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交禮儀演講致辭 第六節 吊唁演講致辭(2 / 3)

安息吧,××,願你在天堂,依然一樣,每天都很美麗。

範例2 在親人遺體告別儀式上的致辭

在母親遺體告別儀式上的講話

×××

(20××年×月×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在這裏舉行我母親的遺體告別儀式,首先我代表全家向參加我母親告別儀式的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農曆20××年×月×日××時××分,時針停滯了,我們兄弟姐妹的好母親,她跳動了××個春秋的心髒停止了跳動。真是山川嗚咽、大地哀鳴,江河垂淚、百樹搖動。

母親生於農曆19××年×月×日,她的一生,經曆了舊中國的憂患滄桑。時時為在前線抗戰的丈夫擔憂,為支前工作忙碌。也經曆了新中國的甘苦憂樂。為了撫養兒女,炎熱的夏天手提兩桶冰棒,走街串巷、南來北往地吆喝著賣冰棒,自己渴了連根冰棒也舍不得吃,攜帶著半個饅頭充饑。親愛的媽媽,在您即將離開我們獨自一人到那遙遠天國的時候,請讓您心愛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再次深情地呼喚您一聲:媽媽,我們至親至愛的媽媽!請讓我代您心愛的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再深情地呼喚您一聲:奶奶、姥姥。我們至親至愛的奶奶、姥姥!請讓我代所有敬重您的親朋好友,以及今天來為您送行的同誌們深情地囑咐您,天氣寒冷、路途遙遠,一路務必慢慢走好!

親愛的媽媽,您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您幾十年傾心待人、捧著一顆真誠的心,您的一身,為親人而活,為丈夫、兒女而活,臨走前您還在牽掛遠方的親人,卻極少擔心自己的身體,媽媽您為什麼不多停留片刻呢?您的子女還渴望您頤養天年呢。

親愛的媽媽,您敬重父母,奉養雙親、恪守孝道,您含辛茹苦,養兒育女,竭盡慈母之責。您胸懷坦蕩、至誠至愛,盡為妻為母之責,您尊老愛幼之情、情深似海,您敬夫重弟之義、義薄雲天。親愛的媽媽您走了,走得那麼匆忙,來不及道一聲告別,來不及再聽子女一聲呼喚,您走得那麼急促,連看您一眼都成了我們的一種奢望,留給我們的是永遠的遺憾,無窮的傷痛。親愛的媽媽,您走了,您的兒女失去了珍貴的母愛,您的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失去了奶奶、姥姥的疼愛,您的兄弟姐妹失去了可敬的親人,您的朋友失去了真正的知己。親愛的媽媽,您走了,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但您卻用一身的言行舉止給兒孫留下了我們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我們將銘記在心、永世不忘!人是不是真的有來生,如果有,我們做個約定,來生再做母子,我們再做您的兒女。請遵守約定,給我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們不會再大意。我們將好好地照顧您。

親愛的媽媽,您走了,帶著我們所有的傷痛,帶著我們無盡的思念,永遠、永遠地走了。親愛的媽媽,您太累了,您也該好好地休息了。操心了一生,辛苦了一生的您,終於放下了所有的重擔,靜靜地歇一歇了。媽媽您一路走好,一路珍重。安息吧!媽媽!

範例3 遇難同誌遺體告別儀式上的致辭

在七位遇難同誌遺體告別儀式上的講話

×××

(20××年×月×日)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和沉重的心情,在異國他鄉,為幾天前不幸因車禍去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高校學術培訓考察團成員××、××、××、××、××、××、××7位同誌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受委托,我代表××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廳、××大學、××大學、××師範學院、××商學院、××工程學院、××城市學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及7位遇難同誌的親人、生前好友、同事、學生,對7位同誌的不幸遇難,表示沉痛的哀悼。

為了學習美國先進的教育管理經驗,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促進××高等教育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月×日,××等7位同誌應美國××大學的邀請,來到美國接受短期培訓並進行學術考察。×月×日下午×點,在××××附近的l5號公路上,不幸因車禍遇難。

××、××、××、××、××、××、××7位同誌,生前是父母的孝順兒子,是太太相濡以洙的好丈夫,是子女們尊敬的慈祥父親,是學生們愛戴的好老師,是受人尊重的好領導,是黨的好同誌,同時又是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是××教育界、學術界的學科帶頭人。他們不幸遇難,既是××高等教育事業的巨大損失,也是遇難者家庭的不幸和巨大損失。噩耗傳到國內後,黨中央、國務院、外交部、教育部、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即詢問情況,要求我國有關部門協助救治傷員,妥善處理善後。國務委員××、國家教育部部長××立即對遇難人員家屬表示了深切慰問。外交部長××馬上打電話,要求我國駐美國大使館、駐紐約總領館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同美方密切配合,妥善處理。××省委書記××、××省代省長××、××省委副書記××、××省副省長××都對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家屬表示深切慰問。××省副省長××,××教育廳廳長××,副廳長××、××、××、××分別到遇難者家裏,向遇難人員表示了哀悼,向家屬進行了慰問。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後,這7位遇難同誌的親屬、朋友,以及所在學校的同事、學生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