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茅山道士?管他的,去幫忙嘍!(1 / 2)

正文 第三章 茅山道士?管他的,去幫忙嘍!

第三章高手

(牙疼~吃不了飯~誰有止疼藥?賣我一箱吧...)

上官雲這會才看出來,這三個人分別是一男兩女。

有點奇怪……

怎麼有一個女孩紮的是羊角辮,穿的是粉紅色連衣裙,兩隻水靈的大眼睛眼淚汪汪的盯著那個所謂的“魃”。

暈~

看上去才十一二歲的模樣嘛,這是什麼熱鬧,還要來湊一湊?也不怕死?

天,這是什麼世道啊,倆大人在打僵屍,一小孩在旁邊眼淚汪汪的看熱鬧,可是為什麼僵屍不會吃掉她呢?

“嗯,這是一個非常深沉而嚴肅的問題。”上官雲想。

上官雲有把視線投向了另外兩人。

更奇怪了。

男的身穿青灰色道士長袍,拿著傳說中的桃木劍和銅鏡,嘴裏還叼著一疊紙符。

女的也好不到哪裏去,但衣服總算是正常了一點,穿著一身休閑服,左手不停的朝那個僵屍撒染了朱砂的糯米,右手夾了一張符籙,嘴裏念念有詞。

茅山/嶗山道士?

這是上官雲腦袋裏冒出的第一個詞條。

“喔,茅山道士呢!”愣了一會兒,白辰在鏡子裏大叫。

“道士不是應該在某一座大山的道觀裏老老實實煉丹修煉嗎?怎麼肯跑到這兒來抓這個什麼來著?”

“是魃!”

“對對對,魃,魃。”上官雲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說。

“嘖嘖嘖,這就暴露了你不學無術的真麵目了,你怎麼知道道士就一定要躲在道觀裏?你怎麼知道道士就應該煉丹修煉?誰告訴你的?”

“我感覺這就是道士應該做的事嘛。”

“我告訴你,茅山宗前身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繼承了楊羲、許謐所傳的上清經,悉心編纂了專門記述著上清派早期的教義、方術,以及曆史的《登真隱訣》等兩百餘卷道經,在此弘揚上清經法。後又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後人因以茅山為祖庭,才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以後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

茅山宗主要傳承了《上清大洞真經》,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也有煉丹,宗師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於煉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經服食過他的丹藥。宋朝至明朝時期茅山宗與各派所融合,不複存在。

時至今日,偶爾出現的所謂茅山法門多見於附道外道的民間巫術。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聞於世的。

鬼神之說在世間由來已久,近代更有諸多例證表明其並非無稽之談。道家的方術有法、術兩種,其中道術中的符、咒、靈圖、降妖、攝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終卻是要借此達到修行的目的,而絕非是以降妖捉鬼為已任。

自清以後,近代科學的興起,更是讓道家的發展走上了絕境。道門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淪,以至真正的道士越來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們卻越發的猖獗起來。門人不思進取,整天裏隻知裝神弄鬼的騙人錢財,直把個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麵目全非、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