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篇 第十九章一線之間,聰明或者愚蠢
聰明人有聰明人的笑話,同樣愚蠢的人也有屬於他們的笑話。一般情況下那些屬於愚蠢人的笑話都是自以為聰明的人辦著愚蠢的事情,這種笑話在讓我們大笑的同時還可以讓我們反思,明白一些道理。
示例1 被監視中的大烏龜
有兩隻烏龜一大一小在喝可樂,大烏龜喝完自己的以後就對小烏龜說:“你去外邊再幫我拿一瓶過來吧。”
小烏龜剛挪動了一下就不走了,他停下來說:“你肯定會趁我出去的時候喝完我的可樂。”
“我不會這樣做的,你是在幫助我,我怎麼可能損害你的利益呢。”
大烏龜保證了很多次之後,小烏龜終於相信了他。
大烏龜在房子裏耐心地等待著小烏龜,過去了三個小時了,小烏龜還沒有回來,大烏龜就想:“小烏龜應該是不會回來了,他一定躲在外邊喝可樂去了,怎麼可能會回來,要不然,我喝掉他的可樂吧。”
大烏龜剛要喝小烏龜的可樂,這時就聽到小烏龜氣衝衝地說:“我早就知道,你也喝我的可樂,我已經在門外邊監視你三個多小時了。”
笑過之後思索多
我們在笑過這個笑話之後再次品味,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借助著自己先入為主的思想意識,然後錯怪或者冤枉了別人,很多人總是喜歡在事情沒有確定之前,就為其貼上自己認為的標簽。
以前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組參加實驗的人員都給一位女士打電話,他給第一組的人員說,這位女士是一個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人;而告訴第二組的人說,對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實驗結果顯示,第二組的參加者和那位女士聊得都很愉快,通話的時間也都長於第一組的參加者,第一組的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和這位女士順利地交談下去。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在做事情之前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已經決定了你的交往方式,無論是你的語言還是你的非語言信息都會起到影響作用。
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人的行為和語言受著無意識的態度和觀念的影響,甚至是支配,這些沒有經過意識過濾的態度和觀念會通過極其微妙的途徑傳達到對方的身上,從而使事情向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如果這些態度和觀念是消極的,是帶有敵意的,就會產生不可想象的後果。
人際交往中,人們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求,你如何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看待你;同樣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所以如果有人在交際的過程中顯示出了對對方的消極看法,那麼,這些看法會慢慢流露出來,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者其他行為表現出來,對方察覺到這些信息之後,也會作出相應的反應。
人際交往中,你對別人的態度和別人對你的態度是相同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我們可以從別人的臉上讀到自己的表情,這句話就是最好的人際交往中預期態度決定成敗的總結。
示例2 喜歡喝酒的一對老年夫妻
有一對有趣的老年夫妻,他們背著自己的酒去集市上賣,因為他們二人都非常喜歡喝酒,所以相約,都不許白喝酒壇子裏的酒,要喝就得付錢。
二人翻過了一座山,然後坐在地上休息,老頭就忍不住想喝酒了,於是他從兜裏拿出一枚硬幣,於是給老太太說:“我現在拿出了錢,我是可以喝酒的啊。”
“當然,隻要你給錢就可以喝酒。”老太太說著。
老頭子把硬幣放到了準備用來裝酒錢的袋子裏,然後舀了兩瓢酒喝了下去。
旁邊的老太太看著有點眼饞,於是也從兜裏拿出一枚硬幣,也要喝酒,於是她把錢也放到了那個袋子裏邊,然後喝了兩瓢酒。
沒想到,老太太剛把小瓢放下,老頭又拿出了一枚硬幣又喝了兩瓢。
就這樣兩人還沒有走到集市上,就把壇子裏的酒全部喝完了。
笑過之後思索多
笑過之後,我們再品味這個故事裏的道理,每個人都做著賺錢的美夢,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實現這個夢想,更多的人其實都隻不過是把自己右口袋裏的錢挪到了左邊的口袋裏而已,但是因為他們的錢一直在流動,所以他們感覺非常踏實,他們也從來不去思考,這些錢的來源和去處。這樣即便過上很多年,他們的口袋裏的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增加。
這樣的做法,在精神上可以帶給人們極大的滿足感和自我安慰,可是這種帶有點自欺欺人感覺的情況其實還是在欺騙著自己。
就像上麵這對有意思的老年夫妻,表麵上看他們好像把酒全部都賣出去了,而且他們還喝到了酒,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一件事情,但實際上是他們喝了自己的酒,而錢卻一點都沒有增加。
示例3 魔鬼都沒有辦法滿足你的願望
一個長相醜陋的女人獨自一人在海灘上散步,這個時候她看到了一個瓶子,她打開後,出現了一個魔鬼,魔鬼對她說:“你把我放了出來,給了我自由,你向我提出的任何要求,我都可以滿足你。”
