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楊戩自請兵 通天唱道情
“真是一個奇人,這個方法也頗有道理,隻是如此一來,雖短時確實能速長神識,最後卻會因神智越來越渾沌,心性越來越迷糊,離明悟自身根源之道完全是南轅北轍,最後隻能是受激過度,神智不清,凶殘暴虐,成為天地間一大禍害!除非有意念至韌至剛之人,在生不如死中仍能神智清醒,憑此成就大道,隻是世上恐怕找不出這樣的人。”孫轅鄭重地對楊戩說道:“此功法雖妙,但是完全違背人性,有傷天和,練下去最後也隻能是狂性大發,為禍人間,你千萬不可再煉下去!今年中秋鴻鈞道長會在天極道門向全天下生靈傳法,你不如和我們一道,同去受傳正道,以成正果!”
楊戩說道:“現天下大亂,正需有識之士奮勇而起、投效明主,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怎可避入深山,不問世事。我雖不才,當年卻也曾熟讀兵書,現今雖長時神智不清,但清醒時卻也曾想方設法,了解世情。我觀現今天下、雖看似混沌不清,卻越來越有統一之跡象。”
孫轅奇道:“依你看天下統一之跡象在哪裏?”
楊戩說道:“近來夏國的方略甚為奇偉,不惜以得勝之國為求盟於南越而隔讓國土,看似怯弱,卻以一名存實亡的傀儡之國堵住了華國南渡的大道,讓夏國不但無亡國之憂,反而可放開手腳,大幹一番。我猜李靖是想不出這個法子來的,定是那個被神化的皇太孫所為。如果他真有聖仁皇帝說得那麼神奇,我猜他肯定會趁機密遣李靖率大軍進占川渝,揮師西、北,對華國形成三麵合圍,搶占一統天下的先機。”
無雙國士!!
孫轅心中翻起滔天大浪:“我正恐此次進兵隻李靖一個名將,難以應付規模這麼龐大的謀劃,想不到老天竟無意中又給我送來一個絕世將才!!”孫轅心潮澎湃,豪情大漲。楊戩隻覺一股衝天的氣勢迎麵而來,本能的後退了一步,以避其鋒芒。
孫轅一愣,清醒過來:“得先摸清他的來曆,不要空歡喜一場。”於是出聲問道:“楊兄是何方人氏,家中親屬還有何人,可否告之小弟?”
楊戩答道:“我是京都人士、當今華國玉帝就是我親舅舅。”
啊!眾人一陣驚呼,隻有孫轅麵不改色,平靜如常:“果真是世有不測風雲,看來這統一天下的大業,不會是我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原來我們白白辛苦一場,卻救了一隻敵國的猛老虎,給自己立了一個大對頭!”哪吒眼冒凶光。
孫轅淡淡的對楊戩說道:“小弟數人還有它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辭!”轉身扯住哪吒低聲道:“大丈立於天地間應行事光明磊落,他日若真在戰場拚殺,自可無所不用其極以求消滅對手,現今敵我未分,豈可為除後患而妄殺無辜,我們走吧!”
楊戩卻上前一步跪下道:“草民願為殿下率大軍進占川渝、掃蕩西、北,踏平京都,統一天下!”
孫轅停了下來:“他怎麼知道我是夏國的皇太孫,定是哪吒剛才的殺氣讓他猜出了我們的身份。”孫轅問道:“這是為何?”
楊戩答道:“玉帝雖是我舅父,然華國卻是我仇國,我娘雖是神武皇帝的女兒,卻因是私生的,雖極受寵愛,卻最終無公主之名份,後來下嫁給神武皇帝最受龐幸的臣子、也就是我爹楊盛。因二王子不求上進,神武皇帝於是命我爹為王師,教導二王子,後來二王子謀逆事敗,丞相趙詩禮不問原由,將凡是與二王子有牽連的官員百姓全部抄家滅族,趕盡殺絕,不但殺了我爹,連我娘親也沒放過,當時一個忠仆正帶我出城在外玩耍,見城中亂起,知有變故,帶我向淮南逃去,途中我那忠仆被追兵所殺,我亦頭部受重創,留下隱患。當時一長者路過,殺退追兵,將我帶至此地,從此我就孤苦零,和一流浪狗相依為命,不覺間己有一十七年。
然我欲為殿下效命,卻也不全是因仇恨。我在這麼多年的流浪生涯中、深知百姓受戰亂之苦楚,心中無時不在期盼天下能長久太平。我苦思之下意識到、這天下隻有統為一國才會有真正長久太平的希望,在此想法下、我心中的仇恨已慢慢淡去,若華國真能有統一天下的氣象,我倒也再沒什麼其它的打算,隻是我舅玉帝雖懷絕世才智,卻無決絕之雄心、屢失良機,徒為天下增添禍亂。今我一時衝動,在殿下跟前說出自己的猜測。見殿下心神俱震,知是英雄所見略同,識殿下必為不凡之人,當時便已猜出殿下身份,故用言語相試。剛才殿下與哪吒之言語,雖極為細弱,然殿下不知我額頭正中這隻怪眼不但視覺超常、連聽覺亦超常。我已知殿下不是陰毒好殺之君,故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殿下差遣,望殿下不要因我一介草民而輕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