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自信的孩子有心理免疫力(1 / 3)

第七章 有自信的孩子有心理免疫力

自卑感是形成孩子“自卑情結”的源頭,如果惡性循環下去會導致“自閉症”,甚至會厭惡和畏懼一切社會活動。別讓孩子患上信心“軟骨病”,是每個家長幫助孩子成長的時最需注意的。

細節56教孩子學做情緒的主人

5歲的小強最近不知道什麼原因,經常不肯去上幼兒園。一到早上,就賴床不肯起,就算勉強起來也是不吃不喝的,一會兒又說肚子痛、頭痛。媽媽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身體很正常,也沒有發燒。明明是以前很愛玩的玩具,小強現在動也不去動它,真是把媽媽給急死了。

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兒童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憂鬱。果真如此嗎?殊不知,兒童正用他們的眼睛在觀察與感受,兒童對周遭事情的解釋,往往出乎家長意料;事實上,兒童不像家長那樣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不好心情,他們隻是不知如何訴說罷了,並非沒有憂鬱的心情。

欣欣上小學一年級了,可最近連續三個月行為反常,不但在家打妹妹,還在學校咬同學,並破壞玩具桌椅,不論老師采用什麼方法,甚至罰坐在角落,都不能控製他的行為。校長要求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否則不同意欣欣進入學校,以免再傷害到其他的同學。

兒童心理專家分析:兒童的情緒早在出生後即可從表情來判斷。如哭、笑,隨著幼兒逐漸成熟,情緒的分化和種類也愈來愈多。比如:頭痛、肚子痛、吃不下東西、睡眠過多或不足。行為上也可能會出現無理哭鬧、破壞東西、悶不吭聲、無精打采、退縮、緊黏家長、疑神疑鬼、憂心忡忡、不活潑、不愛玩耍、不合群、不聽話、不快樂,甚至還會有想自殺的念頭。

父母親若是發現孩子的行為突然改變,情緒不似從前那樣穩定,那麼可能是兒童正在憂鬱。這時家長們先不要發脾氣,認為兒童是在無理取鬧,要好好教訓,這樣做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親子間的緊張衝突,更糟的會是,問題不但沒消除,兒童的焦慮反而會節節升高。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能預料的事,教孩子學做情緒的主人,學習用有效行為來控製疏導情緒,並化解壓力;不要讓憂鬱成為親子關係的殺手,並影響到心理健康。

兒童為什麼會憂鬱呢?兒童的世界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呀!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兒童難以分辨自己與外界的獨立性,對種種外界刺激無法建立一個防護網,從而導致了心理的脆弱性。

例如:兒童常認為是因為“自己”做錯事,所以父母才會吵架。假如在此時,家中發生變故造成傷亡,家長們又缺乏適當的解釋,兒童內心的恐懼罪惡感有可能悄然而生,而成為代罪羔羊;另外,兒童無法做抽象式的思考,隻能清楚具體的事項,對事情的因果判斷也是直線式的。所以兒童無法接受正負兩麵同時存在的矛盾情感,例如,愛恨交織、趨避衝突,假設父母無緣無故打小孩,但又說這是愛他才如此。久而久之,兒童在這互相衝突的訊息中,分不清行為與情緒的關聯。這樣混淆不一致,不可預測的因果關係,也會造成兒童的憂鬱感。

除了兒童的認知發展特色之外,他們的氣質與父母親特質的適合性,雙方互動關係的特質,也是造成憂鬱感強弱的因素。另外,突發或慢性累積的生活壓力事件,例如,家庭變故、親人傷亡、家庭成員變動、失去原有的支持係統、轉學、搬家及移民,兒童必須重新去適應新環境;自己或至親好友意外傷亡住院、目睹災害,都迫使兒童麵對突如其來的失落,然而,兒童需要較長的調適期,在過渡期間容易產生憂鬱。兒童常常會抱有奇跡式的幻想,希望時光倒流,可以回複到以往的狀態,而不必去麵對現實的殘酷情況;因此,家長在能力範圍內,應該盡量事先給兒童打好“預防針”,好讓兒童有心理準備。

