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端午(1 / 2)

眼看就要過端午了,陳曦家提前泡了不少糯米準備包粽子。

以前他們家包的粽子多是單純的糯米粽,偶爾包兩個紅棗在裏麵也是給幾個孩子吃的。如今條件好了,陳曦提議包甜鹹兩種口味的粽子,順便也送一些給交好的人家。

陳成棟他們自然沒意見,一切都聽陳曦安排。

陳曦這次包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蜜豆粽子,另一種是熟肉粽。

在泡糯米的前一天,陳曦就將赤小豆、大白芸豆、豌豆、花豆等綿軟的豆類提前泡好,用糖水慢火細細熬煮,直到每顆豆子都吸飽水分軟糯香甜,才收了湯汁。這就是蜜豆粽裏要用到的蜜豆了。

而熟肉粽用的肉餡則是用類似做紅燒方法弄的大塊肉,煮的時候又加了一點點的辣,吃著不膩還有滋味。最後將熟爛的肉澆著湯汁切碎,拌成餡料。

兩種口味的粽子陳家都包了許多,最後煮的時候怕混味道還特意分了六大鍋。

陳旭直言比蒸米糕都累,好在一家人齊上陣,總算是在端午節前都弄好了。

醫院裏相熟的蔣建軍、魏老醫生等人都要送;還有他們供貨的學校、醫院食堂的負責人;公安局相熟的劉局長、王隊長、梁飛;再加上一些處的不錯的鄉鄰,以及穆老爺子那邊。

這會兒不像後世,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即使相互送些粽子,也是怎麼精致怎麼來。瞧著禮盒外麵漂亮華麗,沒準裏麵就裝了幾個粽子,嘴大些的一口一個,吃完都未必能混個半飽。

如今的粽子講究的是實惠,不止粽葉肥碩寬大,包出來的粽子也個頂個的又胖又敦實。

住縣裏的人家還好些,畢竟房子擺在那裏,也住不了太多人,村裏的各家人口就比較多了。

那種四世、五世同堂還不分家的,要可著人數送,就是一人一個,一大家一鍋都未必能夠。所以除了穆老爺子家裏,其餘的人家都按照八甜八鹹的個數來送。穆老爺子家,陳成棟直接給留了兩網兜。

刨除自家吃的,還剩下的粽子分成了四份。一份送給縣醫院,兩份送給供貨的學校,還有一份則留給了警局。

至於陳曦的四個伯伯家裏,老爺子如今在陳曦家裏住著,要送也該是他們送。

利用送貨的便利,陳成棟將醫院和學校的都提前送了,又趕在中午時候和陳旭去了趟警局,把該送的粽子也送完了。

至於人家什麼時候吃,跟他們就沒關係了。反正天氣還可以,粽子放個一兩天也不會壞掉。

傍晚的時候,陳曦開著吉普車,帶著陳成棟回了趟村裏,安安靜靜的將該送的粽子都送了。回來的時候順道接了林中玉,讓他第二天端午節好在陳家過。

林中玉本想給穆朝陽和嚴柏打個電話顯擺一番,告訴對方他吃到的蜜豆粽和肉粽是如何如何美味,又怕被家裏人逮到,隻能遺憾的暫時憋著。

按照沈城的風俗,端午不止要吃粽子、茶葉蛋去晦除瘟,還要給未滿十六歲的孩子帶五彩線辟邪。

五彩線的五個顏色並不是隨便選取,隻能是白、紅、黑、黃、青,它們代表了著五行之間的相生;也代表了五個方向,蘊藏五方神力。五彩線要從五月初五這一天,一直帶到七月初七。期間不可摘下,這樣七星娘娘才會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中午出去的時候,陳旭就應陳曦的要求買了兩份長長的五彩線。這會兒陳曦不忙了,便開始用五彩線給兩個弟弟編比較適合男孩子帶的手繩。

這種手繩比線繩結實,對淘小子們來說,帶上兩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第二天端午,陳曦起了個大早,趁著兩個淘小子還在睡覺,她便悄悄將手繩給兩人分別戴上。剛輕手輕腳的要往外走,就遇到了捧著盆艾葉水進來的楊芳華。

楊芳華看見閨女二話不說,立刻用指尖沾著艾葉水在陳曦額上寫了個王字。

陳曦一時間有點兒懵,呆愣愣的看楊芳華。要知道腦門上能頂王字的那就隻有老虎,俗稱‘大蟲’了。她媽這是啥意思,想讓閨女變‘母大蟲’?

楊芳華雖然見閨女傻愣愣的看自己,卻也沒多想,單手抱著那盆子分別在兩個兒子頭上也寫了王字。

陳曦這會兒才隱約記起,以往楊芳華也會在端午的時候在每個孩子頭上用艾葉水寫王字。這是楊芳華老家那邊的習俗,寓意孩子壯如小老虎‘百邪不侵,百病不染’。

濕漉漉的額頭有些癢,陳曦下意識抓了抓,偏巧被正要出門的楊芳華看到,她氣惱的拍開閨女的手,又沾著盆裏的水給她在腦門上寫了個王。壓低聲音囑咐:“別碰,等幹了再洗臉。”

陳曦無語,心說就算是幹了也仍舊一洗就掉,又印不到骨頭裏啊。不過看楊芳華那嚴素表情,還是乖乖點頭忍著了。

她跟著楊芳華出去,就見陳旭也頂著一腦門水漬從房間裏出來。見陳曦看過去,低聲跟妹妹咬耳朵:“中玉還睡著呢,被咱媽寫了一腦門兒的水都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