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當今修真界第一大門派,那當然屬青冥山瓊華派莫屬了。這瓊華派原本並非是修仙門派之首,也是在一百多年前,現任掌門顧風岩接任之後,迅速發揚光大,一躍成為修真界第一大門派。這顧風岩是何等人物,居然在短短百年之內將一個排名不在前五位的門派發展成一個有誌少年人人向往的仙門,修真界人士人人提起皆是向往。
據說這顧風岩雖然已一百五十歲有餘,但仍然是個沉穩的青年模樣,仙風道骨,豐姿卓越,看起來也就三十歲上下,但眉梢眼底總有一種深不可測之意,讓人永遠捉摸不透仙師所思所想,縱你是仙魔妖靈,還是仙門名士,隻看這眼神就知此人不能輕易褻瀆,油然生出一股敬意。雖然瓊華派弟子上千,但這位顧掌門不喜收親傳弟子,一百多年以來座下弟子隻有三位。
這顧掌門著是此等仙資,那百年才出三位的親傳弟子也必然各個不凡,其實前兩位也的確不凡,均是千裏挑一的上等資質,在修真界也已是頗負盛名的仙門名士。
大弟子宋平軒,看相貌約莫二十三四歲,但修仙人士年齡往往與相貌不符,更何況瓊華派嫡傳弟子,還是首徒,必然修為了得。宋平軒不但修為是眾弟子中最高,行事作風更是穩重幹練,頗得掌門師尊器重。再加上相貌生的俊美,為人又謙遜溫和,端方雅正,總之各方麵都是仙門弟子中的楷模標杆,女凡修心目中的良配。
二弟子葉傾羽,沒成想竟是一位女弟子,青春年華的模樣,麵容俏麗但並不顯嬌嗔,倒是一副英姿颯爽,讓人見之忘俗。葉傾羽為人古道熱腸,心直口快,雖總是一副傲嬌的師姐模樣,但相處之後就會發現她的可愛之處。而且這位仙子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修真人士素愛用劍,畢竟劍是最受歡迎的兵器,舞起來又更顯仙風道骨,名人雅士都偏愛這一款。而葉傾羽卻擅用雙刀,名曰飛鳥,聽起來與之俏麗的模樣太不相配,實則不然,但凡見過葉傾羽戰鬥的人,都會覺得這樣的人就應該配那雙刀飛鳥。
這第三位弟子,也是最小的一位,名喚聶忘秋,名字聽起來有點傷春悲秋的頹靡之氣,實則卻是一位十四五歲的明朗少年,長的倒是俊美非凡,穿著水藍色的瓊華派道服倒也是個翩翩佳公子。但仙資修為都隻能算中上乘,雖然比大多數凡修弟子還是要好的多,但比起他的師兄師姐可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著是如此,這小師弟卻是師尊顧風岩最寵愛的弟子。
宋平軒和葉傾羽能成為嫡傳弟子,那也是通過層層選拔,在幾千名弟子中脫穎而出,並且機緣極好才會被師尊選中。還有一說是師尊本不喜收親傳弟子,但門派事務繁多,實在是缺少辦事得力的左右手,才千選萬選的挑了兩個。但無論如何,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而這位小師弟,不好好修行也就罷了,平日還十分頑劣,真不知道顧風岩看上他哪一點。
但最寵愛卻不是虛的,宋平軒是入門十二年才被選為關門弟子,葉傾羽是九年。這小師弟忘秋,卻是師尊親自帶回師門,一入門就成為顧風岩的親傳弟子,羨煞旁人。旁人道許是這聶忘秋有什麼非凡的潛力被掌門相中,畢竟顧仙師那是高人中的高人,即是高人,也許能看出別人瞧不出來的潛質。但這聶忘秋被師尊帶回來的時候卻是一個癡兒,連話都不會說。師尊一將他帶回來就立即行了拜師禮,雖然癡兒根本不知道在幹什麼,麵前的人是誰,顧風岩仍然在眾人目瞪口呆之下收了這個小徒弟,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強行收歸門下。門派長老雖然欲言又止,但畢竟是別人收徒,這個人又是一派之長,於是各個搖頭,罷了罷了。
收徒之後,顧仙師還將小弟子安排在自己清涼殿的偏殿居住,宋平軒和葉傾羽雖然住在青冥山主峰,離清涼殿最近,但仍住的是弟子房。其他住在各峰之上的弟子們更是望塵莫及,估計想都沒想過居然偏殿還能住弟子。然而不但住了,師尊還用了三年時間,日日以靈力輸送,輔助青冥山的各種仙草仙果製成的仙藥,治好了小徒弟的癡病。著是這顧仙師實打實的寵愛,才有了今日的朗朗少年。然而這少年卻不知為報師恩拚命修煉,成日裏上房揭瓦,下水摸魚,著實混的很。門派長老們各個見他就搖頭,恨不能捶胸頓足,感慨顧掌門天縱英才卻沒有收徒弟的眼光。但師尊卻一直對這位小徒弟寵愛有加,傳道授業解惑,孜孜不倦也。
“師尊,你看我今天抓住什麼了!彩色的鯉魚呢!”忘秋得意的把手裏的壇子放在師尊的書案上,一看就是剛摸魚回來,一頭水啪嗒啪嗒滴到師尊的書案上,差點弄濕案上的卷軸。
顧風岩緩緩抬頭,目光柔和的看了一眼麵前笑得燦爛的少年,放下手裏的書卷說道:“是不錯,這種五彩錦鯉隻有後山的虛雲潭裏才有,秋兒你又頑劣,今天的課業做完了沒有?”
忘秋一看師尊就不是真生氣,說道:“已經做完了。師尊,我把它養在院子裏的水池裏好不好,養肥了燉了給師尊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