父母必讀

※ 用玩具抒發情緒。兒童有時會借由玩玩具,或扮家家來抒發情緒,這時則需要靠家長的協助。家長們可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教孩子去認識並標示它,如生氣、害怕、難過、挫折。家長用語言來表示關注,幫助兒童將其憂鬱的心情說出來。說出來的好處在於讓孩子認識並標示情緒,而不是用生悶氣或不良行為來發泄。兒童若覺得被了解,無形中不安的情緒將被釋放出來,也就能逐漸轉移心中積壓的不舒服。

※ 提供有趣活動讓孩子走出憂鬱。接下來,家長可以提供兩個可以被孩子接受的活動選擇,讓孩子走出憂鬱困境。例如,可以這麼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標示情緒),因為車子被弟弟拿去玩了(指出原因),弟弟玩5分鍾之後再換你玩(接納感)。”這樣做,即使兒童在受挫後,仍可進行其他的活動,而不是僵在那裏。另外,家長一定要預留時間、空間給孩子做選擇,就算孩子都覺得不滿意,家長也不必硬逼孩子;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教孩子學會體察情緒變化,學會等待、輪流、忍耐、分享。好比人生一樣,不是時時完美,隻要孩子盡力便是。事後家長可強調孩子應做到自我控製,誇獎孩子情商進步了,逐漸地,兒童對憂鬱的反應方式會逐漸成熟。

※ 教孩子接受情緒。至於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如失去親友、生病這類較嚴重的失落與痛苦,家長不要故意去避免談它,愈不談在小孩心中的疑慮就會愈多。還可能會誤以為是自己不好,因為自己做錯事才會發生不幸,日後還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和過度消極、悲觀、退縮的性格。

細節57驅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陰影

一般地說,具有強烈自卑心理疾患的學生學科成績偏差或極差,性格比較內向,不愛在公開場合說話。小學生之所以自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師和家長的要求過高。比如,在某個學科的學習目標上,老師家長定的是95分以上。實際上,能達到這一目標的隻是少數同學,一部分同學即使再努力,也隻能達到85~90分;有一部分同學,即使是不吃飯不睡覺也隻能達到75~80分。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達不到理想目標的同學可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他們老是達不到95分,總是在老師的表揚名單之外,久而久之,自然會產生自卑心理,整天愁眉苦臉、心事重重。

自卑感是一個為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自卑心理是指自我評價過低的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自卑屬於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做出過低的評價,同時常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驗,如害羞怕人、局促不安、少言寡語、內疚、膽怯、失望等等。自卑感嚴重的人,感到自己適應性差、無能、軟弱,總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處處都不如別人,結果難免失敗,漸漸形成自卑性格。

對於一個人來說,過去失敗了多少次,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專心於成功的嚐試,並不因失敗而傷害自信。科學實驗說明,學生的成績之所以不好,大多數是由於學生持有某種錯誤的自我觀念和自我定義所造成的。這些錯誤觀念包括諸如:我很笨、我很脆弱、我頭腦不行等等。他們有了如此的自我定義,自然就用實際的低分來證明他們的自我定義。可見自信心對行為和能力具有莫大的影響力。

克服自卑要從娃娃抓起。事實上,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的表現,都需要多一點關懷和鼓勵,請別吝嗇給孩子機會,一次又一次、一次再一次,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一定要記住:不要責難。例如:幼兒在爬的階段中,盡可能給他讚美,即使打破什麼、撞倒什麼也請別責罵,唯有一再地鼓勵支持,幼兒才能不膽怯地勇往直前。又如,幼兒在學拿湯匙吃飯時,先給少一點的米飯,不但吃起來方便,也可避免飯粒掉出碗外的麻煩,即減少可能犯錯的機會。但不可否認,錯誤就是經驗的積累,隻要再一次給他機會,他就能在錯誤中成長。在遊戲或功課學習的過程中,父母隻要能有愛心、耐性,別忘了隨時提醒孩子、鼓勵孩子、讚美孩子,就可減少孩子產生自卑的機會,使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心的健康兒童。

