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細雨,悄無聲息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千萬條細絲,蕩漾在半空中,給這座綠油油的大山披上了迷迷漫漫的輕紗。
空氣中散發出一股梅子的香味。
這大山上居然全是梅子樹!綠色的葉子下麵藏著一顆顆金黃的梅子,飽滿可口。
“梅雨時節雨紛紛呀!熟了都熟了!哈哈哈!”一個背著背簍,滿臉胡渣的中年男子笑的臉揉作一團,向山上走著。
他背後緊跟著一列人,男女老少都背著背簍,笑著往上走。這一米寬的山間小道居然擠滿了人!細雨在他們頭上也留下了一層“白糖”。
“好了好了,我這老骨頭不能在往上走了,我就在這裏摘了!”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婆婆氣喘籲籲的走進路邊的小樹林,放下背簍,杵著一根棍子,不停地喘氣。
隊伍最前麵的那個中年男子笑道:“最高的地方,梅子才最甜!”
“她年紀這麼大了,你讓她爬上頂去,想要人家老命啊!”一個頭發盤起的中年婦女翻了翻白眼說到。
後麵的人聽到都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那杵著棍子的老婆婆也笑了笑說道:“這山上的梅子哪有不甜的?我就不信這山頂的梅子能比這半山腰的甜到哪裏去!”
路上的人都笑著繼續往上爬。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到了到了,大家快各摘各的,我可不讓著誰啊!”領頭男子笑嗬嗬的對後麵的人說著。說完便走向一片林子。
這山頂的梅子果真是顆顆飽滿,梅子上還裹著雨珠,晶瑩剔透,黃的發亮!
“呸!這破道觀還在這裏!占著幾畝地,也沒見出個神仙!”一位男子皺著眉頭,還吐了吐口水。
“哎,這話你還是少說點!梅山上這麼多的梅子,指不定是這道觀裏的道士種的呢!”之前那個盤發婦女說到。
“這破道觀黴味兒越來越重了,都不知道裏麵有沒有人!哪來的道士。”
“怎麼沒有,之前聽說有人看見一個白衣道士在這山上飛,還踩了一把劍!”
“哈哈哈,都是小孩子胡亂瞎掰的,神仙會住在這麼個破道觀裏嗎?”
“好了好了,別說了,快去摘梅子吧,不早了!”
這群人各自去了不同的林子,放下背簍開始摘起了梅子。一顆顆小心的放進背簍。
這山因為滿山的梅子樹,所以被稱作“梅山,”最奇怪的是別地的梅子大多都是酸味兒的,可梅山上的梅子全都是甜的!
這群上山的人是梅山下的村民,住在山腳的一個小村莊——“梅村”。梅村三麵環水,一麵為山,所以村民大多靠向別的地方出售河鮮和梅子來盈利。
而梅山的山頂有一座破破爛爛的無名道觀,這道觀沒有大門,隻杵著兩根圓圓高高的木頭柱子,顏色掉了八成,隻能模糊判斷出刷過紅色的漆。
這柱子好像時常被雨水浸濕,有些發黑,而且長滿了青苔。行人隻要路過,便能聞到一股“妙不可言”的朽木氣息。
柱子後麵便是幾座破破爛爛的房子,院子的地麵上畫了一個很大的太極圖案。
村民隻有每年的梅雨季節才上山,每年路過都會好奇的向裏麵看,可村民幾乎從未在這裏見過道士。隻有幾個小孩子偷偷上山玩了後,回家給父母說見到會飛的神仙。
這裏的居民家家戶戶都未曾栽種梅子樹,村裏所有的梅子都是在梅山摘來的,誰也不知道是誰人在山上栽種的,有人說是老祖宗以前栽種的,有人說是梅山上那個破道觀裏的老神仙栽的,也有人說是野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