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蘑菇圈(1 / 2)

早先,蘑菇是機村人對一切菌類的總稱。

五月,或者六月,第一種蘑菇開始在草坡上出現。就是那種可以放牧牛羊的平緩草坡。那時禾草科和豆科的草們葉片正在柔嫩多汁的時節。一場夜雨下來,無論直立的莖或匍匐的莖都吱吱咕咕地生長。草地上星散著團團灌叢,高山柳、繡線菊、小蘖和鮮卑花。草蔓延到灌叢的陰涼下,瘋長的勢頭就弱了,總要剩下些潮濕的泥地給盤曲的樹根和苔蘚。

五月,或者六月,某一天,群山間突然就會響起了布穀鳥的鳴叫。那聲音被溫暖濕潤的風播送著,明淨,悠遠,陡然將盤曲的山穀都變得幽深寬廣了。

布穀鳥的叫聲中,白晝一天比一天漫長了。

阿媽斯烱說,要是布穀鳥不飛來,不鳴叫,不把白天一點點變長,這夏天就沒有這麼多意思了。

那個時候,阿媽斯烱還年輕,還是斯烱姑娘。

那時應該是1955年,機村沒有去當兵的人,沒有參加工作成為幹部的人,沒有去縣裏農業中學上學的人,沒有抽調到築路隊去修公路的人,以及那些早年出了家,在距村子五十裏地寶勝寺當和尚的人,都會聽到這一年中最初的鳥鳴聲。聽見山林裏傳來這一年第一聲清麗悠長的布穀鳥鳴時,人們會停下手裏正做著的活,停下嘴裏正說著的話,凝神諦聽一陣,然後有人就說,最先的蘑菇要長出來了。也許還會說別的什麼話。但那些話都隨風飄散了,隻有這句話一年年都在被人說起。

也就是說,當一年中最初的布穀鳥叫聲響起的時候,機村正在循環往複著的生活會小小地停頓一下,諦聽一陣,然後,說句什麼話,然後,生活繼續。

那時,大堆的白雲被強烈的陽光透耀得閃閃發光。

誰也不知道機村在這雪山下的山穀中這樣存在著有多少年了,但每一年,布穀鳥都會飛來,會停在某一株核桃樹上,某一片白樺林中,把身子藏在綠樹陰裏,突然敞開喉嚨,開始悠長的,把日子變深的鳴叫。因此之故,機村的每一年,在春深之時的某一刻,日子會突然停頓一下。在麥地裏拔草的人,在牧場上修理畜欄的人,會停下手裏的活計,直起腰來,凝神諦聽,一聲,兩聲,三聲,四五六七聲。然後又彎下腰身,繼續勞作。即便他們都被生存重壓弄得總是彎著腰肢,麵對著大地辛勤勞作,到了這一刻,還是會停下手中無始無終的活計,直起腰來,諦聽一下這顯示季節轉好的聲音。甚至還會望望天,望望天上的流雲。

不止是機村,機村周圍的村莊,在某個春深的上午,陽光朗照,草和樹,和水,和山岩都閃閃發光之時,出現這樣一個美妙而短暫的停頓。不止機村,不止是機村周圍那些村莊,還有機村周圍那些村莊周圍的村莊,在某一時刻,都會出現這樣一次莊重的停頓。這些村莊星散在邛崍山脈、岷山山脈和橫斷山脈,這些村莊遍布大渡河上遊、岷江上遊、青衣江上遊那些高海拔的河穀。

那個停頓出現時,其他村莊的人凝神諦聽之餘會說點什麼,機村人不知道。但機村肯定會有一個人會說,今年的第一種蘑菇要長出來了。那時,機村山上所有的蘑菇都叫蘑菇,最多分為沒毒的蘑菇和有毒的蘑菇。而到了這個故事開始的1955年或是1956年,人們開始把沒有毒的蘑菇分門別類了。杜鵑鳥再開始啼叫的時候,在1955年或1956年,機村人的就說,瞧,羊肚菌要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