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較量 第一章
中州血案
貫通南北的京廣鐵路與聯結東西的隴海鐵路猶如兩條暢通的動脈,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縱橫交錯,構成一個巨大的坐標。這一坐標的交叉與中心點,便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之所在。
鄭州位處中州腹心,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鋪展著一望無際的黃淮平原,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素有“雄峙中樞,控禦險要”之稱,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
除京廣鐵路、隴海鐵路外,107國道、310國道及京珠高速公路、汴洛高速公路也穿越鄭州而過,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網絡及通往全國各地的空中航線,使得鄭州市成為全國主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鄭州享有十省通衢之稱,實乃名不虛傳。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鄭州成為全國最大的貨物與人口集散地之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商貿化特征、現代性色彩與大都市素質日漸凸現。無論南來北往的遊人,還是西來東去的客商,隻要稍加留意,便會深深地感受到居於中原腹地的鄭州市躍動著一股昂揚充沛的生命活力,呈現出一派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
鄭州火車站更是萬頭攢動,龐大的人流不分白天黑夜地隨著一輛輛列車的往來奔馳如洶湧的波濤般起伏不已,以車站為中心的餐飲、娛樂、住宿、購物、旅遊等多功能服務網絡輻射開來,使得這一地段顯得尤為繁華。
離火車站約百米之遠,便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基地——銀基商貿城。公元2000年12月9日,因為是星期六,這裏自然要比平常熱鬧喧囂一些。一撥一撥的人群川流不息地湧入銀基商貿城,在攤位與鋪麵留下的狹小空間穿行遊走,吆喝叫賣聲、討價還價聲與各種嘈雜的音響彙為一體。商貿城內雖然摩肩接踵,擁擠不堪,但人們或閑逛或購物,臉上大都露出一副其樂融融的怡然神情,充分享受著人生的樂趣與歡暢。
緊挨銀基商貿城大門右側的一樓大廳,為廣東發展銀行營業部。廣發銀行在鄭州設有支行,共計15個營業網點,銀基商貿城便是其中的一個。這裏也像往日一樣正常營業,雖然沒有旁邊的服裝經營那麼熱熱鬧鬧,但客戶進進出出、絡繹不絕,業務也甚為紅火。
2000年12月9日這一天,銀基商貿城乃至整個鄭州市區,似乎全都籠罩在一片熱鬧繁華、寧靜祥和的氛圍之中,沒有半點跡象顯示一場充滿血腥與邪惡的特大暴力搶劫銀行案即將在此上演。
交通便利之地,流動人口多,魚目混珠,結構成分相當複雜,人們一時難以分辨甄別。正所謂“進有門,隱有所,逃有路”,這些地方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理想”場所。
時光悄然流逝,正一點一滴地逼近那一令鄭州市民難以忘懷的噩夢般時刻!
下午四點四十分鍾左右,誰也沒有注意到四名不法歹徒幽靈般地溜進了廣發銀行營業大廳。
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日子與平常的時刻,可對搶劫銀行的不法歹徒而言,卻是作案的最佳選擇。休假日子,人們自然放鬆了警惕;臨近下午五點,業務員已將一天的營業款項歸攏;歹徒們所覷準的,正是運鈔車將至與銀行職員理好款項的空檔,他們所需要的,就是這一絕妙的時間之差。
直到四名作案分子按事先安排與預演各就各位,其中一名頭戴馬虎帽、手著白線手套、身穿深藍色夾克衫的歹徒走近第三號營業窗口,先比劃著掛炸彈的位置,然後去掉一隻手套,將一枚安有吸盤的自製炸彈粘貼、懸掛在防彈玻璃上,這才引起了人們的警覺。
數名顧客見勢不妙,一股強烈的求生本能促使他們趕緊掉頭就跑,迅速逃離現場。
