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知之明的人難能可貴
■
二十年前,有位在全國家喻戶曉的女主持人,在她事業的黃金時期,毅然辭去了自己的工作,選擇去國外留學深造。
後來,這個女人講述了當年離開的原因。在一次晚會上,台裏邀請了幾個主持人,其中一個主持人年紀有點大,台裏再三考慮決定不讓她出場,結果卻忘記通知那位大姐。當天,這位主持人帶著準備好的服裝,滿懷喜悅想要登台,卻被臨時告知取消主持。那位大姐難受的臉讓女主持人開始思索自己的處境,她想到主持人吃的是青春飯,現在她雖然很火,幾年後,當更多的新人湧出,她也會和那位大姐一樣。因此,她決定出國進修,提高自己的素質。
現在的她,已經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是中國著名的女強人,這得益於她的智慧和努力,更得益於她在走紅時候的自知之明、急流勇退。
想要當一個成功的女人,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青春與成功的關係,青春有時可以成為成功的資本,不過,一旦紅顏老去,她麵對的恐怕隻有門庭冷落。也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該感謝多年前那位失意的女主持人,那像是命運給她的提示,告訴她一個女人青春有限,就像花朵的花期一到就要凋謝,不如選擇做一棵茁壯的樹,即使最初無人注意,當曾經嬌豔的花朵紛紛落下,隻有樹木才能長青不敗。
花無百日紅,所以很多人說急流勇退是一種智慧。這位女主持人的“退”,是以退為進,她想要的不是一時的聲名,而是更好的前程。她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既了解自己的能力,也了解自己的未來,更有一雙慧眼,看清楚每條路通往的方向。很多人因為不了解自我而走上錯誤的道路,隻有清醒的人才能隨時根據自身的條件,作出適合長遠發展的決定,讓他人佩服不已。
據說在每一場運動會之後,各國教練都會叫所有隊員進辦公室開會,一遍一遍放比賽錄像,分析每位選手在比賽時的失誤動作,並要求這些隊員限期內克服這些缺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有自知之明的人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而是發覺自己究竟欠缺什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點和財富,一味盯著這些東西,就會踟躕不前,隻有知道自己缺少什麼,才能想辦法彌補。我們也許不能使自己十全十美,卻可以盡量避免第二次失誤的出現,這就是一種進步和成熟。
一家大公司正在招聘新職員,看著來應聘的幾百個人,經理問他們:“你希望得到什麼職位?你認為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想來大家都聽過拿破侖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應聘者們以為這是公司在考察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誌氣,他們不客氣地說出自己的雄心壯誌。這些應聘者大多想坐到經理位置,最低也要做一個主任。經理看著他們的簡曆上大多寫著大學應屆畢業,不禁苦笑。
這時,一個應聘者老實的說:“我想做貴公司的銷售員,我認為自己能夠做好這項工作。”經理立刻說:“你被聘用了,我已經麵試了上百個經理和主任,終於等到了一個銷售員!”
一家公司舉行招聘會,麵試的人都想當經理,可他們隻是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一個連銷售經驗都沒有的大學生,想要靠書本上的呆頭理論直接當上經理或者主任,這個事實讓公司經理感慨。當今社會有很多缺少自知之明的人,他們注定要為自己的不切實際多吃苦頭。想當將軍不是錯,但不當個優秀的小兵,如何能做將軍?
