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序
這本書,最早寫成於1993年。此前3年,我在中央電視台作了一個20集的《幽默漫談》節目。書稿是應某出版商的要求,在“漫談”腳本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稿子都排印成清樣了,出版商卻失約了,稿子就冷凍在家裏了,直到4年後才獲得出版機會。最初的印數少得可憐,隻有1500本。10多年過去了,我的幽默學的研究,雖然核心觀念沒有多大變化,但在範疇的係統和具體論述方麵有了不少的進展,可這本書卻絕版了。不少讀者對本書情有獨鍾,時時來信詢問。兩年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的王玉榮女士,慧眼識珠,主動提出出修訂版。這自然可以說是天賜良機,但我卻不想匆促付印。盡管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合同期限早已超過,向來以快手著稱的我,對本書的修改、補充時間前後卻長達兩年。這兩年的工作,主要是補充和刪節。補充了一些資料,重點是一些學術上的理論根據;刪去了一些資料,主要是一些陳舊的漫畫和一些不夠精練的語言。本來我的雄心很大,曾經設想將學術材料作更加嚴密的疏理,但後來發現在這樣一本要兼顧通俗和學術兩個方麵的書中,過多的學術性內容並不明智。好在在幽默的學術性建構方麵,我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如在《文學評論》上發表的《論幽默邏輯的二重錯位律》和在《文藝理論研究》上發表的《論幽默邏輯》。我決定不再大動幹戈,而是把這兩篇論文附錄於全書最後。這兩篇論文,後者更能代表我的學術追求,它還曾經被《新華文摘》轉載。此外,我還出版過《幽默基本原理》一書,書後有古今中外大師們關於幽默的論述,加以引用,不再使很複雜,甚至免不了繁複的注解占據可貴的篇幅,從而保持了本書靈動親切的論述風格。當然,立意的反複,使我在時間上付出了代價,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的耐心是驚人的,不能不令人感慨係之。
回想起來,我闖入幽默領域,實在有些偶然,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
那是1990年初,我的兩個學生拿來了一個出版社的選題,叫做“幽默五十法”,請我寫一本書。他們說,有好幾個人都在爭取,但編輯部認為,其他人談吐不夠幽默,隻有我適合這項工作。一方麵,很高興自己被公認為是富於幽默感的人,能在幽默這樣一個重要領域裏施展一下,畢竟是三生有幸;另一方麵,又惱火幽默哪有什麼“五十法”,把幽默的方法人為排列成幾十條,這本身就無異於是對幽默的諷刺。但我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並把書名改為《幽默談吐的自我訓練》。當時我正在等待去德國的簽證,起碼要兩個月。反正也是閑著,就抓了一些書來看,把我平時的一些心得和實際體驗係統整理了一下,臨行之前居然完成了。
令人遺憾的是書名在出版時竟然變成了《幽默答辯五十法》。真是煞風景,根本就文不對題,在我那本書裏,壓根兒就沒有什麼“答辯”的影子。因為以我看來,答辯,無論是詭辯還是雄辯,與幽默都不屬於同一範疇,是兩路功夫。答辯講究的是邏輯,傳達的是理性;而幽默卻是通過超越邏輯,傳達情感。雄辯與詭辯追求的是說服、逼服,甚至是壓服,而幽默是要把我的進攻變成你的享受。但是書已印成,隻能徒歎奈何。
聊以自慰的是進入市場後,也許由於本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相當的結合,頗受歡迎,居然在兩三年內印了30多萬冊(還不包括書商的盜印)。香港和台灣的出版商是很敏感的,他們得到了我的授權,以驚人的速度出版了繁體字版。一位中央電視台社教部負責人出差到香港時看到了我的書,很感興趣,回來就找到我,並邀請我到他們那裏去製作了一套《幽默漫談》的節目。
寫那本“五十法”的時候,有些在我看來頗有學術價值的觀點,並沒有寫進去。兩年後,我才把這些觀點概括為“邏輯錯位”,並寫成學術論文發表在《文藝理論研究》上。但在當時,我覺得把這麼重要的學術創見寫到“五十法”這類的小冊子中去是很可惜的。中央電視台有關部門的領導動員我把它編進腳本中去,我自然同意。這樣,一來我可以乘機把荒謬的“五十法”那個愚蠢的平行羅列結構,改成具有嚴謹層次和係統的結構;二來也可以把我在幽默研究中最重要的心得、最核心的理論較為嚴整地借中央電視台展示一下。
我的核心觀點是:幽默不同於通常的理性思維的一元邏輯,它是一種二重複合邏輯;有時以錯位(或篡位)的形式出現,有時以平行反襯的形式出現。
最初,中央台是讓我一個人講。但是,我沒有信心單獨講到底,就找了一個主持人做我的搭檔。我非常認真地把我的二重邏輯錯位理論滲透在原本就很受歡迎的操作性之中,以對話的形式分成語義、價值、邏輯三個層次的錯位加以闡述。在我看來,這應是我第一階段幽默研究的總結。節目在央視還沒播完,我就到美國一所大學的英語係講授中國現代新詩去了。美國也許是世界上幽默的超級大國,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幽默有如布帛菽粟須臾不可或缺,而且在他們視為極其嚴肅的政治生活中,包括總統競選、議員辯論都常以幽默爭取人心。至於美國大學圖書館有關幽默的理論著作以及係統資料之豐富,使我瞠目。不論到哪個大學圖書館,把電腦一按,幽默理論著作目錄都能占據好幾個頁麵。這時我才發現,我國圖書市場流行的那些分類合編的幽默故事,原來都是從美國一些末流小冊子中轉手倒賣來的。倒賣的方式很原始,常常是一個人匆匆忙忙地譯了一些,另一些人譯了其他一些,於是就像打撲克洗牌似的,把這些故事洗來洗去,居然在三四年中洗出了不下100本的幽默故事。其中最可笑的是某大學出版社的一本《幽默術》,居然把大量與幽默毫無瓜葛的議論都包括了進去。即使在一本非常嚴肅的叫做《世界幽默藝術博覽》的書中,居然也有一些根本與幽默無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