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930年 第四十四章 平安聯運
這一局比拚,王亞樵贏了。得了船當然好,不過更重要的是贏了麵子和氣勢!
這次得勝,財迷幫了大忙,所以王亞樵要把江安輪送給光之老弟。財迷連忙推辭,但王亞樵說,現在他們不能出麵幹什麼事,輪船在他們手裏也不好處理。所以財迷同意幫他們處理江安輪。
財迷聯係了民生輪船公司的老板,四川人盧作孚。
盧作孚是個非常能幹、而且非常進步的管理人才,他白手起家,籌了八千元作資本,創辦民生公司。而此時盧作孚的民生公司,經幾年艱辛奮鬥,利用軍閥的矛盾,統一了川江的航運,擴大了公司,正在想要把航線延伸到上海,並進一步擴大公司。
財迷以江安號輪折成股份,入股民生公司,又幫盧作孚聯係上海的客、貨碼頭。客運碼頭放在外灘的招商局碼頭,貨運碼頭在十六浦。
當時的貨運碼頭都是大小幫會控製的。不過財迷挫敗張嘯林的事,在圈內很多人都知道了,他出麵辦事,自然要好說話得多。
這讓盧作孚很高興,否則一個過江龍,在上海辦事是比較困難的。
財迷把得到的民生股份去交給王亞樵,二人一番推辭,最後以一人一半平分。
財迷與盧作孚都是搞實業的老板,又都是憂國憂民,對祖國的現狀非常的擔憂。二個人的共同觀點很多,真的是相見恨晚,雖然嘴巴上沒有稱兄道弟,但心裏都引為知己,而且都暗暗佩服對方。
日清、太古等外資輪船公司感到了民生公司的競爭,一致來用降價、甚至免費等手段,來打壓民生公司。
民生公司針對外國輪船看不起華人的惡習,打出了民族牌和平等服務牌,得到了民眾的支持。
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財迷又幫了盧作孚一把。財迷叫來關利清等內河航運老板,大家以船入股,組建了“平安聯合運輸公司”。財迷以買下的船廠和一些剛修好的小船入股。開始占的股份不大,不過後來船廠生產了新船加入,占的股份也變大了。
平安公司將航運路線作了調整,避免了華商自己人競爭,開辟新航線。又與長江的民生公司作好駁接關係,使貨可以直接快捷地聯運到更多地方。
關利清當了“平安聯運”的經理。
財迷從關利清手裏買下了船廠後,就過去看了一下。他想看看這船廠將來是不是可以用來生產潛艇。
這是個在黃浦江比較上遊,在江南製造局的斜對麵。設備能力比較低,最大隻能生產寬度七、八米的中、小型船。日前主要產品是修、造三、四米寬度以下的內河火輪(蒸汽機船)和同樣規格的拖船。
這時,“火輪”機船的船殼底是鐵的,上麵結構是木頭的。後麵的拖船都是木頭的。
這個船廠可以生產機船和拖船,包括鍋爐和蒸汽機。但船廠竟然沒有焊接,鍋爐和船殼都是鉚接的!
財迷現在已經知道,電弧焊接在歐美已經有幾年了,開始是以碳弧作熱源熔化鋼鐵來焊接的,質量不太行。焊縫強度不夠,由於焊縫滲入了碳,焊縫開裂的事時有發生。所以就是在歐美,這電弧焊接也不被人們所信任,往往是鉚和焊結合,鉚接為主,焊接是輔助手段。後來電焊條出現了,質量好了,但價格太貴,還不是很普及。
財迷用原來製作工頻變壓器的車間,生產交流電焊機。技術人員已經試製成功了電焊條,價格比歐洲進口要便宜多了。
用了二十一世紀的設計理論,自己指導設計了新型的臥式鍋爐,全焊接結構,所以重量輕很多,而熱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