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我心理調劑要學會的思維方式(1 / 3)

第六章 自我心理調劑要學會的思維方式

心理狀態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狀況。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樂觀的情緒,一個人可以勇敢地麵對人生的成功和失敗,因此,我們要學會進行自我的心理調劑,使自己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高爾基思維:應當誌存高遠

高爾基說:“目標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心中懷有遠大目標的人,與周圍的人相比,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思想境界。沒有目標的人,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趨於低劣;反之,生活則多姿多彩,盡享人生樂趣。

古往今來,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無數的仁人誌士無不用精辟的言辭鼓勵著世人。陶淵明詩中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力,歲月不待人。”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說:“目標愈高,誌向就愈可貴。”法國的蒙田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沒有目標,哪來的勁頭?” 法國的戴高爾說:“目標已經在望,為了這個目標,我們遭受一些痛苦是值得的。在這以後,我們將會飛的更高、更遠、更有力,然而,生活難道不就是這樣嗎?”英國的塞·羅傑斯說:“心中認定一個目標,無論他人如何責罵,自己隻管前進。”這無不激勵著我們為自己製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說到底,目標就是自己的理想,是自己奮鬥的動力。我們應該堅持這樣一個信念:今生今世可以放棄很多,但絕不能放棄夢想。縱然是一百次美麗的破碎,也要流著淚去放飛一百零一次的夢想。

試想,如果在周六早晨起床後,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日程安排,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嗎?你在一連五天的工作時間內努力地工作,並期待著一個輕鬆的周末到來。你醒後,起床,洗漱,脫掉睡衣,然後,準備早餐。之後,讀報紙,打幾個電話,看看電視,吃午飯,飯後又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再打個盹。一覺醒來,又到了做晚飯的時間。晚飯後,接著看電視,然後爬上床睡覺。

就這樣度過了一天,你的感覺如何呢?十有八九頭昏眼花,心情沮喪。真不明白你為什麼這麼消沉,你是怎麼了。難怪你這麼煩,其實你是為白白地浪費了一天時間而煩心!因為再也找不回來的二十四小時已成為曆史。

就好像你漫無目地漂流了一整天,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有些人就是這樣過著放任自由的生活。他們可能有一天、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無所事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虛度了一生。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他們就這樣過著昏昏沉沉的日子,待發現時,已經悔之晚矣。

換句話說,生活有了方向,你才覺得有奔頭。在你辛苦工作了一天後,你會感到很充實,即使你覺得很累,也為你所完成的工作而興奮不已。

許多人一事無成,並非他們沒有才能,往往是缺少成功者的要素。缺少勃勃雄心,就少了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不敢為自己製定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超群的能力,缺失高遠的目標,難成大事。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1969年,從小就喜歡吃漢堡的哈克·傑裏文在美國俄亥俄州創辦了一家漢堡餐廳,並用女兒的名字為店起名為“溫迪快餐店”。美國的連鎖快餐公司比比皆是,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大店大名鼎鼎,而溫迪快餐店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店而已。

哈克·傑裏文毫不氣餒,從一開始他就為自己製定了一個高目標,那就是趕上快餐業老大麥當勞!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快餐業競爭激烈。為保住自己老大的地位,麥當勞花費了不少的心機,這讓哈克·傑裏文很難有機所趁。

起初,哈克·傑裏文走“隙縫路線”。當麥當勞把自己的顧客定位於青少年時,溫迪把顧客定位在20歲以上的青壯年群體。為了吸引顧客,哈克·傑裏文在漢堡肉餡的份量上做了文章。在大部分漢堡上,他將其牛肉增加了零點幾盎司。這一不起眼的舉動為溫迪贏得了小小的成功。

1983年,美國農業部組織了一項調查,發現麥當勞號稱有4盎司漢堡包的肉餡,重量從來就沒超過3盎司!

哈克·傑裏文認為“3盎司牛肉事件”是一個問鼎快餐業霸主地位的機會,他請來了著名影星克拉拉為自己拍攝了一則享譽全球的廣告。

廣告說的是一個認真好鬥、喜歡挑剔的老太太,正在對著桌上放著的一個碩大無比的漢堡包喜笑顏開。當她打開漢堡時,她驚奇地發現牛肉隻有指甲片那麼大!她先是疑惑、驚奇,繼而開始大喊:“牛肉在哪裏?”

