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再來一碗拉麵!”一張桌子上的客人大聲叫著,“實在是太好吃了,這家店的拉麵,以前怎麼沒覺得這麼好吃啊,簡直吃上癮了,一天不吃就渾身難受。”
“好嘞,馬上”廚房內,一個年輕的身影來回匆匆忙碌著,雖然店內生意火熱,客人的點單如潮水一般,但細看上去,少年手上的工作絲毫沒有慌亂,每一個步驟都有條不絮的進行著,左手揪起一團麵,手腕微微用力拍在按板上,落地的同時,右手兩指沾適量的油,順著麵團一邊滑到另一邊,緊接著雙手配合肩部和腰部發力用力輕巧且有節奏地按壓麵團,讓油均勻的接觸麵的每一寸,然後就到了拉麵最賞心悅目的環節———拉。
拉麵的手法大同小異,精髓在於合適的力度以及手上傳遞來麵的感覺,說起來很玄妙,但是當經驗老到的拉麵師傅親手觸碰的時候,每一根麵帶給你的張力,都會讓師傅手指手腕自然的改變力的大小方向,這就是美食的藝術。
而決定拉麵品質的,是拉麵的扣數。通常的拉麵扣數是8扣左右。
而前世,顧白出生美食世家,自然也跟著父親去見過可以說是華夏拉麵的老字號。
老師傅已經享受生活很少下廚了,但是還是喜歡顧白這個後輩,樂樂嗬嗬地招待顧白,親手拉了三碗拉麵。
顧白還記得當時的震驚,三碗拉麵有8扣,12扣,和難以置信的21扣!這三碗麵很有分量,但是因為麵條的粗細不同,口感上清晰的差別,同樣的麵,同樣的湯,卻層層遞進,每一碗對顧白的衝擊都是無法言喻的,到了第三碗,麵甚至到達了一種入口即化的地步,比發絲還細的麵,好像在湯中多煮一秒,都會化開的麵條,讓顧白深深的沉迷其中。
搖了搖頭,顧白將精神集中在手上的麵,雙手似精準的機器一般,憑借手上麵條傳來的感觸,8扣,9扣,10扣...11扣...12扣,顧白額頭上一滴汗珠緩慢的滑過臉頰,人卻已經完全的投入在雙手的動作中,13扣...還能再來一下!顧白咬咬牙,14扣!“啪”很輕微的響聲,最下麵受力的麵輕輕斷了幾根,這時麵已經接近萬根,但是遺憾的是出現了斷裂。顧白搖搖頭,老師傅的手法他在上一世後來著魔似的學習,最好的時候拉到過19扣,隻差2扣就可以跟上老師傅的手藝,但是這兩扣也是天壤之別,那是歲月的魔力,並不是僅僅憑借天賦可以換來的。
這一世,顧白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2個月,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顧白穿越到了一個也叫顧白的中國少年身上,原來少年父親早年在日本留學,後與中國來日本留學的母親相遇,然後兩人相愛結婚,有了一家三口。
但是隨後父親生意破產,追債的人上門,無奈之下和母親商量將年僅4歲的少年送到一戶好心的老人家收養,兩人便設法離開了日本不知所蹤。
老人孤生一人,家裏在一處偏僻但是環境很好的小房子,用父母留下來的錢勉強供少年讀完了初中,可初中畢業之後,已經失去了經濟來源,老人靠在家裏簡單的種一些蔬菜度日。這時少年因為無奈輟學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發育的營養不足,身體日益虛弱。在一次發高燒中昏迷了兩天,就是在那時顧白穿越到了少年身體內。
顧白穿越來後看著這個還不到14歲的可憐少年,身體如此虛弱,無奈的神情一覽無餘。
前世,顧白是華夏美食世家的世子,從嬰兒出身起就含著金鑰匙,美食世家當然孩子要以培養廚藝競爭廚神為目的。所以打從嬰兒起,顧白的身體就被精心的食材,湯藥培養著,祖上數代的經驗方法,世家強橫無比的資源,父母的精心照料,顧白的身體可以說處在巔峰。
這隻是廚神的基本條件罷了,廚神對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特別是口舌,鼻子,手,等部位的靈敏有著極高的要求。除了身體條件的培養,讓人頭皮發麻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
顧白想想都頭疼,那時候別的孩子都在讀書玩遊戲,顧白的生活卻是伴著刀與火。舉個簡單的例子,顧白在12歲的時候,已經用廢了上百把菜刀。
12歲啊,那些菜刀可不是什麼劣質貨,每一把都是經過手藝熟練的師傅專門打造的。刀的品質,重量,捏握的柄都是時刻根據顧白的手定製的。
除了刀工,顧白基本品嚐過所有常見食材的原生味道,不僅如此,父母更是對每一種食材的特性,適合的菜譜,都一一對顧白考量。之後,顧白閉著眼睛,聞到廚房內的味道都能猜到今天準備的每一種食材。
刀工,食材,菜譜這隻是12歲之前顧白的基礎課程。
之後更複雜的,香料,火候,高湯,各種刀具的使用,雕刻,裝盤,品嚐中國八大菜係的每一道菜,華夏美食的曆史文化,用餐的禮儀,社交的禮儀,世界上美食著名國家的語言:英、法、日、韓、德、意大利等。
這些就是出生世家,在22歲晉級華夏特等廚師,華夏這一代年輕廚師中的領尖人——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