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一老一少,屁股挨著屁股,坐在石階上,興致勃勃的看著前方。
小的那個約莫五歲,小小的臉蛋如同沒揉開的麵團,眉眼都還散發著一股稚氣,用手撐著一顆圓圓的腦袋,說話的時候歪著腦袋,抬頭看著比他高半截的老和尚,稚氣未脫道:“糖糖,這有多高?”
被叫“糖糖”的老和尚伸出三根手指頭,他又問道:“三流?那好厲害呀!”
“非也非也”,老和尚收回手,抱著膝蓋,一臉無趣,道:“是下三品。”
小兒顯然有些失望,似大人模樣搖著腦袋,歎了個氣,道:“唉,連看了三日,最高的竟然隻是個四、五流高手!”
老和尚慈眉善目,嘿嘿一笑,道:“四、五流已經是個練家子了,再往上,怕就是個小門小派的掌門了,茶鎮怎會有?”
小兒有些悶悶不樂,想起前些天在街上看到有路過的俠士砸了術士的攤子,不免拿出來比較,爭執道:“可我見過高手,好厲害的,就在癟子角。”
小兒便講了那俠士如何掄起水缸攆著術士追了半條街,如何又一拳砸爛了術士行走江湖坑蒙拐騙的家夥什。說到興致處,還連連拍手叫好,那叫一個痛快。
老和尚點了點他的腦袋,險些將他從青石板上推下去,無奈搖搖頭道:“我說的,你是半句也沒聽進去過。”
他開始說起昨日剛說的話,道:“這用蠻力,無論天生多麼膂力驚人,都屬於下三品,真正的高手,講究取巧、取智,曲徑通幽的道理,你可明白?”
小兒不知聽到了哪裏,連驚叫起來,道:“曲徑通幽?便是我這般身姿,可與關中大漢比試?”
老和尚看了看他,搖搖頭道:“你,不行……”
苦禪寺前,有一方三尺鬥台,平日裏,鄉裏的練家子、武官、教兵,或是走鏢的,有空沒空便會約著上去鬥一場,大家圍著看個熱鬧,也是個趣味。
到了六月這天,就有好事的人專門發了拜帖,約上那些武家子,來打擂台,久而久之,就成了鄉裏的習俗,每到這個時候,苦禪寺門前都是人山人海的,好不熱鬧。
兩人坐在寺門前,遠遠看著,看到耍得好的大漢,就齊齊拍手叫絕,看到三下五除二就被打到地上的壯士,也扼腕歎息,時不時交流一下武力等級,全是下三品的莽漢。
小兒便撅嘴道:“難道茶鎮就沒有絕頂高手?”
“絕頂麼?”老和尚認真想了想,斬釘截鐵道:“有的。”
小兒問起來在哪,老和尚又躲著小兒的視線,作勢往身側瞧了瞧,嘟嘟囔囔道:“這小天真買個糕,怎地這麼慢呢!”
順著老和尚的視線看去,遠遠瞧見一個沒過小攤的滑溜腦袋,在攤位前局促著,擱半天,扣扣嗖嗖摸出三文錢,指著攤上的糕點嘟囔道:“隻要三塊,三塊就好了。”
賣糕的老板拿砧板去取白布下的糕點,看稀奇的小和尚左腳右腳換著踮了好一陣兒,直到糕點到了手裏,才鬆一口氣,兩腳平平實實的放到地板上,對那老板豎起一隻手,回了個禮數。
然後才傻嗬嗬的奔著他那老得不能再老的師祖跑去,一路小心的舉著糕點,生怕不小心被人群給衝散了。
這小和尚看起來也不大,到了那一大一小跟前,看起來比那位小兒還要低半個頭。
他那師祖倒是不客氣,看見到了眼前的糕點,眼睛都要盯直了,拿過來就享受上了,一邊狼吞虎咽,一邊大讚:“還是這蜜橘鋪子的糕好吃,不過……怎麼才三塊?”
老和尚認真的分了一塊給身旁的小兒,隨後托著剩下的一塊,瞧了瞧口水都要饞下來的小和尚,還是決定塞回自己的嘴裏。
那小和尚眼巴巴看著那比他大兩個輩分,老得不能再老的師祖吞獨食,突然悲從中來,哇的準備大哭。可誰知剛醞釀好情緒,再看時,那倆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站到了他的身後,隻留下一高一低兩個背影給他。
想哭,硬是給憋了回去。
“糖糖,蜜橘屋的糕,是越來越長進了。”小兒。
“再長進,也沒有你老娘的手藝好,貧僧還真是想念啊!”老和尚。
“這倒也是,虧得你有眼光,下次給你帶倆粽子!”小兒。
“老周,說話可作數?”老和尚驚喜道。
“作數……”小兒的聲音漸漸變小。
待到兩人的聲音徹底消失前,已經遠去的一老一少,十分放心的對身後的小和尚喊道:“落下的扇子,記得取回來!”
然後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