在現代社會,自知很重要。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力量。有個成語叫“螳臂當車”,說的是古代一位國王駕車出遊,一隻螳螂突然來到車前,揮動著銳利的手臂,像是要迎戰疾馳的馬車。盡管它很勇敢,但馬車輕而易舉將它碾成碎片。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認識,一味追求過高目標,結果隻能是浪費時間、浪費氣力。
自知,還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我國文豪魯迅先生在遺言裏曾囑咐自己的後代:“如果沒有文學細胞,就找點小活計過活,不要當空頭文學家。”以魯迅先生的智慧,他知道人一旦從事不適合自己的事,既是一種折磨,也無益於自身發展。
自知,還要知道在一定的時間,自己必須做什麼。畢業的時候,一個學生問導師:“您覺得我現在應該讀點什麼書充實我自己?”導師說:“你現在需要的不是讀書,而是讀招聘廣告。”一個人應該明白在他的每個成長階段,他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學生階段要學習,進入社會要工作,隻有把每個階段最主要的事情做好,才能有更雄厚的資本發展自己的夢想。
自知之明並不是妄自菲薄,也許相對於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能力還很微小,我們的路仍然漫長,但不代表我們與自己的夢想絕緣。因為通過努力,我們能夠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一步步縮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一個人能夠認清自己,卻不放棄夢想,而是為夢想而改變、努力,這樣的自知之明最為珍貴。
沒有做不好的事,隻有不夠堅持的人
■
中國台灣地區著名歌手鄧麗君早年在日本發展,她曾講過一段難忘的經曆。
那時候,日本公司在台灣地區挖掘了很多有潛力的女歌手,有些女歌手很有名氣,她們都認為到了唱片市場更為成熟的日本,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沒想到去了那家公司後,公司為她們安排培訓,日本的音樂教師認為這些台灣地區女歌手的聲音和技巧早已過時,她們必須重新學習。多數女歌手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她們不滿公司的決定,認為公司不符合她們的要求。隻有鄧麗君一個人決定按照公司安排,一切重新開始。
事實證明,比起那些對學習沒有熱情的歌手,鄧麗君憑借苦練,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矚目,很快便在日本崛起,紅遍亞洲。她的聲音至今讓我們陶醉。
在五光十色的演藝圈,“走紅”是每一個歌手、演員、導演、製片的夢想,有機會進入圈子、受到一定重視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光彩。但有些人能夠讓自己大放異彩,成為讓人驚豔的明星,有人卻很快失去了光華,成了被遺棄的沙粒。同樣的夢想,同樣的起點,為什麼結果會如此不同?鄧麗君的經曆告訴我們,理想麵前,沒有任何借口,誰也不能說自己做不好,不願意做,想要達到目標,隻有堅持、再堅持。
當人們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最容易找到的理由就是“我做不好”;當人們發現一件事很困難,不想繼續堅持時,最容易想到的借口依然是“我做不好”。很多人會為未來定下宏圖大計,但他們往往在第一步就敗下陣來,對別人說:“我做不好。”而另外一些人,當他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會一直說“我試試”“我再試試”。遇到困難,一個往後縮,一個往前走,究竟哪種人能夠到達目的地,答案不言自明。
一個人能力有限,很多事我們做不好,但事關理想,“做不好”就成了一種托詞,必須認清這個現實: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做好”,有困難就克服,有問題就解決,不然等待你的隻有“放棄”——也許是理想放棄你,也許是你扔下理想。前進道路上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誘惑,讓你對前途產生懷疑,動搖最初的決定,這時候,能否堅持下去就成了成功的關鍵。
中秋節,一個單位正在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一位參賽者隻要能一字不錯地讀完指定的文章,就能得到300元的獎金。大家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全都上場朗讀。
讀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人說:“誰停止朗讀,就可以獲得500元錢!”一大半的人被這個聲音吸引,放下了手中的演講稿,還有一些人聽到這句話打岔,不小心讀錯了字。隻有一個年輕人自始至終沒有改變朗讀的語速,將整篇稿子一字不錯地讀完。
這時,老板站起身來對大家說:“能夠專心致誌做完一件事並不容易,既需要認真和耐心,也需要抗拒各種誘惑。現在大家每個人都可以拿500元作為中秋節獎金。至於唯一一個獲獎者,我將獎勵他1500元,希望今後他能發揚這種精神!”
公司的老板為了教育員工,舉行了一次朗讀比賽,中途他提高了獎金的金額,使員工們忘記了參加比賽的目的。隻有一個人能夠一心一意地讀完文章,得到了最高額的1500元獎金。老板說,麵對誘惑卻能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最優秀的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把一件事堅持到底並不容易。法國文學家巴爾紮克年輕時最崇拜拿破侖,他一直為拿破侖沒能征服歐洲遺憾,他曾說:“拿破侖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我會用筆來完成。”從他立誌成為文學家那一刻,一條艱辛的道路在他眼前展開。他想要完成一部巨著,這部巨著包含很多篇小說,全麵地展現法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各種生活,為此,巴爾紮克通宵達旦地工作。他每天從深夜工作到中午,然後校對樣稿,有時候他一天隻能睡三四個小時。這部卷帙浩繁的大作叫做《人間喜劇》,其中《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篇目。他堅持了二十多年,寫出了九十多部小說,這就是成功者的魄力。
行百裏路半九十。出發的時候,每個人都信心百倍,活力十足,遇到困難,很多人裹足不前;遇到誘惑,很多人改弦更張;仍在行走的人要克製自己的灰心,不斷燃起希望安慰自己。對於有夢想的人,最可怕的不是目標過高,而是半途而廢。人生有時像是一場迷霧中的賽跑,你的視線經常被遮蔽,看不到終點的所在,很多人就這樣停在終點線前麵。隻有腳踏實地、能夠堅持到底,對夢想永不放棄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享受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