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在世,會有許許多多的希冀、期盼與夢想。然而,在生活車輪的輾壓下,它們會變成對現實的無奈,變成了聲聲的歎息。人生隻有一次,生命不能重來。我們千萬不要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而讓自己變得心情沮喪,不要把自己的心靈拘囿在狹小的天地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要懂得自己寬慰自己,調適出積極樂觀的心態,微笑著麵對生活。要記住:如果命運關閉了你的一扇窗,那一定會有另一扇門在為你敞開。

有這樣一個故事:風浪中,船沉了,唯一的幸存者被風浪衝到了一座荒島上,每天,這個幸存者都翹首以待,希望有船來將他救走。然而,他望穿秋水,還是沒有船來。為了活下去,他用樹枝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家”,每天,他都會向上帝祈禱。然而,禍不單行,一天當他外出尋找食物時,未燃盡的火堆把他的“家”化為了灰燼。他眼睜睜地看著滾滾濃煙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滿了絕望。

第二天一大早,當他還在痛苦中煎熬時,風浪拍打船體的聲音驚醒了他——一艘大船正向他駛來。他得救了!他懷著激動、驚喜的心情問船長:“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在這裏的?”船長回答:“我們看見了你燃放的煙火信號。”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感悟:當我們處於人生的低穀、遭遇人生的“滑鐵盧”時,要懂得寬慰自己,當你把煩惱置之腦後,積蓄力量、鼓起勇氣勇往前行時,走過去後,會發現前方依然是一片燦爛晴空。

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將“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來利往”作為自己的終極追求,但凡涉及名利、榮譽,總要爭得麵紅耳赤。其實,人生的路並非隻有那麼幾條,隻要懂得一點兒自我寬慰,把心胸放寬,任何境遇下都能活出瀟灑的人生。

當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抱怨世道不公,懂得寬慰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世界。在生活中,隻要用心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當工作拋棄了你,不要捶胸頓足、喪失鬥誌,懂得寬慰自己,前行的動力永遠聚積在自己心底,職場的美好前程就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當朋友辜負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懂得寬慰自己,讓昔日的友情冰釋眼前的恩怨,即使被朋友誤解,你也能平和看待,坦然處之,終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當感情傷害了你,不要悲觀消沉,懂得寬慰自己,不要一直沉湎於過去,明日的心情不再要裝著昨天的傷悲,珍惜現在你所擁有的一切,把握此時此刻,你就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當困頓阻擋了你,不要向困難和厄運低頭,懂得寬慰自己,隻要你頑強地爭,終能撥開陰霾見到晴天,迎來彩虹麗日。

當名利困擾了你,不要患得患失,懂得寬慰自己,你才不會被名韁利鎖羈絆,才不會為烏紗銅鏽折腰,才不會被紛爭算計困擾。即使你無官少錢,也能生活得瀟灑自在,充分體味人生的快樂。

人生在世,喜憂參半,禍福相生,時而驚濤駭浪、疾風驟雨;時而細雨閑花、潤物無聲。沒有人能掌控生命的長度,預知未來的走向,當艱蹇與蹉跎阻擋了前行的道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寬慰“澆鑄”自己的心靈。隻有懂得寬慰自己,才能給飄搖的心搭建一方靜謐的港灣,將塵世的羈絆阻擋在心門之外,吐納著輕靈的空氣,灑脫地行走在天地間。

人生在世,等待別人的安慰和賜予,總不如自己寬慰自己,自己為自己尋找出路。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解救自己的人,還是我們自己!別人的慰藉隻能享用一時,而來自於我們內心的寬慰,才是取之不盡的人生財富!

寬慰是仁者的柔情,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解脫了自己,才能解脫整個世界;

寬慰是智者的胸懷,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善待了自己,才能善待整個人生。

在一個充滿光明的世界裏,每一個人都應當是寬慰的播撒者。一次小小的寬慰,一句暖暖的問候,帶給失意者的將是莫大的鼓舞與激勵,這種義舉將會對整個社會產生耀眼的價值,變為一種勇往直前的動力。

本書以細膩雋永的文筆,從生活、工作、情感、名利等13個方麵,詮釋了“懂得寬慰自己,過瀟灑的人生”的智慧,願本書如一泓甘泉、一縷涼風、一場甘霖、一丸良藥、一束陽光,能溫暖滋潤你的心靈,蕩清你生活中的苦悶,豐盈充實你的生命曆程,幫助你超越悲觀,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去迎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