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社交禮儀類公文寫作 第五節 表揚信
撰寫要領
一、表揚信的概述
表揚信是用來表彰好人好事、先進思想、先進事跡的一種書信。對於弘揚先進思想、先進事跡;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倡導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積極作用。表揚信可以以組織的名義寫,也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寫。
表揚信的發布方式可以是召開授獎大會由負責同誌宣讀,也可以送諸媒體登報、廣播,還可以直接寄給被表揚單位、集體、個人的上級機關或所在單位。
二、表揚信的類型
(一)以領導機關或群眾團體的名義表彰其所屬的單位、集體、個人。這種表揚信可以在授獎大會上由負責同誌宣讀,也可以登報、廣播。
(二)群眾之間的互相表揚,這種表揚信不僅讚頌對方的好品德、好風格,也有感謝的意思表示。
三、表揚信的寫作格式
(一)標題
正中寫“表揚信”三個字。
(二)稱謂
寫被表揚的單位、個人的稱呼。如果是寫給個人的,應在姓名之後加上“同誌”、“先生”,等字樣,後邊加冒號,頂格寫。
(三)正文
另起一行,空兩格寫表揚的內容:交代表揚的緣由。重點敘述人物事跡的發生、發展、結果及其意義。敘述要清楚,要突出最本質的方麵。事實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要讓事實說話,少講空道理。
(四)結尾
如果是寫給被表揚者所在單位或領導者的,可提出建議:“在×××中加以表揚”、“×××同誌的優秀品德值得大家學習,建議予以表揚”等。如果是直接寫給本人的,則要適當談些“深受感動”,“值得我學習”等方麵的內容。
(五)署名
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如果是以個人名義寫的表揚信,應在後邊詳細寫明發信人的地址,簽上自己的姓名,並在下方注明表揚信寫就的年、月、日。
最後要寫上表示祝願的話,如“此致敬禮”、“祝好”、“謹表謝意”、“向你學習”等。但“此致”、“祝”、“謹表”、“向你”等字寫在末尾,其餘的字,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四、表揚信的寫作要求
(一)在表揚信中,要充分地反映出對方的可貴品質、動人事跡,做到見人、見事、見精神。不能以空泛的大道理代替突出的動人事跡;
(二)在表揚和讚頌時,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不要以偏概全。哪件事好,就表揚哪件事,既不誇大,也不縮小;
(三)表揚信的語氣要熱情懇切,情盡文暢。文字要樸素,篇幅要短小。
經典範文
範例1 表揚信
縣委縣政府關於抗台救災先進事跡的表揚信
從10月7日起,受第16號超強台風“羅莎”影響,我縣普降大到暴雨,農田受淹,受上遊水庫泄洪影響,西苕溪水位急劇上漲,沿岸4個鄉鎮11萬多老百姓遭受了自199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台風暴雨威脅,20餘公裏的堤防全線告急,多處出現危情,給我縣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抗台救災的過程中,全縣上下黨政軍民認真落實省、市的決策部署,發揚“以人為本、萬眾一心、百折不撓、敢於勝利”的抗台精神,心連心、手牽手、肩並肩,齊心抗台、合力救災、攜手奮戰,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奪取了抗台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湧現出很多先進事跡,現予以通報表揚。
縣四套班子領導高度重視,身先士卒,堅守一線,靠前指揮,科學調度,切實發揮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作用。全縣各鄉鎮(街道、開發委),特別是西苕溪沿線的吳山、和平、呂山、虹星橋等鄉鎮黨委、政府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組織指揮工作;全體鄉鎮幹部進村入戶,深入險情,始終堅守在防台抗台第一線,組織發動群眾,準備防汛物資,加強土鬥堤巡防,轉移危險地帶人員。縣級機關各部門自覺服從大局,積極發揮職能,恪守職責,全力以赴,主動參與抗台防汛工作。水利部門加強水利設施排查,指導基層排澇和搶修水毀工程,保障了排澇設施全力運行,並科學調撥防汛物資。氣象部門及時做好天氣預測工作,及時掌握台風走向,為縣委、縣政府抗台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發揮氣象短信息服務係統功能,以最快捷的短信方式把台風信息發送到群眾。國土部門加強36處地質災害點監管,會同鎮村幹部轉移危險地帶群眾。建設局積極調劑工地建設物資送到搶險一線,並從六個建築工地緊急調集300多名搶險突擊隊員支援鄉鎮搶險。國土、建設、安監等部門加強對建築工地和礦山企業的巡查,做到警報不解除、工地不開工。貿糧局提早準備,及時調配草包、麻袋、樁木、鐵鍬等防汛物資。公安交警、交通港航等部門做好太湖大堤封道工作,召回船舶回港避風,禁止船舶進入太湖,做到車船不出太湖。交通局開展道路、橋梁的安全檢查,確保全縣交通安全、暢通。萬宏公司及時調配應急車輛,把抗台防汛物資和人員及時送到抗台一線。供電局全力出動技術人員,及時搶修變電設施,提供應急照明,確保了抗台防汛用電。農業、民政等部門迅速組織工作組,深入鄉村,了解災情,指導基層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衛生部門認真做好災後防病工作,趕赴受害地區,發放消毒藥品和防病宣傳資料,確保了災後無大疫。全縣村級基層組織,尤其是和平鎮長城村和便民橋村、虹星橋鄉港口村和後羊村、吳山鄉吳山村和南淙村、呂山鄉胥倉村和龍溪村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衝鋒在前,凝心聚力,發動群眾,與民同戰,風裏來,雨裏去,以實際行動充當群眾的“生命之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駐湖、駐長部隊和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幹警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優良作風,始終奮戰在一線,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了主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一軍通信團、武警湖州支隊和駐長的94783部隊、73027部隊、73811部隊、武警長興中隊出動近千名戰士,投入到抗台防汛的最前沿,築起了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鋼鐵長城。縣人武部在做好部隊協調工作的基礎上,及時調集了小浦鎮、李家巷鎮、開發區等多個民兵應急小分隊加入戰鬥行列。公安局全警動員,全力以赴,連續奮戰,出動警力1400人次,深入急難險要之處,與當地百姓共築起了一道道“防洪壩”。海信空調、諾力機械、湖州建工等企業調集600多名搶險突擊隊員,奔赴抗台一線,鼎力相助,支援了災區抗台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