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舍與得的協調課:(1 / 3)

第9章 舍與得的協調課:

靈動處理是管理協調的重要前提

企業中有職務劃分,則必然會有職務之間角色與工作內容的協調;企業要在市場中進行經營,就有可能遭遇各種風險。劃分職務的範圍,以靈動方式進行彼此關係的處理;認識危機、有效利用危機、充分應對危機,在領導者這樣的認識和管理之下,相信企業必然會更加團結,也會擁有更強的市場抵禦風險能力。

走到員工中間,及時發現問題苗頭

最有智慧的人,並不是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人,因為未來的情形誰也不能掌握。無論未來發生什麼情形,他們都能麵對,並能以靈活的策略進行處理,最終結果,事情發展又都恢複到應有的秩序,在外人看來,這些出現的危機,似乎都已為智者所掌握。如果未來的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在自己心中有所準備,那情況就會簡單得多,而這也許才是智慧的根底所在。

生活中我們也需要靈動地處理我們所遇到的人和事。雖然每日生活千篇一律,雖然自己和他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每個人每天生活中都會遭遇不同的情形,對於遇到的人和遭遇的事情,進行靈活處理,輕鬆應對,而不可千篇一律,偏執於自我的偏見,而使自己陷入到絕對之中。靈活地對待人,才能讓自己為大家所接受,靈活地處理事,才能讓各項事務順利發展,也許這才是我們生活幸福的不二法寶。

企業的管理中,必然會遭遇各種問題,絕對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長久的穩定,就會使企業失去最強的競爭力,反而越強的挑戰,就越是對企業自身實力的最好證明。企業遭遇的情況,必須能夠靈動地進行處理,協調自己內部的關係,上級與下級之間、同事之間要能相處融洽,同時,企業還要能靈動地處理企業所遇到的問題,要對各種危機有所準備,不為懼怕,並發現其中有利的機會去促進自身的發展。

企業的領導者就是企業的掌舵人,他需要帶領大家同舟共濟,在激流險灘中躲避風險,抓住機會,在得失變幻中,尋求最為有利的發展。如果領導者能夠學會靈動處理關係,那麼他將展示出自己強大的平衡能力和超人的智慧與眼光,最終眾人也能以藝術的水準對他的管理進行評價。

在巴西桑托斯的海順遠洋運輸公司門前,立著一塊5米高2米寬的石頭,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記載了一個讓人心情沉重,而又引以為戒的故事。

40年前的一天,海順公司收到“環大西洋號”的求救信號,馬上派人前去營救。

可當救援船趕到出事地點時,“環大西洋號”已經消失了,不見一個船員,隻漂著一個救生電台,仍在有節奏地發出求救信號。

望著平靜的大海,大家都非常疑惑,為什麼一艘先進的船居然會在這裏出事。

這時,人們發現了一個瓶子,打開瓶子,發現一張紙,上麵有21個人的筆跡: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奧克蘭私買了一個台燈,想給妻子寫信時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見理查德拿著台燈回船,說這個台燈底座輕,船晃時別讓它倒下來。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離港,我發現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就將救生筏簡單綁在架子上。

二管輪安特耳:檢查消防設施時,發現消防栓鏽蝕,心想還有幾天就到碼頭了,到時再換。

船長麥凱姆:起航時,工作繁忙,沒有看甲板部和輪機部的安全檢查報告。

機電長科恩:3月23日14時,我發現跳閘了,因為以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沒多想,將閘又合上。

電工荷示因:晚上值班時,我跑進了餐廳。

看完這張紙條,誰也沒說話,一樣沉靜,仿佛看到整個事故過程:火災從理查德房間引發,消防栓沒有起到作用,救生筏放不下來,最終一切無可挽回。

錯誤的原因正是在過程中,一點點累積形成的。因為一個個細節的累積,最終導致全體崩潰的效果,如果當初任何一個小的問題能被靈動地處理,那相信也就不會有最後悲劇的發生。這塊石頭的警戒,對遠洋公司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們知道積極麵對工作的每個危機,並且進行最為及時的處理,這樣才能保證公司在接下來的40年時間裏,沒有一次海難事故的發生。

一些企業的領導者,他們所待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辦公室,他們獲取的信息就是書麵的報告,這也許就會讓他們不能及時發現企業所麵對的問題,而問題的累積,最終可能會對企業自身形成巨大的影響。作為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能時時走到員工之中,了解他們的狀態,發現他們的問題,並能及時予以解決,這樣自己的員工才能展現出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有一家國有大型企業的人事經理是一個海歸派,名叫李祥。他上班第一天,發現辦公室裏的冰櫃上掛著一把鎖,各種飲料被封在裏邊。

他問總經理:“為什麼要把冰櫃鎖起來?”

