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大伯……”jane顯然不相信這個說法,她據理力爭:“這個琉璃璧難道不是從大佛體內找到的嗎!”
“這確實奇怪。”提到這個,輪回一臉迷惑,按理說,去年用了那麼先進的雷達,整體掃描大佛居然都沒發現,這可真怪了。
“無論如何。”老人避開這個沒有意義的爭辯,接著說:“至少我們知道,千百年來,被佛寶傳說所誘惑的無數尋寶者以及學者,反複的搜尋著淩雲山任何角落,卻都沒有找到想找的東西,漢代崖墓倒是發現了不少,哈哈。隨著大佛胸口空無一物的藏髒洞的被發現,人們認為,存於天宮的寶藏,已經同大像閣一起毀於一場兵火;或者,佛寶傳說是編造的故事,那個宏偉的地宮根本就是虛構的。”
“天宮,天宮不是神話中的世界麼?”jane有些疑惑,實際上她在陳爺之前的講述中就注意到了這個詞語。
“……這個,輪娃兒你來解釋一下。”老人將皮球踢給輪回。
“呃~~我們說的這個天宮,並不是那個被孫悟空大鬧過的玉皇大帝天上宮殿,而是佛塔的一部分。古印度將塔稱作‘窣堵波’(梵文Stpa),中國古代稱之為‘浮屠’、‘浮圖’。它是一種覆缽形建築,由台座、覆缽、寶匣、相輪組成。塔頂的刹是用來瘞埋佛骨舍利的地方。中國化的佛塔,通常由地宮、塔基、塔身、刹組成。中國的塔刹和印度的塔刹不同,它是佛界的象征。塔刹位於古塔的最高處,俗稱塔頂,是全塔最為崇高的部分。從結構上說,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上麵裝飾有各種寶,比如盤長或者寶瓶什麼的,由刹座、刹身、刹頂和刹杆組成。這種塔上塔的造型,使塔顯得更加高插雲天,雄偉挺拔。刹座位於塔身之上,上承塔刹,一般為須彌座形、仰蓮瓣形、忍冬花葉形或素平台座,有的刹座內還設有刹穴。而所謂的天宮就是刹穴,是收藏寶物的地方,比如什麼舍利、佛像、佛經或者其他供品。與天宮對應,地宮是地下埋藏寶物的洞穴或者密室;天宮與地宮之間的空間——塔身被稱做天地宮。按照唐代佛教建築的慣例,大像閣多半應該是有天宮的。”
“可惜,宋元之際的公元1274年冬,忽必烈下令進攻南宋四川的據點嘉定,攻打九頂山也就是大佛所在的淩雲山,戰鬥異常激烈,攻守雙方打得痛不欲生。戰鬥中,一場大火燒了大像閣整整三天三夜,火苗子串起百丈高,喲哇~~餓滴神~~夜晚的三江彙合處都被映得血紅,嚇人的很!大佛的金身就此褪盡,天宮及寶物肯定也燒成渣渣了。”後半段加油添醋配合誇張手勢和表情的描述,非常有感染力,仿佛他親眼目睹那地獄般的景象,不過這確實是比較符合史實的推論。
“……你娃倒會講哈,整得有聲有色,你太有才了~~~”陳爺忍不住誇獎他一番。
“有學者認為,大像閣沒有了,佛寶可能真的一起被燒毀;或者在更早的唐武宗滅佛時期就已灰飛煙滅……但我個人更相信,寶物一直安全的存放在地宮,現在依然在那裏。”陳爺的話令jane暈頭轉向。
“等等……剛不是說沒有地宮嗎?”jane驚問。
“不錯,大佛體內及腳下乃至整座淩雲山都確實沒有地宮。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佛寶地宮另有風水寶地。”老人語氣肯定,不容質疑,這是一個佛寶研究權威的聲音。
佛寶地宮不在淩雲山?!這話的意思……難道,他已經知道地宮的具體位置?
jane和輪回都怔住了,期待著老頭子趕快揭開謎底。
http://www.cmfu.com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