擔。在他們的職業字典裏,隻有“責任高於一切”、“這是我應該做的”,而沒有“抱怨”兩個字,成功的機遇偏愛這樣的人。相反,那些焦急地抱怨沒有機遇的人,成功對他們從來都是繞道而行。作為職員,一定要記住:責任和機會成正比。沒有責任就沒有機會,責任越大機會越多,責任越小機會越少。機會從來都不是獨來獨往,它或是牽著責任的手,或是與責任合二為一。所以,伸出你的雙臂去擁抱責任吧!很快你就會發現,你抱住的不隻是辛苦,還有成功!

■ 認真負責讓你受益更多

愛默生說過:“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在優秀員工的價值觀中,責任高於一切,它指導著一切思想和行動。從接到任務那一刻開始,責任感就指揮著他積極思考如何完美地完成任務。所以,他們從來都不會抱怨,就像樹木不會拒絕把根莖深入堅硬的岩土層,因為那是它們生命的職責。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努力工作是有益於公司和老板,是在為企業創造價值。實際上,認真負責,最終的受益者還是自己。不管在哪裏工作,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隻要認真地對待每件事,盡力做到最好,最終都會讓你得到意外的收獲。

1853年8月24日,喬治·柯蘭姆在美國紐約的一家餐廳做廚師,餐廳身處一流的度假勝地,到那裏就餐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或是富豪。當時,那裏有一道正宗的法國式炸馬鈴薯條,很受客人的歡迎。這是17世紀風靡法國的食品,因當時的美國駐法大使托馬斯·傑斐遜非常喜歡吃薯條,於是就把製作方法帶到美國,並在蒙蒂塞洛把炸薯條當做一道正式晚宴菜肴招待客人。喬治一直都按照標準的法國尺寸來製作薯條。

有一次,紐約的一些富翁到喬治所在的餐廳就餐,其中有位客人很是挑剔,他一直抱怨薯條切得太厚,讓他覺得難吃,因此拒絕付賬。為了讓客戶滿意,喬治又重新切得薄一點,做好端給他。可是,那位客人仍然不滿意,還是說薯片太厚了。

周圍的服務員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私下裏抱怨那位客人不講理,喬治心裏自然也不高興。不過,他沒有說什麼,既然是廚師,就要讓客人吃得滿意,這是他的職責。於是,喬治再一次進行“改良”,他將馬鈴薯切得很薄很薄,薄到一炸之後又酥又脆,根本無法用叉子叉起來。可惜,這樣的做法已經與正宗的法式炸馬鈴薯標準大相徑庭了。不過,喬治心想,既然是按照客人要求做的,也許他會很滿意呢。如果他不滿意,那他也會意識到是自己的錯誤。

看到閃著淡黃色油光、薄得像紙一樣的薯片,客人非常滿意。更有意思的是,其他的客人也紛紛讓喬治為他們製作這樣的薯片。

自此之後,這種被稱為“薩拉托加薯片”的食品便成了菜單上的一大特色。不久後,人們將這種薯片包裝起來,在當地發售,很快便風靡整個新英格蘭地區。後來,喬治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並將這種薯片作為餐廳的招牌菜品。當時,想要吃到這樣的薯片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馬鈴薯需要手工削皮和切片,很考驗廚師的刀工。20世紀20年代之後,馬鈴薯削皮機問世了,薯片成了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零食,而喬治這個薯片的發明者也名垂青史了。

對於一個廚師來說,讓一個挑剔的顧客變得滿意並不是什麼大事,即便做不到也沒關係,頂多失去一個回頭客罷了。但是,如果你能夠做到,並盡力做到讓對方滿意,那就可能產生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說,承擔更大的責任是一種寶貴的職業素養,無論你身處哪個階層,承擔多大的責任就有多大的成功。而且,你的勇於承擔和默默承受,也能夠讓你周圍的人更加關注你、信賴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讓你受益。

在工作中,有些人態度不夠端正,總覺得自己擔任的角色不重要,事情做好做壞意義不大,甚至用自己的職位來決定自己的付出。其實,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讓自己碌碌無為,因為你不甘願付出,沒有負起你的責任,自然也就不會得到他人的重視。我們身邊有不少人,他們的崗位很平凡,但他們卻做得很出色,最終讓自身的光芒超越了那些自認為比他更好的人。

