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三、有蓮有詩才精神(3 / 3)

等劉掌櫃念完了,大家才笑了起來。錢爺因忌恨剛才劉掌櫃為難自己,因此首先出頭挑刺。他說:“我們念的是詩詞,你卻倒好,把山歌弄出來了。你弄山歌也不要緊,可是你得唱啊。山歌是唱的,又不是念的。”

劉掌櫃說:“我這破鑼嗓子,怎麼能唱歌?”

錢爺說:“你平時笑起來那麼響亮,還說嗓子不好?”

劉掌櫃說道:“我文縐縐的詞兒不會,酸溜溜的歌兒也唱不出,不如認罰。不就是五杯酒嗎?這美人繡鞋托著的酒,平時想喝還喝不到呢。”說罷,一鼓作氣,喝掉了五杯酒。

吳氏心中暗想,這劉掌櫃分明撒謊。她記得這劉掌櫃細聲細氣給自己唱過那首《佳人房內纏金蓮》的山歌俚曲。當時自己還曾經笑過,問劉掌櫃笑起來這麼豪放,唱起歌來卻細聲細氣……不過,今天吳氏並沒有當場點破。

最後輪到劉成了。劉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金蓮迷,與金蓮相關的東西,收藏了許多。金蓮詩詞,自然也知道不少。他說:“其實描寫金蓮的詩詞,有許多還出自大家手筆呢。比如北宋蘇東坡的《菩薩蠻》:

塗香莫惜蓮承步,

長愁羅襪淩波去,

隻見舞回風,

都無行處蹤。

偷立宮樣穩,

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

須從掌上看。’

唐伯虎的《掛歌》:

第一嬌娃,金蓮最佳。

看鳳頭一對堪誇,

新荷脫瓣月生芽,

尖瘦纖柔滿麵花,

覺別後,不見她,

雙鳧何日再交加。

腰邊摟,肩上架,

背兒擎住手兒拿。’

明朝馮夢龍的《沁園春。美人足》:

錦束溫香,羅藏暖玉,行來欲仙。

偏簾櫳小立,風吹倒退;

池塘淡佇,胎點輕彈。

芳徑無聲,纖塵不動,

蕩漾湘裙一彎。

秋千罷,將跟兒慢拽,笑倚郎肩。

登樓更怕春寒,

好愛惜相偎把握間。

想嬌憨欲睡,重纏繡帶,

蒙騰未起,半落紅蓮。

筍印留痕,淩波助態,

款款低回蜜意傳。

描新樣,似寒梅瘦影,掩影窗前。’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繡鞋詩》:

尖尖曲曲,緊把紅綃蹙。

朵朵金蓮奪目,

襯出雙鉤紅玉。

華堂春睡深沉,

拈來綰動春心,

早被六丁收拾,

蘆花明月難尋。’

明朝詩人徐秉衡也有《繡鞋詩》:‘

幾日深閨繡得成,

著來便覺可人情。

一彎暖玉淩波小,

兩瓣秋蓮落地輕。

男陌踏青春有跡,

西廂立月夜無聲。

看花又濕蒼苔露,

曬向窗前趁晚情。’

當朝詩人張邵詠又有《繡鞋詩》:

樣減銷金軟勝綿,

家牙斜坐試將眠。

纖纖縫就雲分瓣,

窄窄兜來月上弦。

未怯春風吹彩鳳,

隻愁夜雨濕紅蓮。

玉郎瞥見心先碎,

索傍銀燈掌上憐。’”

劉成娓娓道來,如數家珍,直把個吳氏聽呆了。雖然他以前也曾和朱循禮喝著茶侃侃而談,有時候甚至能聊到天明。但那時候吳氏並沒有專心聽他們聊些什麼。而且,由於劉成舉止輕浮,當時還挺反感他的。今天的吳氏境遇已與往日不同,看人的觀點自然也發生了變化。這時候她再看劉成,覺得這個男人其實還挺可愛的……

劉成一連串念了這麼些詩詞,自然博得了大家的掌聲,唯有絡腮胡子劉掌櫃不幹了。他說:“劉成,該罰你酒。”

劉成問道:“大家都說好,為什麼你偏要罰我?”

劉掌櫃說:“大家事先說好了每人兩首詩詞,你倒好,顯擺了這麼一大堆,是不是應該罰啊?”

劉成今天在吳氏麵前露了臉,吳氏那傾慕的神色讓他看在眼裏了。因此他心中高興,也不計較,爽快地連幹了五大杯。

朱慶站起來說:“今天咱們喝得高興,我忽然有個奇妙的想法。”

眾人的眼光都盯在他臉上,問道:“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