美國民眾對麥當勞本來就有許多不滿,這則廣告適時而出,馬上引起了民眾的廣泛共鳴。一時間,“牛肉在哪裏?”這句話就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千家萬戶。

成功的廣告為哈克·傑裏文的溫迪快餐店帶來了營業額上升了18%的佳績。

憑借不懈努力,溫迪的營業額在1990年達到了37億美元,發展了3200多家連鎖店,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上升到了15%,直逼麥當勞坐上了美國快餐業的第三把交椅。

心中懷有一個高的目標,從一開始你就能為自己的奮鬥明確定位,再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你邁出的每一步在方向上都是正確的。心懷大誌,會讓你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法則和工作習慣。心中懷有遠大目標的人,與周圍的人相比,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思想境界。沒有目標的人,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趨於低劣;反之,生活則多姿多彩,盡享人生樂趣。

我國傳統文化中,常用“誌當存高遠”,“風物長宜放眼量”,“鯤鵬之誌”等詞句,形容和鼓勵人要有大誌。正所謂偉人心中有藍天,凡人心中有願望。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高尚的目標能切實地保持,就能成就高尚的事業。”大目標促使人的生活更多地傾向於“幹事業”,小目標使人的生活為著過日子。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要的因素,是因為他有偉大的目標。

三國時天下紛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當初有實力競“標”的英雄主要有:曹操、劉備、孫權、袁紹、劉表。曹操的“標的”是:一統天下,坐領江山。他自稱“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劉備的“標的”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他在三顧茅廬時對諸葛亮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誌向比曹操略差些,但也算得上蓋世英雄。孫權屬“繼承父兄遺產”而得國,但也不是平庸之輩,他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士民富庶,足與魏、蜀鼎立,偏安江東。反觀河北袁紹就差多了,袁本身出自四世三公,起點高,名聲大,擁數十萬之眾,謀臣無數,戰將如雲,也曾有興漢滅賊之誌,但徒有虛名,屬“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之輩,被稱為“羊質虎皮”、“鳳毛雞膽”,為後世唾笑。還有劉表,領荊襄之地,地沃利廣,豪傑眾多,但胸無大誌,目光短淺,甘為井底之蛙,本有進取中原的絕好機遇,但他卻以“吾坐據九郡足矣,豈可別圖”而自足,所以,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

不少人認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稱為天才的人,肯定比實際上成就天才事業的人要多得多。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缺少雄心勃勃、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不敢為自己製定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個認定的高遠目標,他將一事無成,而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目標遠大,才能充分發掘你的潛能。高爾基說:“目標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不少人有這樣的體會:當確定隻走10公裏路程,走到七八公裏處便會因鬆懈而感到很累;如果要求走20公裏,那麼,在七八公裏處,正是鬥誌昂揚之時。

有一位哲學家到一個建築工地分別問三個正在砌築的瓦工說:“你在幹什麼?”

第一個工人頭也不抬地說:“我在砌磚。”第二個工人抬了抬頭說:“我在砌一堵牆。”第三個工人熱情洋溢、滿懷憧憬地說:“我在建一座教堂!”

聽完回答,哲學家馬上就判斷了這三人的未來:第一個心中眼中隻有磚,可以肯定,他一輩子能把磚砌好,就很不錯了;第二個眼中有牆,心中有牆,好好幹或許當一位工長、技術員;唯有第三位,必有大出息,因為他有“遠見”,他的心中有一座殿堂。

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並非是身無分文的人,而是沒有遠見的人。隻有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事物,才能做成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富有理想與遠景規劃的企業領導人,喜歡不停步地思索進步的措施,並沉澱為某種特別有力的機製。

1907年,亨利·福特提出“我們要讓汽車大眾化”的偉大目標,打破了“汽車貴族化”神話,以此來刺激公司員工奮力前進。1945年,沃爾瑪超市的創始人薩姆·沃爾頓在阿肯色州創立第一家鄉村小店時,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在5年之內,成為全州獲利能力最高的雜貨店。1952年,通過目標管理,日本索尼研製一種袖珍型的收音機,突破了當時所有的大個的真空管收音機。

開始時心中就懷有一個高的目標,意味著從一開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裏,以及自己現在在哪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至少可以肯定,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確的。一開始時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會讓你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法則和工作習慣。如果一開始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就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眼界;有了一個高的奮鬥目標,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也就趨於低劣;反之,生活則多姿多彩,盡享人生樂趣。鎖定人生的高目標,將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變得愉快而快樂,即使挫折麵前也不灰心,人生更充實,人生的意義將更偉大!