於是,這個女人想了想說:“我想變成一個漂亮的女人,有伊麗莎白·泰勒一般的頭發、有碧姬·芭鐸一般的眼睛、還有像索菲亞·羅蘭一樣的身材。”
魔鬼看了她一眼以後說:“親愛的,你還是把我裝回瓶子吧。”
笑過之後思索多
我們再來品味一些這個笑話裏蘊涵的道理,人一生把握機會很重要,很多人一旦抓到機會,就希望可以從此一步登天。但是,隻要仔細想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你拚命榨取機會,那麼機會很有可能離你而去。舉一個簡單一點兒的例子,如果你遇到的機會是一個籃子,大約五公斤的承重能力,而你卻打算在裏邊裝入將近二十公斤的東西,你想把它當做一個筐來使用,這樣自然會得到不好的效果。
過分的要求不僅讓自己的希望最終落空,也會讓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從自己的指縫間溜走。就像上麵笑話裏麵的那個醜女人,她一口氣想變成特別漂亮的人,這下子連魔鬼都不能滿足她的要求了,她喪失了一次讓她擺脫醜陋的機會。
所以無論是麵對良好的機會還是生命中的貴人,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讓自己的願望成為別人的負擔,那麼最終失望的還會是自己。
示例4 沒有玩好的數字遊戲
一家服裝公司的老板因為積壓了幾百套的夏季男裝而感覺到鬱悶。
這個時候,有個代理人建議他把存貨寄到外省去。老板認為外省的人們現在也不需要夏季的衣服。
代理人說:“不一定,我們把包裝做得精美一些,然後我們把十件作為一包,但告訴顧客我們隻裝八件,而且按八條計算價格,這樣他們就認為他們占了便宜,肯定會願意買我們的貨的。”
老板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注意,於是按照代理人的想法做了。
過了大概有一周,老板找到代理人非常生氣地說:“你看,我被你騙了,他們不但沒有留下我的貨,而且隻退回來了八件衣服。”
笑過之後思索多
我們來品味這個笑話,人們的想法隻是藏在自己的大腦裏,任何人都是無法預料的,但是生活中總是有些人自以為是,認為可以預料別人的想法,甚至認為別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這種理所當然的人就是因為自我肯定意識膨脹的一種表現,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表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買他們的賬,如果他們的把戲被別人看穿,就會讓自己遭殃。
在上麵故事中的代理人就是個自以為聰明的人,他以為外省的人都會受騙,所以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但沒有想到的是,最終隻能讓他們自己吃虧。
一廂情願的想法充滿著冒險性,這種想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遭到冷遇,所以,盡量不要嚐試這種想法和做法。
示例5 聰明反被聰明誤
傑卡斯和盧西奧是兩個美國人,他們兩人相約旅行的時候在堪培拉住了幾天。他們所住旅館的老板娘是個風韻猶存的寡婦,他們兩個人和她都很熟悉,等到他們離開澳大利亞的時候,三個人在酒吧裏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然後就收拾東西去了。但是收拾完東西後,傑卡斯在半夜溜進了老板娘的房間……
第二天早上兩個人要離開了,老板娘把傑卡斯叫到自己身邊說:“我隻是知道你們兩個的名字,但是卻和人對不上。”說完,她給傑卡斯遞上了筆和本子。
傑卡斯反應很快,於是他在老板娘的本子上寫上了盧西奧的名字和家庭地址。
一次旅行中的這個小插曲傑卡斯很快進忘記了,大概半年之後,有一天晚上盧西奧給他打來電話,對方非常激動地說:“傑卡斯你還記得堪培拉的那個老板娘嗎?我們曾經在那裏住過,那邊的律師給我打來電話,說老板娘死了,臨死的時候把她的所有遺產都留給了我,我現在都有點糊塗了,我隻是和她聊得比較來而已,隻是和她一起喝過酒而已。”
笑過之後思索多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再來想一下,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聰明的、懂得如何辦事的人,他們做任何事請總是輕車熟路,可是他們終究卻是一事無成,但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他們的不斷算計下開始下降,最終隻能是讓自己悔恨。
這種人的確是很聰明的,但是他們的聰明總是用在沒有意義的算計上,反而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他們總是生活在別人的廉價的讚揚和羨慕中,往往失去了真正可以做大事的機會。
就像上麵故事裏的傑卡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善於投機取巧,但是沒有勇氣也缺少男子漢氣概的人,他隻會耍小聰明,卻缺少敢作敢當的勇氣,自己占了便宜還想讓自己的朋友背黑鍋,結果卻讓他失去了一筆不菲的財富。
示例6 騙不來的金幣
有個人想把一個孩子的金幣騙到手。
於是這個人走到孩子的麵前,然後拿出幾個銅幣說:“我們來交換吧。”
孩子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孩子也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必須裝毛驢叫。”
這個人見四周沒有人,為了能夠把金幣弄到手,於是就學了幾聲驢叫。
這個孩子說道:“連毛驢都能分清楚金幣和銅幣的價值,難道我分不清楚嗎?”