“昂首挺胸每一天,帶著微笑每一天,充滿自信每一天。”家長可以要求孩子把這三個“每一天”當作座右銘,大膽地與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存在著的心理疾患——自卑告別,做一個樂觀、上進、自信、自強的好學生。

哥倫布曾經說過:“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將來肯定競爭不過那些勇氣十足的孩子,因為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都需要勇氣,而這種勇氣要從小培養。為人父母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還須施愛有道,引導有方。對孩子事必躬親並不一定是愛,與其死死盯住,不如留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放開手腳給機會去鍛煉他們的能力,讓孩子去經曆風雨,搏擊人生,去親身品嚐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滋味,更加健康活潑地成長。

父母必讀

※ 因材施教,逐步提高。這是消除小學生自卑心理的一個重要措施。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八歲看到老,認為他將來一事無成,而是著眼於“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讓孩子經過努力都有所得。表麵看來這樣做是降低要求,實際上是使孩子處在不斷努力、不斷享受成功、不斷受到肯定的最佳學習狀態中。

※ 培養孩子成功的習慣。首無,讓他們在一些小事上取得成功,並妥善地運用這些成功營造一種成功氣氛,這種氣氛就會延伸到做大事上去。其次,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教育孩子要相信事在人為。當孩子麵臨某種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給自己壯膽:“我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用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比別人差,自卑感也就大大減輕了。成功經驗的不斷積累,可以不斷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

※ 教育孩子正確地補償自己,理智地對待自己缺點。所謂“補償”就是發揮自己的才能特長,補自己生理上或智力上的缺陷,同時消除煩惱或痛苦等情緒。盲人失明,耳朵就特別靈,這是生理上的補償功能,人的心理也一樣具有補償功能,具體做法就是“以勤補拙”和“揚長補短”。

※ 從培養興趣入手增強自信心。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興趣可以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培養小學生多方麵的興趣和愛好,既可以轉變學生厭學心理,又可以積累廣博的學識,培養出多種才能,因而也就不會因知識貧乏和見識短少而自卑。

※ 情感宣泄和轉移,解決心理衝突。如果孩子一時有什麼想不通的苦衷,引導他們以適當的方式外露與發泄,可以減輕心理壓力。如把心中的苦悶說一說排遣掉,可以使心情變得輕鬆、愉快,解決心理衝突,當極其哀痛之時,哭泣、繪畫、寫日記等,也都是常見的宣泄方法。宣泄後再教育,他們就能比較冷靜地去思考。當孩子遇到嚴重困難挫折,陷入了深深的自我煩惱之中時,引導他們變換生活和學習環境,按他們平時的喜愛、興趣,讓其看電視,或是看球賽,或是聽音樂。轉移視線也是一種轉移情感的方法。“樂從動中來”,經常參加文娛體育活動,不僅有益於健康還會使情緒樂觀穩定。

細節58給孩子適當引導,別讓孩子成為“嫌棄兒”

麗麗學習成績非常好,多次獲得班裏第一名。可是,班裏的小夥伴經常不願和她在一起,甚至討厭她。有一次她哭著跑回家來,對媽媽說班裏重排座位,沒有一個人願和她同桌。還有一回,班裏組織勞動,誰都不願與她搭伴兒。

最近,麗麗在寫作業時常常看著書本發呆,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對上學也沒有了以前的熱情和信心。麗麗的媽媽很是擔憂,生怕長此下去會毀掉女兒的自尊心,或者使她想不開,做出什麼傻事來。

一名學習優秀的學生,全班同學都不願和她在一起,這說明她自身肯定存在一些缺點。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學因為學習成績不如她而產生忌妒心理。但是,不大可能一個班的同學都忌妒她,而且別的成績好的同學並沒有受到如此冷遇,為什麼隻有她成為“孤家寡人”呢?

