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在曹操的心中,織造司絕不隻應該隻是一座供應貴人衣著的內府附屬機構。
而她的謀劃,出發點正在於此。她的目標,不是為了蔡昭姬,正是為了曹操。
此時殿中乙室的敬神衣之儀,已經到了最後,是展獻神衣的時候了。果然,且歌且舞中,扮作舞姬的乙室織奴,腰肢微軟,向後仰下,如花瓣一樣舒展開去,這樣的舞姿雖然優美,但與真正的舞姬們的功底比起來,也說不上什麼出奇。
但是在座眾人的精神,卻明顯一震,原本是晏晏談笑的,甚至是原先將目光凝注在斟酒宮人的美色上的,此時盡數凝神看向了舞陣之中!
因為,往往在做出這個舞姿時,就代表著新一件神衣又要獻上來了!
隻見為首的舞姬碎步上前,來到正對主位的地方,原先一直交叉按在胸口的雙臂,在空中如柳枝般款款輕擺,已揮灑出一片絢麗的霞雲!
眾人發出一陣驚歎,那錦幛後的貴女們更是訝然讚了起來,有些性急的,竟然直起身子,將錦幛掀起一道縫來,隻為了將那錦衣看得更為清楚些。
好一件錦衣!
一般來說,各織室為了增加勝算,向來會多準備兩到三件神衣來參加“敬神衣”之儀,所以當時織成也以為,乙室至少會敬獻兩件神衣,一件是她們最擅長的紋繡錦,另一件則是由前任乙大娘從辛室豐儀手中弄去的通幅五色錦。
因為辛室的神衣是她一手經辦,所以即使在她成為院丞後,出於避嫌,她也並沒有要求看其他織室準備的神衣。
事實上,即使是以前的院丞夷則,甚至是司官高喜,即使是提供給各織室物料,但因為一種約定俗成般的默契,也不會主動要求在“敬神衣”之前,去探看各室準備好的神衣。因為各室之間,隱然便是通過神衣一事,來互相競爭的。
但是,她沒有想到,她們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敬獻神衣時,竟會有這樣好的效果。
乙室敬獻的神衣,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照、朱履等因素一一齊全,竟是一件男子所著的禪衣!
所謂禪衣,就是單層的外衣,分為直裾和曲裾兩種,無論官民都可服用,對於貴人來說,既能用作朝服,又能在私下穿著。隻不過朝服一般用的黑色,以紅色鑲邊,而私下穿著的卻在原料和顏色上大做文章,以顯示其等級地位的不同。
眼前的這件是其開襟從衣領向下垂直,既寬且長,正是標準的直裾禪衣,又稱為“襜褕”。
隻是,與尋常禪衣不同的是,它所用的質料並非紗羅,而是錦!
更令人嘖嘖稱讚的是,它前麵五采分明,分明是罕見的通幅五色錦,後麵卻用了繡法多樣的紋繡錦!單從其富有寓意且又生動活潑的鳥獸花紋來看,就知道用上了平針繡、辮繡、鎖繡等多種針法,動靜相宜,極富生氣。
不僅如此,在整件禪衣上,還用到了暈襇的工藝。也就是說,在整件禪衣完成之後,她們將此衣中所有的經線都仔細在提花機上排好,重新染上一層色彩,這些色彩紛呈不一,並各分區域,而且使每根經線的色彩是呈遞增的狀態,一根一根加深。這樣整件禪衣看起來,有朱紅、深紅、絳紅、絳紫、茶褐、淺棕、青灰等十餘種顏色,且都是由深入淺,逐層退弱,各踞方寸,融合在一起時,卻如一團最為柔美的雲霞,不難想象,要是穿在身上,行走之間,光采變幻,會有怎樣飄然的神仙之概。
這可是唐代才有的暈襇工藝啊!織成曾在查資料時見過這種被稱為“月華暈襇”的花色,即使在唐代,這樣的錦也是珍品,多為大唐的公主們所穿著和喜愛。隻是沒有想到,竟然提前了這麼多年,出現在了漢末的銅雀台中!
槿妍也是一震,不由得望向織成。但見她滿麵喜悅,望向那件禪衣的目光中,又是驚奇,又是高興,又是自豪,唯獨沒有一絲嫉妒和不安。
對於織成來說,為什麼要嫉妒和不安呢?應該為她們驕傲不是嗎,這些地位卑賤的織奴們,竟有如此聰慧的心靈,甚至超越了她們所在的時代!
“噫!”一個男子聲音,打破了這震驚的片刻靜寂,大聲道:“此番敬神衣之中,各室多獻女服,且神衣一向為蠶神披掛,不知為何這件為富麗之冠,卻是一件男子的禪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