經過朋友的介紹,退休工人老李到一家家具廠做倉庫管理員。庫管的工作並不是很累,隻是需要細心一點,每天按時關燈、關好門窗,注意防火防盜等等。老李將這些事情做得非常認真。他每天都清楚地記錄來往工作人員的提貨信息,並將貨物整齊地碼放好,雖然沒有人要求他打掃衛生,但倉庫各個角落每天都被他打掃得很幹淨。

一轉眼,老李在家具廠工作了三年。這期間,倉庫裏沒有發生過任何一次盜竊和失火的事故,而且其他工作人員每次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取需要的貨物。在工廠建廠10周年的慶功會上,廠長按照老員工的級別親自為老李頒發了5000元的獎金。

見此情形,很多老員工有些不服氣,他們抱怨:“老李才做了三年啊!怎麼能夠和我們這些老員工相提並論呢?”

廠長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在頒獎後,他解釋道:“這三年來,我從來沒有檢查過廠裏的倉庫。這並不是說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其實我對倉庫的保管情況十分了解。老李是一名普通的倉庫管理員,但他工作三年來,沒有出過絲毫的差錯,而且非常積極地配合其他部門的員工,盡職盡責。他的工齡雖然不長,但他卻和老員工一樣愛廠如家,所以他拿到這個獎金是理所應當的!”

不必過多解釋,從這些故事中你也一定看到了,那些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就是最大的贏家。如果你渴望在工作中受益,從現在開始就丟掉抱怨,負起那些屬於你的責任吧!

■ 不要因為抱怨疏忽了細節中的責任

1967年,蘇聯“聯盟1號”宇宙飛船的宇航員科馬洛夫在完成任務的歸途中,突然發現自己的降落傘出了故障,無法為飛船減速了。這就意味著,飛船將以飛快的速度和巨大的衝力墜落地麵。科馬洛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與家人進行告別,他對自己的女兒說:

“在學習中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因為‘聯盟1號’飛船的墜毀就是因在起飛前的地麵檢查中忽略了一個小數點,這就是一個小數點的悲劇!”

一個時常被人忽略、不屑一顧的小數點,毀掉了一個傑出的宇航員和一艘飛船。我們不知道是誰疏忽了那個重要的小數點,但我們卻不得不從這件事上有所領悟:如果沒有用高於一切的責任心去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用抱怨和草率的態度對待工作,就勢必會產生疏忽,而這疏忽也許就是致命的!

每一個小的工作細節,看似不起眼,但若能夠將它們做得完美,就能夠為整體創造輝煌;那些細微之處的不完美,就如同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讓整體毀滅。可惜,這個道理不是每一人都明白,即便是明白也不一定能夠做到。我們總是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抱怨聲,諸如“不就一點兒小事嘛!至於這麼勞神費力嗎”、“我覺得這就是小題大做”……這些抱怨聲傳遞出了一個信息:說話者不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員工。要知道,關注細節的是責任之眼,成就細節的是責任之手。

著名企業家餘世維先生因公到泰國出差,下榻世界一流的東方飯店。第一次入住時,他就對這家飯店的環境和服務非常滿意。第二次再光臨這家飯店時,一些細節的東西更是加深了他對東方飯店的好感。

那天早晨,他剛剛走出房門準備用餐,則聽到樓層服務小姐問:“餘先生,您要用早餐嗎?”餘先生很驚愕,他沒想到服務員竟然知道自己的姓氏。服務小姐解釋道:“我們飯店規定,晚上要背熟每一位客人的姓名。”餘先生經常到世界各地出差,入住無數酒店,但這樣的情況他卻是首次碰到。

餘先生乘坐電梯到餐廳,剛剛走出電梯,便聽到餐廳服務小姐說:“餘先生,裏麵請!”餘先生再次驚愕了。服務小姐又笑著解釋說:“上麵打過電話,說您已經下樓了。”餘先生十分感歎東方飯店的高效率辦公。

服務小姐帶領餘先生進了餐廳,問道:“請問,餘先生是否要老位子?”“老位子?我還是去年在這裏用過一次餐,難道你們還記得?”服務小姐說:“我查過記錄,您去年6月8日在靠近第二個窗口的位子上用過早餐。”餘先生很是激動,說:“那就還是老位子吧!”