笑過之後思索多
自以為是的人總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會讓自己的聰明過度膨脹,但實際上他的聰明才智在降低,他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很有可能做出和自己的聰明才智不符的行為來。
這種情況在局外人眼裏,簡直就是一出笑話,劇中的主人公讓人忍俊不禁,他醜態百出,滑稽好笑。
上麵故事裏的那個人原以為很容易就可以騙來小孩子的金幣,但是沒有想到被小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耍戲了一番,他過分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也過低估計了孩子的智商,結果最後以學驢叫來騙金幣,但還是失敗了。
雖然不是所有的自以為是的人都像這個人一樣人品低下,但是他們這種心態和行為,終究有一天會讓自己遭遇尷尬和難堪。
示例7 換不來金子的大蔥
有這樣一位商人,他帶著兩大袋的大蒜來到阿拉伯做生意。那裏的人在他來之前沒有見過大蒜,自然也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樣味道好聞的東西,於是他們用他們當地最為熱情的方式招待了這位商人,在他的走的時候還送給了他兩大袋金子。
有另一個商人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也帶著兩大袋的大蔥來到了之前那個商人去過的地方,同樣,那裏的人也沒有見過大蔥,甚至還覺得大蔥的味道超過了大蒜,於是他們用更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商人,這個時候他們認為用金子已經無法代表他們對商人感謝的心情,於是在商人走的時候送給了他兩大袋大蒜。
笑過之後思索多
我們在做事情之前總是會盤算很久,做一些準備,因為人們堅信如果在做事情之前多做些準備,那麼結果就可以預料。人們都相信努力終究會換來成功。
但是,在生活中總是會有很多變化,這就是“計劃不如變化快”,世界上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情。
在上麵故事裏的第二位商人,他原本以為他在阿拉伯人那裏可以換來比第一個人多很多的金幣,但是卻換來了一些大蒜,這種結果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
示例8 不斷挖戰壕的新兵
“我的兒子在部隊,前兩天卻因為幹活太過於賣力氣,反而被關了幾天的禁閉。”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
“有一天,領導讓他去挖戰壕,他幹得很努力,直到他把戰壕挖得很深,他原以為會得到領導的獎賞,但是領導卻認為他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笑過之後思索多
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符合要求,有最基本的準則,就像我們寫文章一樣,如果你寫偏了題,即便是你寫得文采飛揚,那你同樣會被別人認為是劣等的文章。同樣,如果在生活中努力的方向出現了偏差,即便你很努力,那換來的卻是相反的結果。
所以,在我們接受到一項工作的時候,首先要確定吩咐者的意圖是什麼,然後想明白自己該去怎麼做,以及應該做到什麼程度,一定事先要有個準確定位,要不然,你的工作到最後就會變得費力不討好。
就像上麵故事中所描述的新兵,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吩咐者的意圖,自認為挖得越深越好,但卻遭到了領導的訓斥和禁閉,因為戰壕是戰場上用來掩護自己,然後發起進攻的,但是他挖得太深,就無法觀察和還擊敵人,最後也無法發起進攻,這其實就是貪生怕死的表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