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漢隻接收朱玉昌的地盤,而放棄兩湖、兩河等地,曾凱和黎自放自是在彈冠相慶之餘又忐忑不已。畢竟,多一省就多一份地盤,就多一省的稅收。為什麼新漢會這麼傻的不要呢?不過不管怎麼說,曾凱和黎自放,還是馬上派兵接收了本應該失去的地盤。唯獨朱玉昌隻能打斷牙齒往肚裏吞。嗯,以三大軍閥百萬兵力都被新漢輕易擊潰,現在他還能怎麼辦,隻能龜守雲南、廣西兩地,期望新漢不要順手把他全滅了!
1824年,除了這一場戰事之外,全國倒是一片寧靜!各大軍閥本來經過一年修養,準備再起刀兵的,也都攝於新漢的強悍,輕易不敢亂動。
而這對於新漢而言,自然再好不過,能不打仗,停下來慢慢發展,自然美哉。對於新接手的廣東,福建兩地。高帆首先頒布的,就是免除兩地兩年賦稅,讓兩地修養以恢複元氣。此一點,自然讓被苛捐雜稅整的好像脫層皮的兩地百姓歡欣不已。民心,就這樣悄悄向新漢聚攏。
雖然免除了兩地賦稅,不過現在的新漢,是暫時不缺那點錢的,不說江浙四省經過幾年裏的商業發展,使得各地一派歌舞升平,在稅收方麵能滿足新漢的各種開支外,就單單是幾年前新漢海軍打進北京,從滿清國庫裏掠奪來的金銀以及圓明園等地掠來的財寶,就足夠新漢應付這些開支了,(申明一點的是,當時的新漢海軍,大多以海盜為主,海盜們搜刮搶劫起財寶來,自認是……)況且還有那近百噸鴉片在日本掠來的金銀……
1824年下半年,就這麼不鹹不淡的渡過。
1825年春,英國方麵終於來了回音。表示願意用最先進的全套火炮技術換回新漢手中的俘虜。此一點,自然是讓高帆等歡喜不已。從英國人手中接過火炮技術,科技部就馬上投入了趕工之中。有先前研製俄國人的落後火炮的經驗,再加上新漢手中有不少成品的英國火炮,在1825年夏,終於讓新漢研製出了第一門臨近世界頂級水準的火炮。這,標誌著新漢,終於正式開始崛起。
當然,能造火炮了,煉鋼等技術也有了足夠的發展,高帆便根據後世裏的知識,開始思索起那些名聞國內的超大型鐵礦來。這一思索,倒還真是讓高帆想到了一處,那就是馬鞍山。說起來,這馬鞍山,不僅是後世國內數一數二的超大型鐵礦,更是距離金陵城不過幾百裏之遠,就在江蘇和安徽交界處,位在長江南岸,實在是妙的不能再妙。
《天工開物》之上,詳細記載有開采提煉礦物,以及鍛煉精鋼的技術,更是猶若畫龍點睛一般,給新漢彌補了這方麵的缺憾。當然,這種技術雖然跟西歐還有些許差距,但總是比沒有要強了千百倍都不止。
什麼都有了,新漢兩座軍工廠內,製造火炮的流水線也正式開始構建。而此時,一道不好的消息,卻是傳進了高帆耳中。
“俄國二十萬大軍沿蒙古山西一線,向安徽方向殺來?現在已抵達河南?”
蒙古是頤齡和齊國鋒的地盤,山西河南等地,是黎自放的地盤!三人駐守三省的四十萬軍隊竟然全滅?高帆捏著手中幾大軍閥的通信,兩眼冒火。
這裏,談不上齊國鋒和黎自放等有多愛國,頤齡更不說了。隻不過俄軍每到一地都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自然的激起了幾大軍閥在當地的駐軍將領和士兵的不滿,這一切,跟百年前外族入侵是那樣相似,因此蒙古、山西等地的軍民都是自發的奮起反抗,才導致了幾大軍閥手下損兵折將,他們收到消息時,當地駐軍已經折損殆盡,這才倉促通知新漢,以其這個唯一有大量火器的軍閥能出兵援助幾人!
“既然他們敢來,那就讓這幫俄國鬼子全都去死吧!命陸軍上將張謙、徐誌勇調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四十五萬兵力,在河南與安徽交界處狙擊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