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傳眾鬼魂《養魂壯魄訣》,練此訣吸天地之靈氣轉化為魂魄之命元,可凝魂固魄,養氣修心,使眾鬼魂不再有因命元耗盡而魂飛魄散之憂。隻是雖此訣易於領悟,然所吸靈氣幅度有限,僅用於自身保命養元。如此一來,隻要天地之間靈氣不消,眾鬼魂就可真正與天地齊壽,保神識永存。
第三日,傳眾鬼魂《役物惑神訣》,練此訣可用魂識感應周身事物之特性,用魂識思波共振原理,控製周身事物為己所用。此法小成之後可使空氣振動發出強弱不同的旋風,可用空氣振動來控製死物,對敵發動物理攻擊,還可用魂識控製生靈中魂識弱小者,使其精神失控後按自己的意願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舉動,此法後無意中流傳至民間,造成許多禍世之惡鬼,以至後來世人對鬼界頗有微詞,鬼界無奈之下求助於道教,以致於後世出現了許多以捉鬼為主業的道教分支,產生了許多靠捉鬼謀生的遊方道士。
第四日,傳眾鬼魂《亡魂感應訣》,練成之後,方圓十裏之內,隻要有亡魂出現,魂識便能立即感應到其強弱,方位,專為鬼差索魂而用。孫轅並於當日,煉化此山中一巨大玉石,交付於閻羅王,此石詳細劃分天下各區哉,利用吸收腦波幅射原理,專門搜索新生亡魂之方位和即將新生高級生靈之胎氣,使冥界能及時按地方派出鬼差,不使亡魂遺落人間,並能及時由輪回司按新生生靈之方位,施輪回大法,把符合條件,等候輪回之新魂送去與新生高級生靈魂體合一,從此開始,隨著新魂越來越多,二三百年之後,新生之高級生靈一出世便俱有完整的魂魄,後世之人再也不用修煉魂魄,於是魂魄修習大法漸漸失傳。此玉石搜索範圍可遍及整個天下,隻是若新生亡魂的魂魄若是過於強大,超出了感應範圍,鬼界便認為其已得天道,超出輪回,不再理會,任其遊蕩人間。於是後世漸漸出現了許多禍亂人間的惡鬼,其中也有天份較高者,修成了真神。
閻羅王請孫轅為此石命名,孫轅想了一下,說道:“此石外形象一本書,且其功能專為查世間之生死,就叫生死簿吧!”後人不知幽冥鬼界運轉之直相,以為生死皆為冥界所控,自己出生之時壽數早已書於生死簿上,以至後來以訛傳訛,言天下蒼生生死富貴榮辱,連每天要發生何事都已早為幽冥鬼界在生死簿上鎖定。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孫轅隻是在鴻鈞的指點下,用大法取巧而已。宇宙萬象變幻循環不息,完全是一個偶然隨機性,又含雜萬象本質規律而自然運行的無序之天道。又豈是人力所能掌控,不過人類若能將萬象本質領悟透徹,倒可利用人類的聰明才智,在其關係人類自身的大方向上做一些有利於人類的調控而已。鴻鈞孫轅之輩所創的諸般法門,和所世所發展的科學技術,俱是此類調控的成功範例。
第五日,傳眾鬼《索魂訣》,此法煉成後可索新生亡魂之魂魄,使其無力抵抗,專為鬼差索魂之用,然此法需魂魄離體後方能有效,後有部分魂魄過於戀生者,竟賴在屍體內不肯出來,以致鬼差辦事經常延誤,鬼界鑒於此類情況,改進其法,以致最後發展到能把魂魄從活人身上索引出來,此法被後世許多惡鬼所用,造成俗世很大恐慌。還有部分鬼差性急者,竟違反鬼律,在人還未死透時,便將其魂魄索去,以致許多本來尚可生還的生命垂危之人成了身體康複的白癡或植物人。
第六日,傳眾鬼《通靈法》,此法為鴻鈞原創,本用於虛無之境眾位大神神識互相勾通交流以免智識退化之用,現被孫轅加以改用,練之可與活人托夢,然這隻是其副產品,主要作用還是鬼界鬼司用來了解亡魂平生德行功過之用,此法一施,亡魂平生之記憶一覽無遺,連亡魂自己早已忘記而深藏於魂識之中,極為隱密之事都能搜索出來,專為輪回司定亡魂輪回之因果所用。
第七日,建鬼界政權,由閻羅王送幽冥鬼界憲律予孫轅審定,鬼律正式生效,閻王按鬼律,設鬼府機構,選派百官,分封諸職。其機構如下:
鬼界最高行政機構為幽冥地府,辦公之地待定,擬名為閻羅殿,下設三司,分別為:
輪回司,設鬼王一名,轄主簿三名,鬼將四名,各領鬼卒一萬,負責將亡魂索回輪回司,等候輪回;設輪回監察一名,負責監視洗去亡魂之記憶,此職經眾鬼魂一致推薦,由原南湘太皇太後孟翠翠擔任,蓋因無人能及其狠絕毒辣、無心無肺,後世人稱其為孟婆。輪回司擬待鬼界定址後由孫轅用大法煉一望鄉台,使亡魂輪回前能最後看一眼家中的情景,頗為人道。後鬼界又煉一奈何橋,使亡魂經過時能平息其心境,讓其在心平氣和的情形下再重曆前生的種種幻象,使其明白前生已成幻影,以便過橋後不致於過份傷悲,能安然的接受輪回大法,洗去前生種種所憶,坦然麵對新生。
懲戒司,設鬼王一名,轄主簿二名,鬼將一名,領鬼卒五千,原專為懲治鬼府之自身範律者,震懾群鬼之用,後閻羅王惱怒人間眾生殺戮太甚,人性卑劣過於惡毒,為使活人在生時行事有所警惕,竟被改成專門用來懲治亡魂之用,以致於此司最後發展成鬼界最大、最震撼人心的機構,聞名後世的無間地獄便是其司下的一個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