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解鎖的新武器(2 / 3)

完成上一個任務後,袁朗緊接著就接到了新的任務:找出隱藏在內部的大量叛徒,解決部隊的隱患。

獎勵:仿M24木柄手榴彈生產線兩條,生產十萬顆原材料。

他之前還沒有思緒,但聽聞日軍大舉來攻,便聯想到了此事。

不然之前他們拿下了山城,也沒見日軍這麼大動靜啊!

丁偉恍然明白了:“我說呢,為了一個縣城也不至於啊!袁朗說的很有道理,小鬼子要是奔著兵工廠來的,那就說得通了。

要真是這樣,就更應該把兵力縮回去,節節抵抗把日軍擋在山外頭,絕不能威脅到咱們的兵工廠。”

剛剛建立的兵工廠,寄托了許多人的希望,是他們八路軍未來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石。

就是整個分軍區的人都打光了,也得保住兵工廠。

李雲龍和於大勇對此也很認可。

於大勇更是建議,如果遇到最壞的情況,就把機器拆走,掩埋在大山的深處,等到把日本人趕走再取回來。

“那倒不用,還沒到那份上。”

袁朗壓下了於大勇的擔心,對李雲龍說:“記得我說要給你個驚喜嗎?現在驚喜來了,喀秋莎火箭炮聽說過沒有。”

“什麼炮,多大口徑的,幾門啊?”李雲龍啪的一個急切的三連問,關心的都是重點。

丁偉一樣是識貨的主,見識過袁朗提供的,105毫米口徑榴彈炮, T32A坦克,還有88毫米防空炮。

能讓袁朗稱之為驚喜的大炮,肯定不是一般的貨,也都豎起耳朵聽。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人今年才投入實戰的大口徑車載火箭炮,最新的啊!這可是把德國人打的抱頭鼠竄,做夢要搞,也搞不到的火箭炮。”

袁朗一番吹噓,先把三個人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

當然,這不能算是吹噓,事實就是如此。

就在過去的6月28日,蘇聯編成了BM-13-16火箭炮(被後來的蘇聯士兵稱之為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

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

在斯摩棱斯克的奧爾沙地區,該火箭炮連首次參加實戰。

作戰中,7門BM-13型火箭炮速射112枚火箭彈,猛烈轟擊德軍剛剛占領的火車站,殺傷、摧毀了德軍大量人員和物資。

德軍軍官在向他們的上級彙報中說:“我們正在被一種火力強大的武器攻擊,蘇聯人正在使用一種新式火炮,我們的傷亡很嚴重。”

蘇聯人給該火箭炮,都準備了額外的炸彈,一旦發現會落入德軍手中,就必須引爆摧毀。

所以到整個二戰結束,德國人也很少有繳獲到的喀秋莎火箭炮。。

袁朗要不是有係統簽到解鎖,想要,別說門了,連窗戶都沒有。

李雲龍一個勁地追問,火箭炮的口徑,威力,射速多快?

袁朗也不長篇大論,隻挑他們關心的說:“火箭炮的口徑是一百三十二毫米,但由於發射方式,裝載的炸藥更多,威力相當於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榴彈炮。”

丁偉眼睛都綠了:“這麼大口徑,小鬼子也沒多少這樣的大炮吧!”

“那是,這種口徑的大炮,都叫重炮,鬼子師團一級的野戰部隊才有,咱們還從來沒見過。”於參謀長感慨,沒想到他們八路軍也能用上了。

日軍在整個二戰,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也才五百門。

攻擊堡壘和重要工事都嫌不夠,根本不可能拉過來追著八路打了。那跟大炮打蚊子沒什麼區別。

李雲龍現在就關心一個事,這個火箭炮有多少門?

袁朗微微一笑:“說出來嚇死你們,相當於九十六門。”

三人直接大腦當機了,臉上的表情直接僵住了,看起來滑稽極了。

丁偉拍了拍腦袋:“你一定是在開玩笑,對不對?”

“這一定是開玩笑。”李雲龍表示讚同,他們整個分軍區都沒有那麼多炮,一百五十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一下能搞來九十六門,把火車都吹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