“跳蚤效應”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實驗,生物學家曾經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麵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後,你拿掉蓋子,你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高以上了,直至結束生命都是如此。

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它們已經調節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適應了這種情況,不再改變。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樣,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我們周圍有許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應該做些什麼,可就是遲遲拿不出行動來,根本原因乃是他們欠缺一些能吸引他們的未來目標。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要想成功,就得製定一個奮鬥目標,但是,目標並不是不切實際地越高越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別人無法模仿的一些優勢,隻有好好地利用這些特點和優勢去製訂適合自己的高目標和實施目標的步驟,你才可能取得成功。對每個人來說,在實施目標時,隻有當每個步驟既是未來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戰性的時候,它才是最有效的。

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打籃球的經曆,也都知道與踢足球相比,打籃球投進一個球比踢足球進一個球要容易很多。你想過其中的原因沒有?其實,這與籃球架的高度有關。我想,要是把籃球架做兩層樓那樣高,你進球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反過來,要是籃球架隻有一個普通人那麼高,進球倒是容易了,但你還會去玩它嗎?正是因為籃球架有一個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體育項目。它告訴我們,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最有吸引力,對於這樣的目標,人們才會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因此,要想調動人的積極性,就應該設置有著這種“高度”的目標。所以,洛克定律又可稱做“籃球架”原理。

古語雲: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都要有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而能長久保持你苦幹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為自己製定一係列的“跳一跳,夠得著”的階段性目標。同時,我們必須為自己製定一個總的高目標,但一定要為自己製定一個更重要的實施目標的步驟。千萬別想著一步登天,多為自己製定幾個籃球架子,然後一個個地去克服和戰勝它,久之,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已經站在了成功之巔。

陽光思維:為心情裝一個“雨刷器”

樂觀的情緒是動力的助長器,據醫學雜誌表明,樂觀的情緒可以刺激大腦前額葉的發達,而大腦前額葉的發達可以刺激人的思維運轉得更為迅速。華盛頓說:“一切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

人類有九大基本情緒:興趣、愉快、驚奇、悲傷、厭惡、憤怒、恐懼、輕蔑和羞愧。興趣和愉快是正麵的,驚奇是中性的,其餘六個都是負麵的。由此可見,人類的負麵情緒占絕對多數,我們往往會不知不覺就進入不良情緒的狀態之中。而且心情具有兩極性:好的心情使你產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悅、沉著、冷靜,生機勃勃、締造和諧;而差的心情使你憂愁、悲觀、失望、萎靡不振,甚至頹廢。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與同事發脾氣,不願意配合別人的工作,人際關係就會緊張。這種不好情緒會像羊群中的瘟疫一樣在組織中傳染,導致團體人際關係緊張。亞裏士多德說:“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使生命快樂的途徑有兩條:第一,發現使你快樂的時光,增加它;第二,發現使你不快樂的時光,減少它。我們要塑造陽光心態,要將興趣和愉快這兩個正麵情緒調動起來,使自己經常處於積極的情緒當中。

世界上有富也有貧,有陰也有亮,有醜也有美,到底看到什麼,取決於自己是積極還是消極。人在年輕時學會勤勉地工作,用一種光明的思維對待生活,那麼,隻要張開手掌,你就會發現,裏麵有一片燦爛的人生。

有一首叫《快樂頌》的歌是這樣唱的:“快樂其實也沒有什麼道理,快樂就是這麼容易的東西。”既然快樂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可是為什麼世界上還是有這麼多的人不快樂呢?

記得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因為智慧所限,當我們被‘絕望’、‘悲觀’籠罩時,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人生的前程是黑暗的……一般人處在這種狀態中,會把原因歸咎於環境、命運或者他人,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實際上這是一種顛倒。環境無所謂黑暗與光明,光明和黑暗都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的內心是光明的,無論身處何處,總能看到希望;相反如果我們內心是黑暗的,即使處在天堂,恐怕眼前也看不到光明……”

原來黑暗與光明來自我們的心靈。可是同樣是人心,為何有痛苦與快樂的分別,這分別從何而來?

我相信人的天性是快樂向上的。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深陷痛苦的泥淖不能自拔,或者你的家人和朋友每天抑鬱寡歡,敏感暴躁,給你帶來很多煩惱,你或許應該想到,是什麼剝奪了你們快樂的權利。

有兄弟二人,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麵陽光燦爛,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麵的陽光掃一點兒進來。”於是,兄弟兩個人拿著掃帚和簸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簸箕搬到房間裏的時候,裏麵的陽光已經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子裏還是一點兒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兒陽光進來。”媽媽笑道:“隻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一個人,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若長期心情不好,對性格就有影響了。如常年累月愛生氣,為一點小事就激動,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經過敏、衝動、沮喪等性格,這是一種異常情緒化的性格,對一個人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要樂觀地生活,要胸懷開朗,要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不斷地暗示自己,強化自己的優點;其次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可以活得更好;最後要提高自己抗受挫折的能力,努力改變糟糕的現狀,讓自己活得更好。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你根本就不是最慘的那一個。告訴自己,有的人比你更慘,但他仍然活得開心、充實。

