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幹活的時間少一點,讀書學習的時間多一點。其中發現有學習成績突出的,就不用再幹工人了,當學生專門學習。女工學習好的,就轉去學護士。
有人說,這不是光憑成績定人,不按全麵素質定人,不公平!那你說說看,這全麵素質怎麼考試?
…………………………
上海的糧食價格大漲,漲了一倍。一石米(一百五十斤)要二十一元錢!
上海的糧荒,與災荒、青黃不接有關,也與一些糧商屯貨哄抬物價有關。財迷聽說在湖南、廣東一帶的糧價還是比較平的,當然還有東北。
問題是路上不太平,南方北方正在打仗,廣東軍與廣西軍在打,廣西軍與湖南軍在打,湖北、河南、河北、山東……都在打!長江沿線一段是南方軍的,一段是北方軍的,都欄船檢查,動不動的就沒收貨物!沒槍斃你算你命大!而土匪、水匪又多,兵荒馬亂的,誰敢運輸?
這時,桐廬火輪公司的老板康也軍與上海新興輪船廠老板關利清又來找財迷了。在外國輪船公司的擠壓下,大華航運業老板的日子不好過。所以幾個浙江、江蘇的航運老板集資,大賭了一把,想多賺點錢。他們看到四川、湖南的米價低,比上海的低一半多。所以派關利清的弟弟關湧清過去,采購了二千噸,用自己的小火輪船隊運下來。
在嶽陽,他們的船隊被軍隊扣了,人也抓了,說他們是“資敵”。現在,關老板要帶現金過去救他弟弟的命。可是,他們一下子也沒有錢,做糧食生意的錢都有是借的。所以,關利清要把他的新興輪船廠以十萬元的價錢,賣給財迷。
財迷想了一下,想出了個辦法。他先找黃琪翔,說關老板可以用上海市場價的七成,購到二千噸糧食,賣給孫夫人的慈善會;此舉有利節約善款,也有利平扼上海糧價。所以,孫夫人的慈善會開了證明,說這批糧食是慈善會買的。
第二,財迷叫屈國良陪關老板一起去,屈總是說他的大哥黃宏林在湖北一帶挺有本事的。
另外,財迷又借了十萬元給關老板。
這孫夫人的招牌,還是有點影響力的。
而據關利清回來後說,這黃宏林也真的是有些本事,熟人比較多,會交際。在花了點錢打點後,關老板不光救出了弟弟,還把船隊和糧食都救了出來!
有了這兩重關係,在以後沿途各地,也少了一些麻煩。雖然最終把糧食以市場七成價格賣給了慈善會,比預期的少賺了,但人員平安、沒有血本無歸,已經算是不幸中大幸了。
財迷這次兩頭做了好人:慈善會因為買到了便宜糧食,又能多救濟一些窮人了。而關利清他們就把財迷當成救命恩人了!
關老板來還財迷的十萬元錢,還說要把船廠送給財迷。他這船廠雖然投資是不止十萬,但現在實際上沒有生意,一直在虧損,他也無力扭虧為盈,早就想賣了。最後,財迷就以十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船廠。
不久後,財迷買的一些舊船要到上海了,他正需要船廠修理這些船呢。
通過這些事,財迷與這些江、浙的火輪公司老板有了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