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戰爭 第五十五章
匪患過後,馮國翠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可不久,又一次巨大的打擊差一點把她毀掉。
她在1952年冬季的一天,接到了楊如林的陣亡通知書。
她守在丈夫的遺物前,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
黑夜中,她衝朝鮮方向長跪不起,最後,昏倒在地上。
幾天後,她身體得到恢複,就隻身一人登上了前往東北的列車。
她到了沈陽,找到了誌願軍部隊後方組織,提出了要到朝鮮祭奠丈夫亡靈的請求。有關部門接連向上麵打了五次報告,但都未獲批準。
組織上說,最近剛出台了一個規定,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團以上幹部的遺骨,都要運回沈陽和安東兩地誌願軍烈士陵園安葬。眼前戰事正緊,不久會把楊如林烈士運回國的,讓馮國翠再等一等。
馮國翠隻好等,可她等得很不安生,表現得也極度煩躁。
這個期間,組織上對她說,在朝鮮戰場犧牲的軍官家屬可在沈陽安排一份工作,在熟悉的工作領域,可以挑選工作單位。現在,有一些烈士的愛人已經在沈陽得到了妥善安置。
馮國翠想也沒想,就說:“好!就把我也安置在沈陽吧。以後,如林也要被安置在這裏的烈士陵園,我離他還近一點。我同意。”
同意是同意了,工作也給她安排了。她在城建局上了一個多月的班,卻突然又向組織提出了回但玎城工作的申請。
她說:“我沒有了丈夫,如果再長時間離開但玎城,我很快就會垮掉的。沒有辦法,我說服不了自己,我必須回但玎城。”
組織派留守的一位女軍官進住了她的家,做了一個多月的心理排解和思想工作,可沒有取得任何成效。
那位同誌回去報告領導說,楊團長的愛人不同於其他領導的愛人。這個女人的心深不見底,想法與常人格格不入,難以掌握她的思想脈搏。楊團長這一走,她的魂就又飛回到但玎城去了,看來,十頭牛八匹馬都拉不回來了。
那女同誌心裏落下了一個結結:但玎是怎樣的一座城市,怎麼會對一個女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個女人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心裏怎麼能長久地裝得下整整一座城市?
最終,組織同意了馮國翠的請求,以特事特辦的方式,又把她辦回了但玎城。
這次,東北邊防軍政治部後方組織,派專人去了趟但玎,鄭重地向當地政府全麵介紹了馮國翠在抗日戰爭和解放軍戰爭中,為保護但玎城和月城古跡所做出的積極貢獻,還強調當年在南雁山古建築群中為保護大首長和機要檔案文件也立過大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善待她,妥善安排好她的工作。還一再強調,馮國翠是楊如林團長的遺屬,應享受烈軍屬待遇。
在馮國翠不知情的情況下,部隊上的同誌還把當年馮國翠繪製的但玎城日軍火力部署圖的複製件和該圖的翻拍照片,送給了當地政府有關部門。
但玎城地方官員很感興趣,索要這張圖原件。
部隊上的這個同誌是個文化人,說話很有些詩情畫意:“這件曆史文物背後的故事,不僅僅光彩地載入了但玎城記之中,也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冊上,增添了耐人尋味的一筆光亮。所以,這個珍貴的原件放在大地方,由軍方保存為好,而不應該歸你們小小的但玎城所有。但是,但玎政府部門,應該選一個特別合適的角度,好好宣揚宣揚這個女人與這座城市的故事。這樣做對誰都有好處。”
地方官員有些恍惚,卻滿臉堆笑:“說的極是,說的極是。”
部隊上的同誌走後,地方有關部門的官員想找馮國翠作個訪談。
馮國翠聽說要了解關於日占時期那張圖的事,就一口拒絕了他們:“隻要我還活著,就不會再提那段往事。我死了後,讓鬼去告訴你們吧。”
對方目瞪口呆。但是,但玎人對馮國翠某些方麵的敬重更濃了幾分。看來,她不僅僅在前不久破解匪患戰鬥中為但玎立了功,她的身後還隱藏著更多更大的功勞呀。
可一提及那些功勞和她過去年代的非凡經曆,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關情況,她則非常惱怒,歇斯底裏的樣子,令人生畏。之後,沒人再不知趣地找她談及相關話題。
不久,馮國翠在建築研究所有了一份對口工作,她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古城古跡的研究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