很快,服務人員為餘先生上了一份點心。點心的樣子有些特別,餘先生好奇地問:“中間這個紅紅的是什麼呢?”服務小姐看了一下,後退一步解釋給餘先生。“旁邊這圈黑色的是什麼呢?”餘先生又問。那個小姐又上前看了一眼,然後退一步解釋那個黑色的東西是什麼。餘先生看到她兩次回答問題時都後退一步,心裏很是感歎,她知道服務小姐是為了防止口水濺到菜裏。

這一次泰國東方飯店之旅給餘先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後來,餘先生有5年的時間都沒有再去泰國。在他生日那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東方飯店發來的賀卡,裏麵還附了一封簡短的信:“親愛的餘先生,您已經5年沒有光顧東方飯店了,我們全體人員非常想念您,希望還能再次見到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愉快。”

餘先生當時非常感動,他發誓:如果再去泰國的話,一定還要住在東方飯店。

東方飯店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酒店,贏得客人的讚歎和感動,無不是那些完美細節創造的功勞。他們秉承“以客人為上帝”的宗旨,也做到了不僅讓客人滿意,還帶給客人驚喜。如果他們不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如果每一位服務員都抱怨“麻煩”、“囉唆”、“辛苦”,不能夠將“顧客就是上帝”的宗旨當成自己神聖的責任,並圓滿地完成它,那麼東方飯店也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一個飯店要贏得客人的青睞和滿意,要在細節上下功夫;一個企業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也必須注重細枝末節。同樣,一個人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就,也必須注重細節,認真對待一點一滴的小事,不抱怨大材小用,不埋怨事務繁瑣。因為任何一個龐大的事物都是由無數個小細節結合起來的,忽視了細節,就可能導致失敗。

有人說:“創造輝煌和卓越的並不是天才,而是那些微小的細節;挽救偉大事業的並不是英雄,而是高度的責任心。”沒錯,隻有那些具備強烈責任感的人,才能夠造就完美的細節。對於職場上的人而言,關注細節是不容忽視的責任。別以為責任感是多麼虛無縹緲的東西,也不要以為你沒肩負著神聖的使命就不用談及責任感,隻要你把該做的每件小事做好,那麼它體現的就是你的責任感!

■ 沒有值得抱怨的工作,隻有不負責的人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停地抱怨自己所做的工作多麼地不好,不是說太辛苦,就是說賺的錢太少,要麼就說老板苛刻,經常給他“穿小鞋”。於是,他們就會想跳槽,換一份輕鬆而高薪的工作。可能他們日後真的找到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但是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又回到了原來的那種狀態,抱怨這份工作沒有看上去那麼體麵,有多少令人心煩的事……於是,他們又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

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事物,工作也不可能都盡如人意。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工作不好,問題出在人的身上。如果你總是一味地抱怨客觀環境,而不是發自內心地去重視一份工作,盡職盡責地將它做好,那勢必就會感到厭煩,進而心生厭倦。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工作值得抱怨,隻有不負責的人。

托妮·莫裏森是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裏森小時候,家境貧寒,她從12歲開始,每天放學以後,都要到一個富人家裏打幾個小時的零工,十分辛苦。

一天,她因為工作的事情跟父親發了幾句牢騷。父親聽後嚴厲地對她說:“聽著,你並不是在那兒生活。你生活在這兒,在家裏,和你的親人在一起。在那裏,你隻管幹活就行了,然後拿著錢回家來。”

此後,莫裏森又為形形色色的人工作過:有的人很聰明,有的人很愚蠢;有的心胸寬廣,有的小肚雞腸。可是,莫裏森卻從未再抱怨過。

沒有抱怨,把該做的工作做好,這是每一個員工的責任。一個人如果有強烈的責任心,那麼即便一件事隻有5%的希望,最後也能夠變成100%的現實。

某天,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普通的6層樓房,收到了來自英國的一份函件,提醒此樓業主,該樓80年的設計年限已超過,敬請注意。原來這座樓房始建於1917年,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

經曆了80多年,遠隔萬裏的設計單位居然仍對自己的“產品”這樣負責!這座樓當時的設計者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建築工人、工程師大概也都走了,然而人不在了,責任卻沒有丟,這個設計所的多少批職員,一批批肩負起責任,又一代代傳給後來的人。遠在異國的這樣一座小樓,始終有人對它負責,能做到這一點真是令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