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和平心思(2 / 2)

一番思索下來,徐誌勇倒是猛地激了一頭冷汗,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這新漢的江山,是誌勇和張謙兄幾人,一起幫朕打下來的,有些事,難免有些……這些,也怪不得你們!以後稍微收斂一下就行。”高帆淡淡的看了徐誌勇一眼,有些事,的確是難以避免的,徐誌勇這人,倒是沒什麼野心,也不喜歡怎麼仗勢欺人,不過跟他有關的那些親戚們,偶爾出幾個品行敗壞的,也怪不得徐誌勇啊,這種事,古來難免,是不可能滅絕的。

“誌勇,如果我……可能會在某些方麵削弱一下你們的權力,你覺得怎麼樣?”高帆是比較重情意的,當然,這也僅止於張謙等這一幫老人,對他們幾個,高帆不好意思直說,也就隻能從徐誌勇這裏開口了。

“一切但有皇上做主!臣等絕不會有半點怨言!”徐誌勇仍是一身冷汗淋漓,不知高帆究竟打的什麼主意。眼前明明還有黎自放和齊國鋒等大事沒有解決,這皇上怎麼忽然提起這事了?難道是自己那幾個小舅子之類的娘家人,闖了什麼大禍了?

“獨裁,終究是不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與其到時候靠流血的政變來推翻,不若現在就……”高帆低語幾聲,忽地轉而對徐誌勇道,“朕親自去鹿邑會會黎自放和齊國鋒!”

獨裁製,真的是不適合曆史發展規律的。高帆從建國之日起,就搞了一個內閣會議,為的就是在這方麵打算。當然,這種內閣不是像明朝那種,隻是作為傳達聖意的傳聲筒而出現的,而是有些類似於歐美議會製的那種內閣。當然,雖然話是如此,但在這個年代,是不可能一下子做到那種改變的。尤其是在現在的戰亂狀態,更不可能輕易改變太多。所以國家大權,軍事,財政等仍是都掌握在高帆一人手中。隻有教育部、司法部兩三個部門的權力,才徹底的下放了出去。

而對外方麵。高帆一直都不怎麼在乎其他軍閥的擴張,隻致力於內政軍務等建設,為的就是等新漢發展到一個絕對的高度時,用和平演變的方法,來完成國內的大一統。試想,如果新漢完全完成工業化革命,舉國一片昌盛,在武力上又有其他軍閥掌握不了的優勢火器,那到時候如果高帆跟其他軍閥談統一,許以讓他們也真正進入權力中心的承諾,想必會讓黎自放等心動的。

當然,高帆絕對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有點過於理想主義了。最穩妥的,還是靠著武力一舉擊潰其他軍閥,真正的掌握他們的勢力。不過那樣的話,全國還不知又要經曆多少戰火才能實現。至少各大軍閥現在手中的兵力,都不是個位數……

而且,這一切的前提,得是等新漢有遠遠超於其他軍閥許多倍的國立武力等的條件下。至少現在,新漢還遠遠沒有那個能力。可是現在黎自放和齊國鋒,竟然也早早的發覺了火器的重要性,為了得到火器,甚至不惜於魚死網破,這就……

給他們麼?即便真的給了他們,隻要不讓他們掌握這種技術,區區十來萬隻火槍,對於現在已經掌握火槍火炮製造技術的新漢來說,用不了多久,就能遠遠的甩開黎自放等。所以這一點,不是高帆真正的擔憂,讓他真正在意的,而是黎自放和齊國鋒這兩人的聰明。

以兩人的智慧,應當不難看出,若是真的硬拚,即便到最後他們對新漢造成了諾大的破壞,勢必也會在新漢的武力下落敗,但他們竟然不怕!要知道這一敗,這兩人的勢力可就真的敗了。這一點,不是假的,作為現在中國最大的軍閥,要說新漢沒有一點情報人員,估計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所以高帆知道,這次黎齊二人的聯軍,真的都是他們真正的精銳。這也就是說,黎自放和齊國鋒,是真的拿自己的命來博這一把的。

現在他們可以這樣博,那誰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再來一次。雖然並不是每次都有這樣好的機會讓兩人博,但在他們掌握了大批的火器部隊後,他們再來玩這手,底氣也就更足了。所以,高帆必須得盡早的跟兩人達成某種協議。比如,隻要兩人肯與新漢合並,那高帆就給他們兩人入主新漢權力中心的機會。提早進行這種和平演變。可以負責的說,如果他們答應,那麼合並後,兩人的地位應該是僅次於高帆的,至少都要比徐誌勇等略高一線,這也就是,為什麼高帆要詢問一下徐誌勇等的意見了。

不得不說,現在高帆這樣想,還是有些太過理想主義,不過為了讓各地百姓少受一些戰火,有些事,他必須得嚐試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