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1 / 2)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李白——《關山月》

北風刮過,墨雲壓的破舊的青磚城牆越發的支離不堪。冬雪已至,李長風卻憂喜參半。關上士卒曆經幾番大戰已疲弱不堪,借著冬雪封山之際本可休養生息以待來年,偏偏是關上糧盡……

半月前挫敗敵軍攻關後,借著捷報就有一份請糧奏章呈上,時至今日卻無音信傳來,想來該是門閥權貴又在較力了吧。

昨夜天寒,關上已有戍卒凍傷,再無糧餉棉衣送到怕是大多數人挨不到明春了……

念及此處,長風解下腰間葫蘆猛灌了一口高粱紅和著夕陽咽下。

愁緒遝來,一葫蘆的高粱紅漸漸見底,人已微醺。想到兄弟們沙場灑血,京中權貴為博利益不顧邊關將士生死,漸漸熱血上湧。

借著酒精邁到案前,飽蘸濃墨將軍中現狀和胸中塊壘一揮成章:陛下隆恩如日,將士於沙海翹望,聖上仁愛如月,兵勇於荒澤淚看,冷鋒過境,溫襦何日可待?長饑待斃,餉銀幾時能來?君上青眼,擢風於化外,臣當舍身,遺骨於北關。生為沙場之士,死為家國之魂。碧血盡於丘壟而無憾,白骨碎於馬蹄而不悔。惟不甘愴愴倒斃於冷灶寒鍋之前,閉目於殘戈破帳之下。軍情萬急,倘再無餉銀解到,萬軍餓斃半數,絕非危言聳聽。差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師而去……

夜幕來臨,李長風照舊在帳中苦讀師傅送的玉牒,卻始終覺得晦澀難明。

饒是長風師從太白真人,道家典籍爛熟於胸,長成又苦研儒學,學名滿天下。偏偏玉牒似道非道,似儒非儒,字裏行間霸道絕倫,亦絕非佛家經書。

下山十八載,沒有一天斷過研習,甚至每一個字,每一幅圖都早已深深印在腦海,但是文意卻似斷似連終是參悟不透。

像往常一樣,長風拿起玉牒貼身收好又拿起架上長劍踏月舞起,欲將這無邊無奈一劍斬裂……

舞劍正酣,副將匆匆衝進營門,說是京中新來士卒溜出營門去百花苑快活。

百花苑本是京中賈相產業。鶯歌燕舞,燈紅酒綠的坐落在此本就與這瀚海兵戈格格不入,偏偏又生意極好。浴血歸來的戰士多喜歡去那溫柔鄉發泄戾氣,過往南北的商客也喜歡在美人肚皮上小憩。甚至軍中有流言,說上的戰場是衛國,進的青樓卻回家。

李長風實在不願意看到麾下兄弟保家衛國的鋼刀軟化在這眠花宿柳之地,為此,幾番明令士卒不得踏足青樓,可屢屢還有犯者。

想到自己在這苦寒之地戍守邊關,每戰皆有兄弟捐軀沙場,保衛的卻是賈相這般以權謀私的小人,想到一萬大軍缺衣少食京中門閥卻連這苦寒之地的一絲油水都要榨取。

一時悲從中來,義憤填膺,帶著副將點足一百親兵飛馬直奔百花苑而去。

行至楊樹灣,突然迎麵一陣亂箭射來,利箭劃破夜空咻咻的聲音驚得戰馬人立而起,出於本能,長風竭力大喊:敵襲!頃刻間四周的火把伴隨著身邊的慘嚎聲一一亮起。回顧身後,卻發現自己帶的一百親兵站著的已零零落落,十不存一……

戰馬轟然倒地,長風借力從馬上掠到右邊,尚未站穩就發現身邊的副將身上橫七豎八的都是箭羽,眼睛睜到最大,嘴巴微微翕動,卻被大口的血沫堵得發不出聲音,多麼能言善辯的一個人,現在卻發不出一絲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