總經理告訴他,本來是放在冰櫃裏,供所有雇員和外來客人隨時享用,但每次裝滿之後,一轉身,冰櫃就變空了,最後隻能無奈地把冰櫃鎖了起來。

李祥說,也許我們應該及時進行溝通,這樣這個問題就會被及時地解決掉,否則,它所展示出來的是對員工的不信任,這種質疑會對公司的管理有所影響。

總經理接納了他的意見,第二天上班後,總經理召集各個部門的主管,對大家說:“昨天人事經理李祥告訴我,全世界的冰櫃都是不上鎖的,從今天開始冰櫃門不再上鎖,大家可以隨時在上班時間享用,但禁止任何人將飲料帶回家,希望大家配合我,把冰櫃上的鎖拿掉。”

最終,這一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解決,而單位的氣氛因此也變得更加和諧。

李祥所解決的也許隻是一個小的問題,不過他的態度卻是應該為大家所思考和學習的,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並以靈活的方式進行有效解決,這也許是每個管理者所應具備的品質,雖然它的作用不大,但卻可以保證企業可以獲得長遠的更為有利的發展。

尊重下級是上級處理關係的最好方式

一個人的權威,並不來源於靜止的崇拜,而應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欽佩與認可。

一個單位的領導者,他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他的職責就是帶領大家去尋求最為有利的發展。對於這一職位,更多是需要他展示過人的能力,智慧的果斷,性格的堅毅,才能做出最有效的決策,正是因為他所具備超越常人的素養,所以人們才會對他認可和依賴,而這也正是他擁有權威的原因。

一個最高的領導者,不應該以冷漠和拒絕去顯示自己的權力,彰顯自己的不同,如果他的管理方式隻是局限於此,那麼他就不能認識權威的本質,也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時間一長,也就失去了信任,即使在表麵上尊重你,也會產生工作態度上的消極,最後,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也就不能顯示出自身的能力。

優秀的管理者,他會尊重自己的每個下屬,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工作角色的不同,隻是因為工作需要不同,大家協同共進,才能使群體發揮出最有效的作用。這也就奠定了他處理關係的基本方式。對別人的尊重,一定可以換回對自己的尊重,建立起溝通的渠道,無形中就奠定了信任的基礎,這對於自己工作開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一個小男孩,出於一時的氣憤對自己的母親喊道他恨她。然後也許是害怕懲罰,就跑出房屋,跑到大山裏邊,並對山穀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

片刻之後,山穀傳來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

小男孩非常吃驚,他跑回屋裏對母親說,山穀有個奇怪的聲音說他恨他。

母親把他帶回到大山邊,並且這次要他喊“我愛你”。

小男孩依照母親的吩咐去做,而這次他卻聽到,有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在山穀裏回蕩“我愛你,我愛你”。

生命就像這種回音,你送出去什麼,它就送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獲什麼,你給予別人什麼自己也就得到什麼。為求自己在人生各方麵取得最好的收獲,那麼當你麵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時候,就該學會以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彼此,寄托信任,予以鼓勵,那麼你自己也就會獲得相應的尊重、信任和鼓勵,而這一規則應該被我們看做金科玉律,奉行不悖。

領導者要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除了自己努力,還要有三靠:靠上級熱心指導,靠同級的精誠協作,靠下級的鼎力配合。要取得這“三靠”,關鍵在於這“尊重”二字。尊重上級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尊重同級需要勇氣,要克服自己一個“妒”字;而尊重下級則要與“領導高明論”的觀點決裂,放下自己的“架子”。有些領導對於放下“架子”總不是那麼認可,認為“官升脾氣長”,如何說放就放得下,但放下“架子”,說難也不難,隻要養成平等待人的品格,從認識上發生改變,“架子”也就會自然消失。

IBM擁有的三條準則之一就是“尊重個人”。

這是早在1914年由老托馬斯·沃森創辦公司時就已提出的,1956年小托馬斯·沃森在接任公司總裁後,又將該條原則進一步發揚光大。

沃森父子深知,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被上級和他人所認可,自尊如果得到滿足,員工都會更加自覺進行工作。領導者對每一位下屬的尊重行為,能讓員工充分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認可和重視。尊重和信賴員工,最終換來的將是員工的信賴和肯定,而這正是大家所追求的最令人滿意的勞資關係。

上至總裁下至普通員工,對於這一規則也極為認可,用這一原則指導自己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IBM創造出了最為和睦的工作環境,在這種環境之中,大家彼此信任,有效合作,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型領導風格,也取得了最為優異的企業業績。

當尊重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的時候,它就會發揮出更為無窮的效用,成員之間因為交流而更加信任,整體團隊因為彼此的溝通而更加富有效率,而這一切都是領導對於尊重的認識所換取的結果。

