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確,曾朱與黎自放的血拚,曾朱二人勝利的話,那麼就等於黎自放覆亡,所以黎自放原先的五省地盤,肯定要有人接收!但即便那樣,曾朱二人受創肯定也不會小,到時候新漢如果吃下曾朱二人殘餘力量,那幾乎就等於統一全國了。
如此天大的良機,雖然是曾朱二人不得不兵行險招所造成的,但也實在誘人。不得不說,曾凱和朱玉昌都估計錯了,他們估計到新漢經過與沙俄一戰,應該沒多少兵了,那些兵力,最多不過夠新漢看家罷了。但實際上……
實際上他們忘記了一點,新漢各省幾乎都在沿海一帶,哪怕新漢陸軍全部出動,隻留下海軍看家,就足夠了。這一點也怪不得他們,因為新漢的海軍,確實太容易被忽略了。
“先前與俄軍一戰,十五萬傷員中,已經有半數以上康複!至少可以抽調出十萬兵力。”張謙先是對上次的傷兵做了彙報。與俄軍戰鬥是在七月底,現在已經十月底了,三個月的時間,足夠那些輕傷的士兵康複了。“四省原本的六十萬軍隊,現在還能調撥四十七萬,加上廣東和福建的三十萬老兵,總共七十七萬!”
的確,新漢兵力不少,單論兵力,可以說是稱冠國內。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各軍閥都是把精銳部隊集結在首府以拱衛自身安全,而新漢,則是把所有部隊都平坦在各省了。
這七十七萬,指的全是老兵精銳,絲毫不包括上次高帆下達征兵令後再次征兆的新兵。
“還有皇城十萬大軍!那就是說有八十七萬了!”高帆心下一喜,這股力量,足夠占據整個江南了。
“皇上,現在沿海沒了英國人的騷擾,海軍是不是可以暫時借用一下?”劉媛兒忽地出言,是的,如果再加上二十萬精銳海軍,把他們征調上岸的話,那麼新漢現在就有百萬大軍了。
“嗬,海軍上了岸,就不是海軍了!”高帆啞然,仔細斟酌了一番過後,這才對著幾人道,“留下海軍助幾省防衛,另外每省隻留精銳部隊三萬,皇城依然。剩下的六十六萬大軍,攻占曾凱和朱玉昌原本的勢力範圍!”
新漢的火器部隊,在與沙俄一戰時,是六十萬之數,後又收編了俄軍四萬火槍或兩千門火炮,再加上這三個月裏兩座軍工廠的開工,現在已是擁有七十萬之數。
這七十萬,足以使得被派出去的六十六萬大軍,全部裝備為近代隊伍了。當然,留守的隊伍裏,因為有火炮協防,所以幾乎不需要火槍隊就行,再說,有龐大的海軍在新漢海域遊弋,國內現在也沒有其他勢力,英俄帝國主義者也一連在新漢吃了幾次虧。幾乎沒什麼可存在的威脅。
六十六萬大軍,分做兩線,一是有徐誌勇率領,在廣東集結起二十四萬軍隊,沿廣西向雲南接收朱玉昌最後的地盤。另一則是在安徽長江流域集結,四十二萬軍隊由張謙和劉媛兒率領,沿長江一線直殺兩湖,盤接曾凱的勢力範圍。
而此時,遠在北國山西境內的激戰,也打到了另一個局麵。
朱玉昌和曾凱部九十萬大軍(包括二十萬後勤隊伍)由永濟一帶行至汾河東側的臨汾府時,遇到了黎自放派遣來的誘餌部隊。
不得不說,黎自放是個舍得孩子的人,一個誘餌部隊,這廝就把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三十萬尋常部隊全都下放了出去。
山西是個多山的地區,臨汾靠近汾河,西有火焰山,東北有太嶽山,東南有中條山。隻汾河一線才是寬闊的河道平原。
黎自放三十萬尋常部隊與曾朱二人的大部隊在臨汾北部遭遇。雙方兵力差距極大,然黎自放給這隻誘餌部隊所下的命令,也不是要他們真的力抗曾朱二人。與曾朱的主力部隊交戰不過半日,這隻誘餌部隊就向東部的太嶽山區‘潰敗’。
隻留下一個問題給了曾朱二人,追,還是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