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是夢想,我們因夢想而快樂,快樂是冬天裏雪中送炭的火把;我們因夢想而幸福,幸福是挫折之中閃閃發光的螢火蟲,為你指明前進的道路;我們因夢想而微笑,微笑是信心之中的勝利……
每個人都有夢想。
一位日本老嫗,在99歲生日的時候,出版了她的處女詩集。在詩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極大轟動,銷量突破了23萬冊。在日本國內,這是個奇跡。因為即便專業詩人,經過出版商包裝策劃出版的詩集大多也隻能賣出幾千冊。而這位近百歲高齡的老太太的詩集,首印1萬冊竟然一售而空,連續加印了8次仍供不應求。
她從92歲那年才開始寫詩,原因很簡單,是兒子怕她感到孤獨,希望她寫點文字聊以慰藉寂寞。而她恰好喜歡詩歌,於是就拿起了筆。詩寫得多了,就向報社投稿,她的詩並不華美,近於白話,簡短易讀,都在14行以內,隻是充滿了彩色的夢想,字裏行間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朝氣流動其中。編輯們深深被這位特殊的作者感動,《產經新聞》特意為她開辟了專欄。她的讀者從14歲到100歲都有,出版社收到了近千封讀者來信,很多讀者讀了她的詩後有種想流淚的感覺。
她在一首詩中寫道:就算是九十歲/也要戀愛呀/看似像在做夢/我的心已經飛上雲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嫗寫的詩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或許是因為那顆寫詩的心永遠保持著不褪色的純真和浪漫。這是命運賜予追夢人的最崇高的現實享受。而這樣的心境,或許有的人一輩子都感覺不到。
還有一個故事: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一次與觀眾互動交流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說,一次,他在美國錄製節目,在馬路上,他看到一輛大卡車停在路邊。他發現,這輛卡車很大、很漂亮、很氣派,車上裝著滿滿的貨物,但這輛卡車很幹淨,幹淨得很養人眼,車上還掛著許多小裝飾,可以看出主人對這輛卡車十分愛惜。
憑著一種職業的敏感和好奇,崔永元走了上去,想和這輛卡車司機聊聊。卡車司機大約40多歲的樣子,身體很壯,戴著一頂棒球帽,穿著西裝,係著領帶,胡子刮得很幹淨,刮過的皮膚泛著鐵青色。他的這一身行頭,如果不說,你無法想到他是一名重型卡車司機。
當他聽說崔永元是來自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要采訪他,顯得非常高興。他說,您先不忙采訪,我先帶您參觀一下我的大家夥,參觀後,您再采訪我。這個卡車司機熱情地拉著崔永元的手,就上了他的這輛卡車。
崔永元進了這輛大卡車裏麵,一下子露出驚訝的神色。隻見這輛卡車裏麵就像是一個臥室,駕駛室後麵有一個書桌,書桌上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和幾本書,車壁上有書櫃和液晶電視,這裏還有電冰箱、沙發。更不可思議的是,裏麵還有衛生間和洗澡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