營業員張娜最先發現險情,恐懼頓時攫住了她的每一根神經,麵對眼前的突發事件,她迅速調整狀態,盡力克服內心的慌亂情緒,冒著生命危險快速兩次按下報警按鈕,外接報警裝置頓時鳴響。隨後,她趕緊彎下腰身,機智地躲到報警器旁的一張營業桌下。
稍後,另一名女營業員也按了一次報警按鈕,一名男營業員跑到點鈔間按了一次報警按鈕。
為了敘述方便,在此我們根據四名歹徒作案的先後順序及重要程度,將他們分別稱作一至四號作案分子。
就在一號作案分子貼附爆炸裝置的同時,穿藍色風衣的二號作案分子緊握一把子彈上膛的五連發彎把獵槍,瞄準大廳內的唯一一名保安,大聲喝令“趴那”,將他一步一步地逼到牆角。麵對窮凶極惡的歹徒與黑森森的槍口,這位手無寸鐵的保安無從反抗,隻得任憑歹徒肆虐。
正在監控室內的另一名值班保安宋少周趕緊操動錄像設備,將旋轉鏡頭不依不饒地對準營業大廳內猖狂作案的四名歹徒。
於是,犯罪分子的整個作案過程清晰而完整地留在了錄像帶上,為河南警方日後破案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從錄像畫麵我們可以看到,四名歹徒全部頭戴滑雪帽,這種禦寒防凍的滑雪帽在河南俗稱馬虎帽,而在江南則被形象地稱為“狗鑽洞”帽,在不影響觀瞻與呼吸的情況下,它可以將整個頭部遮得嚴嚴實實。
鳴響的警鈴並未阻止或延宕歹徒們繼續作案的企圖,對於銀行的監控防範係統及職員的反應,似乎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特別是一號作案分子,更是顯出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他將自製的爆炸裝置貼附在三號窗口旁的防彈玻璃上,攥住右邊的拉火管使勁一拉,爆炸裝置開始冒煙。接著又將左邊的拉火管拉了拉,也許是用力過猛,或是吸盤貼附不牢,炸彈立時往下傾斜。一號作案分子見狀,似乎並不慌亂,而是顯得相當鎮靜地朝上扶了扶,將炸彈掛穩。做完這一切,他才轉過身來,急步躲向一旁。
一號作案分子掉頭離開不遠,就聽得轟然一聲巨響。
碎片四處飛濺,其中一塊猛烈地擊打在牆上的萬年曆掛鍾上,時間在一瞬間仿佛凝固了。
銀行經理助理潘慶喜牢牢地記住了歹徒引爆的罪惡時刻——下午四點四十二分。事後他回憶道:“不錯,四點四十二分,牆上的指針正是停在了這一時刻。”
濃煙立時在營業大廳內彌漫開來,模糊了人們的視線。
防彈玻璃在威力強盛的爆炸中並未完全破碎,隻在著爆點崩出一個小洞,小洞周圍呈出蛛網般細密的裂痕。
麵對堅固的防彈玻璃,歹徒們並未退縮,緊接著采取下一步行動措施。穿深藍色休閑裝的四號作案分子將一把早就準備好的長把鐵錘遞了過來,一號作案分子接在手中,對準炸過的防彈玻璃,狠命地掄了過去。
“砰”、“砰”、“砰”,防彈玻璃在一記又一記鐵錘的猛烈敲擊聲中紋絲不動。
一號作案分子雖然還在一錘接一錘地繼續敲打,但他的左耳已被炸聾,什麼也聽不見了。拚出全身力氣,砸了十好幾下,已經炸開洞口的防彈玻璃依然堅固如初。
隨著炸彈的爆響,銀行外麵早已是人聲鼎沸,一片混亂。二號作案分子與三號作案分子分別手持五連發彎把獵槍及單管獵槍,一邊威逼保安及在場客戶,一邊守候著銀行大門。
門外似乎有人在張望,二號作案分子趕了過去,向上開了一槍,驅趕門外人員。
周遭的混亂分散了一號作案分子的注意力,他一邊揮錘砸向玻璃,一邊透過彌漫的煙霧,不放心地、時不時地向門外張望。於是,砸向防彈玻璃的鐵錘也就離開了既定的位置,由炸開的洞口周圍偏向玻璃邊緣。
麵對堅固的防彈玻璃,一號作案分子的內心深處,多少已有點氣餒,如果再砸個十來下無法砸開的話,他就準備帶頭撤退了。
就防彈玻璃的堅固與硬度而言,如果一號作案分子仍繼續砸向防彈玻璃被炸彈炸崩的洞口,即使再砸二十下、三十下,乃至更多,也難以使洞口擴大到跳入營業室搶劫的可能。然而,世上許多事情往往充滿了偶然與巧合,一號作案分子因注意力分散而偏離目標砸向玻璃邊緣,結果歪打正著,強力爆炸已將鑲嵌著的整塊玻璃炸鬆,僅僅砸了兩下,玻璃便開始晃動。據銀行的現場錄像資料顯示,當他繼續用力,砸到第23下時,隻聽“嘩”的一聲響,整塊防彈玻璃突然向裏掉落,斜落在室內的櫃台上。
防彈玻璃被整塊砸掉,一號作案分子如釋重負地籲了一口氣,不過一瞬,又從二號作案分子手中抓過那支五連發彎把獵槍。
二號作案分子則趕緊從身穿咖啡色棉夾克的三號作案分子手中接過遞來的單管獵槍。
三號、四號作案分子手提自備編織袋,趕緊越過砸開的窗口,跳入營業室內。其中一名罪犯不小心被掉落的防彈玻璃劃了一下,留下了小片血痕。他們各自打開隨身攜帶的藍白相間編織袋,匆匆忙忙地將一遝遝貼著封條的鈔票裝入其中。
一號、二號作案分子在營業大廳內分別持槍巡視予以掩護。
……
突如其來的暴力案件震憾著銀基商貿城的每一個角落!