心理學中把交友活動不受歡迎的兒童,或受排斥者和孤獨者稱為“嫌棄兒”。這種孩子得不到同伴的歡迎,交不到好朋友,心理上很容易受到損傷,如果不及時給予引導,很容易使這類兒童人格倒退,產生怪異行為,如孤僻、自卑、破壞行為、攻擊行為等。所以,給孩子適當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麵說過,嫌棄兒之所以被大家嫌棄,多是因為兒童自身存在一些問題。那麼,都是些什麼問題影響兒童的交友呢?社會學家們認為,某些兒童的性格特征是影響交往的主要原因。有些孩子羞澀、怯懦,不敢主動與別人交往,有些孩子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太強,隻能別人聽他(她)的,卻從不肯順從別人;還有一些兒童獨占欲強、霸道、自私,對小事情斤斤計較,動不動就和夥伴翻臉……這些不良個性特征都會影響兒童的交友活動,使夥伴們拒絕與其交往。尤其是獨生子女,如果家長教育不得法,孩子就易沾染上一些壞毛病,如自私、任性,或過分看重自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或小氣,或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這些獨生子女身上易存在的問題,都會成為阻礙兒童交往的因素。

因此,家長若想幫助孩子擺脫尷尬的局麵,最好先找出孩子在交友中所存在的不良行為,然後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

隻有學會關心夥伴,才能贏得別人的友情。呂春原來有個毛病:對夥伴不懂得關心。一次,同桌同學小滿跑步摔倒了,他站在一旁哈哈大笑。母親很奇怪,問兒子為何不扶起小滿,他竟然瀟灑地說:“關我什麼事?”

母親決定改改他這個毛病。恰巧那天,呂春走路不慎把膝蓋摔破了,母親就故意輕描淡寫地說:“你自己去衛生所上藥。”兒子哀求說:“媽媽背我去吧。”母親毫不心軟地回敬他:“關我什麼事?!”呂春傷心地哭了……母親適時地教育他:“受人奚落的滋味好受嗎?”他搖頭。這以後,呂春逐漸變得懂事起來:哪個夥伴生病了,他會送去新買的動畫光盤表示問候;見到大孩子欺負小孩子,他會主動站出來與其說理……

呂春的善解人意,讓小夥伴們感受到安全和快樂,大家都願意和他交朋友。

父母必讀

※ 培養兒童為別人著想的精神。你希望別人把你當朋友,你要首先把別人當朋友。獨生子女最易存在的缺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父母的寵愛、嬌慣,常會養成兒童自私的缺點,一個自私的人是無法交到朋友的。所以,您可以教孩子多采用“交換法”,多為別人想想,試想“我若是對方,我該怎樣”,隻有多給別人愛心,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 培養兒童活潑的性格。有些兒童性格過於內向、木訥,幾乎不會與別人交流,這種性格不僅影響交往,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家長多和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可以逐漸改變他們的性格。

※ 不要嬌慣孩子。獨生子女家庭裏的父母,多把孩子當成心肝寶貝去保護、寵愛,如果方法不得當,反而會害了孩子。獨生子女一些變化無常的脾氣、怪異的行為都有可能是家長嬌慣出來的。因此,建議您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愛孩子,不要養成他們自私自利、隻顧自己的壞習慣。

※ 對孩子的優點要正確評價。家長對於孩子的優點最好能喜在心上,或做適當的誇讚,而不要隻看到孩子的長處,或用長處來抵消孩子的缺點,這些做法不利於家長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並糾正問題。另外,過度的讚揚有時會使兒童沾沾自喜,更加自以為是,瞧不起人。