懂得一件事情怎麼做,叫成長;知道一件事情要不要做,叫成熟;明白一件事情如何花最小的力氣去做叫經驗,我們應該在生活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累了,要好好休息;錯了,別埋怨別人;苦了,是幸福的前奏;痛了,才會懂得珍惜,積累更多的人生經驗,才能體現自身的魅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快樂也會伴隨著、圍繞著我們,請拓寬胸懷,敞開心扉,世界才會更明亮。要相信:我們不一定很美麗,但擁有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有尊嚴;我們可以不完美,但可以不斷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很真誠。

從情緒管理的角度分析,樂觀的情緒使人不至於產生無力感、冷漠,做事較有自信,比較能經得起打擊、挫折。樂觀的人在求職失敗的時候,大多會積極地擬定下一步計劃或尋求協助,且認為挫敗是可以補救的;反之,悲觀的人一旦求職失敗,就覺得一切都沒希望了。剛踏上社會的人在求職的過程中,難免有挫折,甚至會有沮喪、失敗的感覺。如果剛進入社會時就學習控製、管理情緒,積極培養“樂觀”與“希望”的人格特質,無形中可提高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企業最需要的人格特質。

要樂觀豁達,善於樂觀豁達,自尋樂趣,自找樂子,你的心情如何,樂觀還是悲觀,這是情商的重要方麵,這是獲得情商的重要因素,所以有人講,樂觀會反敗為勝,悲觀可能反勝為敗。

同樣的半杯水,如果你的心情悲觀,你會說,糟了,糟了!隻有半杯水了,怎麼辦;如果你是個心情樂觀豁達的人,你會說,哇!還有半杯水,太好了,畢竟還有半杯水在!同樣是半杯水,心情不同,看法就不同。那有人說,快樂在哪兒呢?我到哪兒自找快樂,找到了快樂嗎?有一隻老貓咪,整天憂心忡忡,愁眉不展,他想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福的老貓了,但是偶爾一看,一個小貓咪,在地上打圈,咬自己的尾巴,自己轉圈自己咬自己的尾巴,樂不可支,老貓說,小貓咪,你怎麼這麼快樂呢?小貓咪說,我的尾巴上有快樂。老貓回到家裏麵,也像小貓那樣,自己轉圈咬自己的尾巴,咬啊,咬,真是快樂,後來它明白了,快樂是在自己的尾巴上。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著那裏那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改變了心態,就改變了一切。掌握了改變態度、享受過程、活在當下、學會感恩、向下比較、心造幸福、逆境商、創造環境、情感獨立、致人而不致於人、提升情商和開悟這12個工具,你就會擁有一個陽光心態。

有一個老人家她很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她憂慮,她焦慮,她焦慮兩個兒子,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是賣傘的,一個染布的。天下雨,她焦慮,為什麼?天下雨了,我的大兒子的布怎麼晾得幹啊?他不是染布的嗎?天晴了,我的二兒子的傘怎麼賣得出去?下雨她焦慮,出太陽她焦慮,她每天總是焦慮,後來都焦慮出病來了,有一個智者對她說,你換一種思維吧,天下雨,你高興,我二兒子的傘賣得出去;天晴我也高興啊,我大兒子的布晾得幹。每天我都高興,下雨也高興,出太陽我也高興,換一個角度,陽光思維。

隨著人們社會地位的提升與財富的增加,生活的滿意感卻在不斷下降。我們經常感到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是快樂越來越少;溝通的方式越來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來越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誠的朋友越來越少。原因何在?是我們的心態出了問題。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如果內心是一塊冰,即便融化了也還是零度。隻有內心充滿熱量,才能釋放熱量。塑造陽光心態,就是讓我們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釋放出強勁的影響力。

良好的心態能夠影響個人、家庭、團隊、組織的發展,最後影響到社會的進步。好的心態能讓你成功,而壞的心態也能使你毀滅,所以隻有心態好,才能獲得健康,使能力增強。要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萬事都一帆風順。當你遭遇到失敗時,當一切似乎都是暗淡無光時,當你的問題看起來似乎不會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時,你該怎樣做呢?難道你要無所作為,聽任困難壓倒你嗎?每種逆境都含有等量利益的種子,隻要心存信念,勇敢地站起來,總有奇跡發生。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所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麵對挫折和失敗,你需要重整旗鼓,亂中求變。在變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變有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成功就在你最後堅持的時候。你在懷疑自己的方法對不對的時候,在沒有信心的時候,曙光就出現了。真的,堅持到最後一刻,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

理性思維:管理自己的情緒

人的行為是受情緒所影響的,而人們情緒的變化則與環境變化以及自身的情緒控製能力有關。環境的變化總是讓人難以預料,如果人們對自己的情緒不加以控製,就很容易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產生情緒的波動,最後又使人們的行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人們的行為最終決定著將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