震耳欲聾的爆響炸碎了日常生活的平靜,長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群眾麵對猝然降臨的血腥殘酷,一瞬間全都嚇呆了。短暫的驚愕過後,人們開始不顧一切地奪路而逃,擁擠推搡著奔向各個出口。
銀基商貿城位於二七區一馬路八號,座東朝西,主樓共有七層,被譽為鄭州商界“龍頭老大”,可內裏攤點、櫃台林立,過道、走廊狹窄,加之閑逛購物的市民一多,一旦出現突發事故,混亂程度可想而知。許多攤點被擠翻,櫃台被擠垮,貨物扔得滿地都是。不少人擠掉了鞋子,撕破了衣服,有人被擠倒了壓在底下無法動彈,發出陣陣呻吟、哭喊與尖叫。人們誰也顧不了誰,隻顧各自奔竄逃命。慌亂中難以出現有力的組織者引導人們疏散,即使有,恐怕也少有人自覺地遵守服從,隻能是一片無法克製的混亂。
最先接警並采取行動的是離現場最近的銀基商貿城保衛處,值班人員聞風而動,趕緊奔向出事地點。
跑在最前麵的是三十一歲的保衛處副處長常玉傑,他不顧一切地衝向廣發銀行營業廳大門,一邊跑一邊掏出對講機聯係。
一號作案分子握著五連發彎把獵槍在營業大廳內緊張地監視著周圍的一切,突然發現身穿製服,直奔營業大廳而來的保衛幹部常玉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煙霧迷蒙了他的目光,急切中難以辨清常玉傑的身份,那握在手中的對講機被他看成了一支手槍。一號作案分子舉起獵槍,稍作瞄準,狠命地扣動扳機。
一束紅光閃過,常玉傑應聲倒地。
獵槍霰彈呈扇形擊中了他的脖頸及胸腔,一片蜂窩狀的彈孔令人慘不忍睹。鮮血從無數彈孔汩汩流出,很快染紅了銀行大門前的水泥地麵。
銀基商貿城的另一名保衛幹部張福鬆緊隨其後,常玉傑倒地後,他便成了歹徒襲擊的首要目標。
“砰”地一聲響,又一發霰彈射了過來。張福鬆本能地往身旁的柱子後躲去,子彈擦肩而過,身體安然無恙,可西服上衣左胸處,仍被散逸的火藥射穿一個大大的窟窿。
鄭州市公安局“110”接到報警後,立即向巡邏民警下達指令。
兩名在附近值勤的巡警當時正在處理一起打架鬥毆事件,接警後他們一人騎著摩托、一人跑步前行,匆匆趕到銀基商貿城,到達北門後方知出事地點位於西門。等他們轉到西門時,與正準備向外撤退的歹徒碰了個正著。
雙方頓時展開了一陣激烈的槍戰。
然而,巡警佩帶的“六四”式手槍無論其射程,還是火力都不及歹徒手中的五連發唧筒式獵槍,加之未帶備用彈夾,槍中子彈一射空,也就隻有等待增援了。
槍戰很快結束,雙方都沒有出現傷亡。
歹徒逃離現場前,又在銀行門口扔出一枚爆炸裝置。
“轟隆”一聲巨響,水泥地麵炸出一個坑窪,彈片、水泥迸射開來,打得周圍的牆壁、玻璃“乒乒”作響,一旁的空調主機也擊出了無數凹痕。
這枚自製炸彈不僅威力強大,裏麵還放有辣椒麵、胡椒粉、芥末等物質,嗆人的氣味彌漫開來,可達到催淚及驅散人群的目的。
炸彈響後,歹徒們開始撤離了。
“走,快走!”仍是一號作案分子打頭,他一邊往槍膛裏裝子彈,一邊低沉而威嚴地招呼著同夥。端著獵槍衝出大門,他緊張地掃視了一下四周,見沒有什麼異常與危險,將五連發彎把獵槍朝腋下一夾,往左邊拐入銀基商貿城內。
二號作案分子如法炮製,也將單管獵槍往懷裏一塞,緊跟一號而行。
銀行營業部正門麵臨商貿城的門廳廣場,廣場前是寬敞的一馬路,他們沒有沿一馬路或是穿越一馬路向對麵奔竄,而是拐一個彎,往人多的地方跑。突然拐彎可以甩掉直接目擊者,人多雜亂便於逃遁。歹徒思維超常,出人意料之外,顯然這是他們早就策劃好了的逃跑路線與應對之策。
三號、四號作案分子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裏,便動作麻利地將兩個編織袋塞得鼓鼓囊囊。他們跳下窗口,動作稍稍遲緩了一下,一、二號作案分子就已逃出大廳。於是,他們便想走一條捷徑。廣發銀行不僅與旁邊的銀基商貿城毗鄰,它們之間還有一道黑褐色的網狀卷閘門直接相通。也就是說,廣發銀行有兩道大門,正門往前通向外麵的大街,另一道在大廳左側中部與服裝批發基地相連。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那幾天這道相通的大門一直鎖著,但透過玻璃及網狀卷閘門的菱形空間,兩邊仍可清晰相望。三號作案分子一手拎包,一手使勁地去拉門把。卷閘門鎖得相當牢固,拉了兩下沒有拉動;四號作案分子也跟著下意識地拉了一下,自然是無法拉開。於是,三號、四號作案分子隻好放棄此門,沿一號、二號作案分子的逃跑路線慌慌張張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