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當年若是能忍一時之民傷,趁勢統一淮北,也許不是今天這個局麵?趙卿家,夏國可以在他國征糧征兵,而我華國卻行不通,相必你也清楚這個原因!”
趙詩禮心中大悔,跪下號哭道:“臣眼光短淺,不明陛下當年遠見,以致暗地裏給虎豹二帥出了許多急功近利的亂謀,造成今天這個局麵,臣萬死不足以謝罪,臣早年心中也隱隱猜到會招致今天這個局麵,心中無時不在想破解之法,經臣數年苦思,集各國近百年治民將兵之精華,已想出一定鼎奇策,如陛下依臣之策,定可在數年之內大定天下。”
玉帝心中大振,興奮的站了起來:“趙卿家請起來說話,前事都是無心之過,朕不怪任何人,你如有定鼎雄策,可速與朕道來。”
趙詩禮道:“民憤雖可怕,然民心俱畏死,不到必死之絕境,不會真正舍得與我性命相搏,我可利用民心畏懼心理,給之生路,以死相脅。臣的對策如下。
一、詔告天下,凡與我華國為敵者,我必滅其國,亡其族,絕其宗,凡與我華國為善者,我必保其富貴,旺其世族,封其宗親。
二、我軍用漸步推進,步步為營之策,今後每占一地,必立我國之新政,新政是:登記其戶頭,以五戶為一鄰,以五鄰為一裏,實行鄰裏互保,家族連座,一人謀反,誅連九族,鄰裏罰沒為奴。抽其糧,征其丁,凡有兵丁逃跑者,罪其家屬,罰其鄰裏。鄰裏若及時舉報,無罪反厚賞。亂世必用重威,愚民在此雷霆重威之下,無不俱伏,必死心替我賣命,而所奪之精壯,亦必為家屬所縛,戰無逃卒,有必死之決心,必為我勇猛之精兵也。
三、凡我所攻之地,戰前對敵發出受降令,明定其期限,嚴警其後果,超過期限,破城後縱軍屠城一日,所得之財帛女子均為將士私產,這樣一來,所遇之敵大多會望風而降,縱有不降者,也可為我軍大漲士氣和殺心。如此以來,我軍將越戰越勇,敵國會越戰越膽寒,最後必可橫掃天下,威服萬民。
陛下,戰無善戰,爭無善爭,慈不掌政,仁不掌兵,願陛下早下決心,一統天下。”趙詩禮伏地久久不起。
黃飛虎和申公豹二人也於這幾日被玉帝緊急召回了京都,此時正跪伏在大殿上,此二人一同上前跪行道:“臣二人也都讚同趙丞相雄謀,願為陛下早日出征,戴罪立功,橫掃天下、一統九州。”
玉帝遲疑不定,出聲向倉頡問道:“倉卿家最有遠見卓識,你認為趙卿家之策可行嗎?”
倉頡上前一步道:“陛下,重症必須用猛藥,若我華國用趙相之謀,臣敢擔保,十年之內定可安定天下,至於以後,就不是臣所能預測了。但陛下請聽臣一言,靠人不如靠己,權爭之下,並無私親,前南湘可以為鑒,願陛下早下決心,操勝算於自身!”
“倉丞相最後的幾句話好奇怪?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陛下早就布下了奇招?看來應該是這樣了。”眾臣漸漸的定下心來,不像剛才那麼慌亂了。
玉帝想了一會兒,對眾臣說道:“趙卿家之謀,平定天下不是問題,朕隻是尚算不清後勢如何,容朕再細思二日,後天再給眾卿家答複吧!趙卿家隨朕去偏殿議事,其他卿家退朝吧!”
※※※
“趙卿家,朕之所以遲遲不作決定實是因朕早就看出這策的後勢,你可知,如朕若依卿家之策行事,平定天下不是問題,但遲則三四代,早則二代之內,你我之子孫將死無葬身之地,連你我同族之人,亦將被趕盡殺絕,你可悟否!!”玉帝在偏殿對趙詩禮大聲說道。(後世之秦朝用類似之法,果平定天下後二代而亡,整個皇族亦被亂民屠戮一空)
趙詩禮大驚,細思了一會,慢慢全身都冒出了冷汗,急忙對玉帝說道:“臣死罪,差點致陛下於萬劫不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