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雨衣之盟(3 / 3)

不過,能榨出桐油的自然不是桐花台那些美麗不可方物的紫桐。但織成自從發現桐花台的存在後,就一直暗暗派人尋找,居然還當真尋到了。

油桐這種植物性情堅韌,不管在哪裏基本都能存活。無論雲南兩廣,巴蜀之地,湖北湖南,還有中原地區,皆能大麵積地繁衍。

織成當時並不在意它,隻是隨便找找,竟這麼容易找到,一問之下,才發現此時的油桐,基本上已經遍布全國。

它樹幹高大,花白蕊黃,最初不過是用來當觀賞樹。也結有種子,甚至被榨過油,但此油食用後出現中毒症狀,所以再無人敢碰,幸好它極易存活,自己繁衍得滿坡滿野的,時常被人砍了當柴火燒。

時人並不知道,它的種子榨出來的油脂,竟有著十分廣泛的作用。

比如,用來做雨靴和雨衣。

又比如,用它來塗抹家具,能令家具亮潔如新,且操作方便,不似漆器那樣麻煩,還能保持木材的天然紋樣。

織成已秘密令齊方率人采桐子榨油,又加入一些香精來改變它的味道,所以連製作雨靴的女子們都並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油類。

當時存了這個心眼,便是覺得奇貨可居。

沒想到如今局勢,織錦暫不可為,倒是小小的桐油,起了重要的作用。

“誠之巧思,非常人所及矣!”

劉備由衷地讚歎道:“若誠之願意,恐怕天下財富,當如滾珠前來,唾手可得。”

可是,要這麼錢有什麼用呢?

織成苦笑一聲,想道:可算是明白了後世看書上那些聖賢,動不動苦勸人家金錢乃身外之物,莫要過於貪婪。

還當真就是這樣。比如自己,賺再多的錢,那些錢財也穿不過時空機器。到時還是怎麼來就怎麼回,連一根草都不敢帶,唯恐時空機器的射線會因此發生質變,將自己送往不可測的異空間去。

賺錢,不過是為了這三年有立足之地罷了。

如果世上當真有神仙,會不會跟她是一樣的煩惱?

以她現在的心情和行徑,還當真與後世所看的筆記小說中的神仙們,有著共通之處呢。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這個時空的天地之間,當真就隻是她三年來的一間小小旅舍。

她收回思緒,定然一笑,道:“以絲絹施以黃油,可以禦雨。色澤亦宛如琥珀,質地輕柔,遠勝那些蓑雨。若是做這些雨衣去售賣,不知價得幾何?”

這樣雨衣,前所未聞,但見織成主婢穿著,的確是輕捷柔美,若再別出心裁,弄些新穎款式,必然會大受各路貴人們的歡迎。所得金貲,簡直可以想像。

這樣的雨衣,也稱油衣、油帔,晉朝時便出現了。到了宋朝時,因色若琥珀,故又稱為琥珀衫。

能流行多個朝代而曆久不衰,足見它的市場價值。

“不過,絲絹價格不靡,即使我們選用一些次等的,對尋常百姓來說也屬昂貴之物。而若是用於軍中士卒,也是一筆大費用。不過我還聽說,以粗麻、棕絲等物,亦能製成一種十衣。”

“棕絲?”

這個時空裏已經有不少棕櫚樹,不知可是前漢時與西域通商之後,連帶四方行商都異常通暢,才令得這原是生長於熱帶的樹木,也能在巴蜀一帶生長。

劉備軍中常有士卒采棕用來搓韁繩、修弓弦,所以他並不陌生,隻是沒想到那種紅褐色粗糙的樹毛,竟然可以用來織雨衣。

其實在後世的《北齊書文苑傳》中就有“首戴萌蒲,身衣緼襏”的句子,其中緼襏,指的就是粗麻棕絲製成的雨衣。

從前織成在讀紡織專業時,還在書上看過,類似的材料還有一種油葵葉,用來製作雨衣也相當合適。據說這種油葵長於南越的大山之中,樹如蒲葵,葉片柔軟,也可以用來作蓑衣。這幾種雨衣,多為農人、樵子、漁夫所用,價格略為賤一些。但也並不算便宜,記得明朝時,一件棕製雨衣的價格是二十貫,可購米一百斤。

她把這話跟劉備說了,眉梢挑起:“我們隻管做這營生,任是魏吳甚至是益州,難道還不從我們手上買雨衣不成?單單是他們幾十萬大軍,能買走多少件?”

劉備的心怦怦大跳起來,然而深藏於心的愧疚恰好也在此時於心頭翻滾不定,終於呐呐道:

“誠之好意,備自然心領,隻是……”

“隻是覺得無功不受祿,心中過意不去?”

織成眨了眨眼,隔得近,劉備幾乎看到那密密的睫毛,如何將陰影投遞下來的模樣,心跳驀地加速,臉也莫名地熱了。

咄咄怪事!

他都這麼大年紀了,侍妾也見過不知多少……一定是因為愧疚……

織成卻坦然地笑了,她的笑容在秋色裏象是夏日的陽光,明豔而耀目:

“要感謝我啊,也不用別的,挑個日子,敲鑼打鼓地向我義兄求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