作為一個單位最為主要的領導者,應該接納尊重的理念,並在工作中不斷探求更為有效的方式。

在正職與副職之間,領導與員工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舍棄自己的大權獨攬的工作作風,舍棄掉權威的絕對的錯誤觀念,尊重對方的意見,同時能夠積極傾聽,對於其中的有效成分能進行采納。

在工作中,要能舍棄自己對權威的絕對把控,舍棄掉對下屬的懷疑,對下屬的能力與品性充分尊重,尊重他們的作用,進行充分授權,充分發揮其效用,為自己分擔工作,同時也形成一個和諧互助的工作氛圍。

尊重還表現在對工作中一些錯誤的包容態度上,失敗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關鍵是如何看待失敗。特別是領導人更應該樹立自己看待失敗的態度,對待失敗者,不要去過多責怪,更不要訓斥,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改善的途徑,對其工作方法進行調整之後,再進行充分的鼓勵,以使他能在今後的工作中勝任自己的工作,以更長久的方式去看待彼此的關係與工作的處理。

尊重雖然看似簡單,但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隻有不斷的反思體會,才能明白它在人們交往之中的作用,也才能更好地在自己工作中進行應用,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去尋找工作中可能的尊重方式,以求給予對方更多的尊重,寄托自己的信任,也更有利於促進工作的開展。懂得尊重的領導,是對人際關係有所理解並能尋找規則的人,善於運用尊重方式的領導,他的人際關係處理就會因此擁有許多靈動的內容,溝通更為順暢,問題處理也更為順暢,工作開展也就更加有利。

當一個領導者,能夠去尊重自己人際中的每個人時,人際的關係處理也就得以擁有靈動內容,也就顯示出管理藝術的高超。

靈活恰當地發揮好副職的作用

俗話說:“有誌者自有千計萬計,無誌者隻感千難萬難。”

麵對同樣的事情,聰明的人,總會想方設法去尋找途徑,實現自己的目標,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去促進自己的事業;而平庸的人,麵對目標,卻總是缺乏靈活變通,事物的發展又總不會如我們想象的一般簡單,不能很好地符合現實的情況,最後隻能望目標而興歎,卻不知自己缺乏進取精神。

人是一種善於變化同時也善於應對變化的生靈。靈本身來自神也體現出神態,靈的活躍程度比所有生命都要大,活本身是生命的一種表述,正是因為這份活躍,生活才得以擁有蓬勃內容,靈活最終由所有生命種類活靈活現地分別表現出來。靈活投入思維成為一種最活躍的內容,而這種活躍以靈活的思想最為自由,也最敏捷快速。

副職是組織結構中最為關鍵也最難以處理恰當的一環,因為他是作為上級與下屬的銜接而存在,上級的工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下級的意見又能不能及時反饋到管理者那裏,這些都要依賴於副職工作的能力與效率。副職有著與更多人交流的機會,所以他為人處世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所有內容之中,對問題進行靈動地處理,就顯得更加關鍵。

靈活是以恰當的方式,在合適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將自己的意思傳遞給對方,使他能夠接受自己的意見,最終促進工作的有利開展;靈動是及時對工作進展進行追蹤與反饋,並把信息及時彙報給領導者,把下屬的意見進行反饋,以便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

管理就是一門關於人的藝術,如果能夠靈活地對人際關係進行處理,那自己管理的能力必將上升一個台階,而副職又往往都是正職人選的培養目標,如果自己能遊刃有餘地對工作進行處理,那麼在自己工作的考核中,距離自己的升遷,必然更邁進了一步。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攻破秦朝京都鹹陽之後,看到金碧輝煌的宮殿、花枝招展的美女,一時間為表象所迷惑,往秦二世的龍床上一躺,自己感覺飄飄然了。心中就有了自己在皇宮裏住下來的想法。

劉邦手下的猛將樊噲氣得對劉邦進行了責問:“你是想得天下,還是想當秦王?”劉邦聽了之後大為反感,隻顧自己尋歡作樂,對他的意見內容不理不睬。後來,還是張良在旁說服,通曉其中的道理,劉邦才得以移兵城外,並揭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

相同的意思表達,張良取得了成功,而樊噲進諫失敗,看來有時候良藥苦口也不能治病。

樊噲與張良所進諫的內容都是相同的,但如果分析樊噲進諫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其方式不恰當和藝術不高明。“良藥”苦口,違背了劉邦自尊自重的心理,產生了“抗藥性”,因此即使你的內容正確,劉幫也不願采取接受態度。相比之下,張良的進諫效果就要好許多,也許不同的是樊噲武將出身,作為謀士的張良就更懂得說話的藝術,就和汽車爬坡是一個道理,先運用明理的方式把前後原因說清楚,再做好有利的鋪陳,等到所有動力都準備充足,最後就會順利上坡,直截了當,說明自己的建議內容。事實證明,對於同樣內容,采取不同方式,最後能夠取得接納與排斥的不同結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