細節59不要給孩子把“保護傘”撐得太大

蒙蒙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可是他的膽子卻比同齡女孩還小:晚上不敢一個人睡,每次都得等他睡著後,父母才能離開他的房間;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門,所以父母晚上從不帶他出去;上課不敢舉手發言,怕說不好;學校開運動會不敢報名參加,怕得最後一名讓人笑話;有不懂的地方不敢問老師,怕老師說他;節日演出不敢參加,怕出洋相;就是與爸爸媽媽外出,有時叫他去問路都不敢,怕被拒絕……

因為蒙蒙從小到現在幾乎麵臨的所有事都是家長在替他包辦,他好像也習慣了,不管碰到什麼事自己都不會拿主意,凡事都得問家長。蒙蒙的父母一開始也沒太在意這些,認為孩子小,等長大就好了。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孩子現在都快上中學了,還是這樣膽小,現在真不知該怎麼辦。

多數孩子活潑好動,能言敢為。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孩子膽小怕事,平時沉默寡言,不願跟大家一起玩,沒有同齡孩子那種愛動、貪玩、好奇的特點。他(她)們靦腆,說話聲音低,主動要求少,不敢一個人外出等。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膽小。

造成孩子膽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是受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比如,父母過度限製孩子的活動,不準孩子單獨外出,不讓孩子多接觸同齡夥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過分嬌寵孩子,事事包辦替代,使孩子喪失鍛煉的機會;或者父母過分嚴厲,孩子整日戰戰兢兢。那麼對膽小的孩子應該如何幫助教育呢?

這樣的孩子有恐懼心理,不但會在生理上受到影響,造成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亂、心律不齊等,而且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學家們經過研究也同時發現,幼年和童年時期的恐懼心理若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在成年以後就有可能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尤其是孩子的恐懼、畏縮受到外界刺激的強化或錯誤的誘導,更容易造成心理傷害或偏激。

如果能在早期階段識別你的孩子是否缺乏信心並給予及時的調整,那麼對孩子和家長都有很大的好處。下麵的一些表現能使你判斷出孩子是不是缺乏自信心:

1. 不願意做可能有困難的事;

2. 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

3. 頻繁地要求得到肯定;

4. 預料失敗;

5. 經常尋求幫助;

6. 用消極的方式思考問題而且悲觀;

7. 沉默、孤僻;

8. 反複提問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

如果有其中3個或3個以上的表現存在,你應該懷疑你的孩子已經對生活失去或缺乏了信心,這就要盡你所能使情況改觀。

對膽小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耐心引導,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交麵,如家中來客,可讓孩子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勵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問價錢、付款等。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

如果父母帶孩子外出,可以預先告訴孩子可能要出現的變化。比如孩子晚上不敢出門,那麼先帶他到那種人較多、燈光較亮的地方去,然後告訴孩子:“你看這麼多人,他們玩得多開心,你想參加嗎?如果你害怕,那就緊緊地跟著我。”這是讓孩子做出決定,是提供機會讓他選擇。千萬別對孩子說“一定要抓緊我,否則會有人盯著你,把你騙走的”。

膽量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父母不要把“保護傘”撐得太大,過分嬌慣,凡事包辦,把孩子當成弱者,有些事情不能替孩子做一輩子,而且孩子的獨立能力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所以從小就該給孩子一定的施展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闖闖。

消除孩子顧慮的同時,家長必須堅持原則,比如說孩子獨立睡覺的問題,先搞清孩子為什麼不敢一個人睡。如果是怕黑,可以給他開一個小燈,消除他的顧慮;如果他是擔心會有什麼人來,那就告訴他門窗都關得很好,而且爸爸媽媽就在隔壁,有什麼事爸爸媽媽馬上就會過來等等。如果孩子半夜醒了過來找父母,父母絕不能把他留下,可以在孩子房間裏陪他一會兒,總之要讓孩子明白他的害怕是多餘的,父母也不會因為他害怕,就改變讓他獨立睡覺的原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