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生 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一切似乎都已經準備就緒了,彭全笑了起來,他在想也許再過幾天等文言那邊的事情完全解決後,那麼空軍就該轉場過去了。而現在的飛行中隊也因為保密的需要早就從那個巨大的山洞中轉移了出來,因為現在根據地已經擴大到了整個黑龍江省,而且吉林的一些邊沿地方也已經成為了複國軍的活動區域。而至於說到內蒙古,因為日軍在整個內蒙古的兵力部署就不是很強,所以整個第三軍在內蒙古境內如在無人之境一般,每天的戰鬥要比來之前少了很多,而且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對於此,有人曾提議將第三軍調出內蒙古,放到其他方向上去,但是劉興沒有同意這麼做,而且不但沒有減少對第三軍的物資供給,反而還加強了對第三軍的物資供給,並且將整個第三軍整體改編為一個正機械化軍,並且根據其情況補充了一定的信息化裝備,這讓整個第三軍的部隊整體作戰實力立刻獲得了飛躍般的提升。對於此,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第三軍的現任代理軍長高健和政委李波都不清楚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以前的第三軍物資供給總是最後一個,而且時不時的還會被其他部隊給擠占去,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第三軍的物資供應每次都是派在了第一名,而且是優先供應,許多新解封的裝備都是讓第三軍先裝備。不過第三軍的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對於此,感觸特別的深。所以在接到總部的新裝備後,總是在總部軍官的指導下很快就掌握了裝備的操作性,並且在許可的範圍內,很快就讓新裝備產生出戰鬥力來,這樣的情況讓劉興和彭全感到甚是驚訝,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第三軍產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但是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這一切和葛文軒這家夥的調教是肯定分不開的。
而對於這樣一支部隊的使用,很多人都產生了很多的想法。這其中就包括高健和李波兩人在部隊的整訓完成百分之八十的時候就提出過要開赴東北的主戰場執行對敵作戰任務。但是這份報告在送到劉興的手裏後,劉興很快就做出了批複:繼續整訓,原地待命。對於這樣的批複第三軍的代理軍長兼參謀長高健似乎有些想不通,也專門為這個事情找過劉興和彭全,但是無論是在劉興的辦公室還是在彭全的作戰室高健似乎都沒有受到什麼好的待遇,而這一切讓高健或者是李波都顯得很不解,這其中包括很多人對於將這樣一支部隊放在那基本上已經趨於平靜的內蒙古似乎是個擺設,而也正時因為第三軍的整訓完成,部隊的戰鬥力也獲得了飛速的提升,部隊的裝備百分之八十的全裝甲化裝備,全軍唯一一套可以在軍指揮部內調動任何一個連,甚至到班的指揮係統也被裝備到了第三軍。而這些讓所有的軍級指揮官都看著有些眼熱了。他們很多人都想調過去指揮第三軍,或者將第三軍直接劃到自己的指揮建製下,但是這一切努力到了最後就都是一場徒勞的表演罷了。而至於為什麼將整個第三軍一直擺在那裏,這讓很多人的心裏似乎都有些想不通。而這個謎直到全國解放後,在部署對蘇作戰的安排上,劉興這才將謎底揭開。
如果說劉興和彭全正在為部隊的行動而感覺頭大的話,那麼現在已經是黑龍江省軍管會主席的徐富聰則真正應該說是頭疼了。因為自從第一次最高會議上確定地方上的政務將由他和他的政治部人員來接手的時候,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因為在他看來,自己以前雖然沒有和地方上的人員打交道。但是那完全是為了工作,而且現在要自己去組織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管理係統,這對他徐富聰來說等於是趕鴨子上架了。但是既然是大家共同決定的,那自己也就不再好說什麼了。於是在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後,自己終於在部分原十三軍政治部的官兵基礎上組建起了複國軍的軍管會。而且在部隊打下明水後,整個係統便很快開始進入到正規的工作中了。
起先隻有一個縣,所以需要做的事情也並不多,需要處理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所以那時的徐富聰也許是最高五人中最閑的一個了,而他自己也十分自覺的一有時間就去總指揮部幫忙,或是出點主意,或是和劉興、彭全就部隊行動上的事情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提供一些建議。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複國軍所收複的地方越來越大。徐富聰要處理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而且在借鑒了後世的經驗時,組建了地方部隊,並且將以前屬於情報部所管轄的城市治安權劃分到了軍管會手裏,很快徐富聰就依托著部分軍人加上一些地方上老的警察建立起了一支屬於複國軍掌控警察隊伍,而情報部的許冰海也在人員相對比較緊張的時候,仍然抽調了部分人員到了公安部,以此加強了對於地方上的管理,而許冰海也將一般的特務案件的調查和執行權利移交給了徐富聰。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促進了地方部隊和公安隊伍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