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集 三
寄情篇
古風·先父去世二十年祭
風瑟瑟,雲茫茫,未進靈堂步踉蹌。
一見遺像心欲碎,再看人已淚千行。
膝下兒女尚稚齒,風華先父卻早殤。
仁者為何遭此命,天理何在問上蒼。
蒼天寂寂默不語,隻有泣聲添淒涼。
人雖已去足留跡,半百一生也非常。
十三學徒知寒苦,二十投筆向朝陽。
寶塔山巔大旗聳,黃河水畔小米香。
利槍檄文掃倭寇,鏗詞鏘曲試鋒芒。
蒙冤含屈終不悔,百煉千錘始成鋼。
甘為綠葉平生事,默添磚瓦不張揚。
忠厚為人寬待友,清白做事好正梁。
把筆可以書宏論,拈針也能補蔽裳。
方教誌遠莫庸碌,又誨才實忌輕狂。
苦心示兒勤勞作,著意傳女儉梳妝。
正待好年才華展,豈料腥風人難防。
腳穩有根骨且硬,身正不阿頭更昂。
訣別一幕慟天地,萬歲三呼震四方。
吟罷心潮仍難平,聽後蒼天可斷腸?
悲歌難喚親人返,惟將寸草報爹娘。
親人難返音容在,一代家風繼世長。
一九八八年七月
七絕·母親八十華誕
少小報國記若新,滄桑曆盡已八旬。
耄年最是身猶健,更有精神勉子孫。
二○○四年二月
注:
【少小報國】母親一九二四年出生,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十四歲。
蘇幕遮·初約
月光柔,鍾聲脆。縷縷清風,風過心頭醉。民族宮前鬆柏翠,欲見還怯,疑在夢中睡。
話長街,人未累。細語潺潺,恰似山泉水。夜已深深難入寐,盼到天明,再品其中味。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日七律·結婚周年寄語
去歲今宵數九冬,小樓春溢燭燈紅。
愧無彩筆情難盡,幸有靈犀意自通。
渴吮一滴甘似露,花結十月喜愈濃。
來年小女婷婷立,燕舞凱歌樂躋峰。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注:
【周年寄語】作者於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結婚,此詩為結婚一周年而作。
【靈犀】唐·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燕舞凱歌樂躋峰】本句含夫人、作者、女兒的名字。
釵頭鳳·銀婚
同攜手,共酌酒,嫩芽銀絮輕楊柳。花吐蕊,鬆含翠。一朝相許,百年無悔。對、對、對。
情依舊,人未瘦,清馨小舍當窗透。春江水,心期遂。待到金秋,滿枝爭墜。美、美、美。
一九九九年
注:
【銀婚】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作者結婚二十五周年紀念日。這年春節,過紹興,遊沈園。園中陸遊《釵頭風》躍然牆上,字好,詞更好,朗朗上口,情感至深。回京後,為賀銀婚,半步原韻,反其意而作之。
【銀絮】喻指銀婚。
【金秋】既指秋天收獲的季節,又喻指金婚之時。
七絕·與夫人秋遊香山
霜過層林枝染赤,風來小路葉堆黃。
山銜落日霞為伴,水映浮蓮影作雙。
二○○○年十月
蝶戀花·盼
月落月升窗外夜,窗外人家,窗裏同餐悅。又是佳肴烹滿碟,門鈴空待歸人擪。
春去春來休假節,休假人家,休憩同遊愜。卻道公差難了卻,玉音佇候傳情切。
二○○一年二月
注:
【門鈴空待】經常允諾回家吃晚飯,卻常常加班難歸,使夫人空待。
【玉音佇候】出差在外,每日總要通電話。
釵頭鳳·珍珠婚
交杯手,沁心酒,春風又弄柔絲柳。衣曾薄,濡以沫。卅年雖過,鍾情似昨。脈、脈、脈!
根依舊,枝難瘦,含苞更放芬芳透。緣作合,良工琢。靈犀自在,一生相托。樂、樂、樂!
二○○四年十二月
五絕·花甲祝福贈夫人
舉酒相凝視,未言心已知。
依依琴共瑟,結發夢覺遲。
二○○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注:
【琴共瑟】瑟,古時盛行的撥弦樂器,二十五弦。《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五絕·小女恬睡
夜深竹有聲,風過水無痕。
踮腳拂蚊去,恐驚睡夢人。
一九七九年八月
注:
【夜深竹有聲】深夜安靜得可以聽見竹節向上躥長的聲音。
憶江南·喜讀初作
心中美,最美蕙蘭開。窗上月移明似雪,燈前鍵走響如雷。能不信成材?
一九九八年十月
注:
【喜讀初作】小女樂樂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金融係。剛走上工作崗位,就承擔了對我國尋呼業進行行業係統分析的任務。常常伴月伏案,不足兩個月寫就了數萬言的行業報告,圖文並茂,為業內人士所讚,並被轉載、引用。故有感而作。
五律·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