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投奔(3 / 3)

董真差點跳了起來,失聲道:“跟……跟隨我?”

“董君新得部曲,雲會愚鈍,不敢謀領首之職,願為齊大兄之副,望董君成全!”

這是禰雲會第二次表白自己投奔之意,且說得更為坦白直率:他認為自己不如齊方,所以不敢說要當這支私兵的頭目,但願意佐輔齊方,為董真效力。

齊方是什麼人?不過是個遊俠兒,即使武藝高強,實力深厚,但論起地位身份,與有九等爵位的世家子禰雲會是有雲泥之別的。但是齊方卻是楊阿若所遣,又得董真尊稱一聲“齊大兄”,禰雲會便肯放下世族子弟的架子,呼一聲“齊大兄”,且還如此謙恭地表示願屈居於他之下。

這的確是令董真十分不解。

遂試探著問道:“禰君為人謙和,然據我觀之,當有淩雲之誌。我如今不過是江湖飄蓬一般,既無親族,又無實職,何以得到禰君這樣的青目呢?”

其實就是委婉地問道:我有什麼值得你看重的呢?你能說出來麼?不然我也不敢用你啊!

古人一直都說,良禽擇木而棲,禰雲會這樣的人,縱然算不上鳳凰,好歹也是隼鷹之流,自己既然被擇為棲木,必有他看重的地方。或是這一點董真無法確定,也並不敢用他。

禰雲會自然懂得董真的疑慮,慨然道:“董君初來洛陽,不過月餘,卻先後得諸多貴人之助,無論朝堂,抑或草莽,皆能周遊其中,如魚得水。昔日雲會有一族叔曾言,如今天下群雄蜂起,仁人誌士,多會擇明主而棲。如雲會這般才具,當不得什麼棟梁,當時也隻在旁邊側耳聆聽罷了。”

董真不覺對他那族叔之言來了興趣,笑問道:“願聞其詳。”

禰雲會道:“族叔曾說,明主者,第一在明。通世情,明事理。第二在義,識大體,弘道義。第三在狠,多膽識,渾不懼。董君來洛陽不久,於織坊雲集之中,很快別辟蹊徑,既有‘天水碧’之奇,又能使織坊井井有序,可見是胸中極有邱壑之人,絕不是迂腐固執的尋常世家子弟。這個‘明’字,自然是已占著了。董君平素看來既愛錢財,又圖安逸,但卻能千裏奔襲,不顧生死,且路上與士卒同食同住,毫無半分畏難之意,不過是為了楊阿若及隴西安危。這義字,自不會少。董君來洛陽時日不久,卻已能令惡少年望風而逃,令史萬石屈首相就,令楊阿若傾心相交,甚至是富安侯等貴人,亦對董君敬畏有加——難道這不是因為董君還占了一個狠字麼?”

董真還未說話,何晏便已先嚷了起來:“你說那些惡少年倒也罷了,或許是怕了他狠!可是我堂堂縣侯,不過是愛惜董真的才幹罷了,怎的也是敬畏有加?”

禰雲會見他氣得快要跳腳,卻仍是一副謙恭的模樣,答道:“雲會追隨侯爺久矣,侯爺若不是對董君敬畏有加,為何每每被董君氣到咬牙,仍是不敢發作呢?”

“他幾時敢氣我了?”何晏圓睜俊目,嗔道:“他若是氣我的話……”

“董君上次向侯爺要人馳援酒泉時,侯爺難道不氣麼?”

禰雲會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笑意:“此時雲會這般說話,侯爺難道不氣麼?”

“啊……我……”

“若是在鄴城侯府,有人敢這樣對待侯爺,早就挨了板子。可是此時,侯爺你對雲會此言分明十分惱怒,為何卻還容許雲會站在這裏,一五一十地繼續說下去呢?”

禰雲會眼光閃閃:“難道這不是因為董君在此的緣故麼?”

他再次向董真拜下:“雲會此言已開罪侯爺,再無立足之地,望董君納之!”

董君看看氣鼓鼓卻不知怎樣說話才好的何晏,再看看眼前一本正經的禰雲會,終於“撲噗”笑出聲來,眼前的這個年青男子,居然還有這樣好玩的一麵。

她笑著扶起禰雲會:

“好了,你也不用再來激我。承你不嫌我這溝渠粗淺,便請暫為棲居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