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番外結局:不如不遇傾城色(1 / 2)

第一卷 番外結局:不如不遇傾城色

第一卷 番外結局:不如不遇傾城色

一.冷豔鋸——袁熙

是什麼時候開始,天下竟是比洛兒更重要了。

我想了很久,應該是從我變成司馬懿的那一刻。

那個時候,我站在大殿之上,不卑不亢地瞧著上座的曹操開始。內心有一處的坍塌,我便知道,我是要永遠失去洛兒了。

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暗自將我交付與司馬家。在袁家,我是不受喜愛的孩子,沒有職務沒有軍權,那個時候,我是袁熙。

可是在司馬家,我是最為得力之子,是司馬大人為我求師於水鏡先生,那個時候,我是司馬懿。

父親知道袁家撐不了多久,他說曹操曾與他說過自己的一個夢。

他夢見駟馬分槽之像,日後毀他曹家的必是司馬一族。

所以,當我以司馬懿的身份站在曹操的眼皮底下時,他看著我的眼神從未有過的凜冽。他是在害怕,害怕自己的夢成為現實。

所以我假意懦弱,無才無德。曹操相信了我,隻給了我一個虛職。

可是,我有一個更好跳板——大公子曹丕。

他想成為世子,我想一展所長。一拍即合,心照不宣。可是,他也是個聰明的男人,精明的程度再我思考之上,他似乎懷疑我的忠誠度。

為了能夠得到他的信任,我選擇為他出謀劃策——甄宓深得曹操喜愛,若是娶她為妻,便是得到曹操一半的認可。而我要做的,便是讓洛兒心悅誠服地嫁給他。

當我知道洛兒隨同三公子曹植私奔離開之時,很奇妙,心裏竟然沒有一絲痛楚,反而有絲痛痛快快的高興,她終於找到自己心之所願了,不是嗎?

可隨之而來的,是我親手毀了他們的願望。

大公子曹丕與甄宓大婚之夜,我隔池遠望,吹了一夜的塤。曾經在戰場上,有個老者告訴我,把自己的愁思塞進塤裏,一吹,愁思也就沒了。

每當我思念洛兒之時,我都會這麼做。可是那一夜,我怎麼吹也吹不盡心底的悲涼。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丟了洛兒,便是丟了天下。

我以為曹丕是真心待她,能夠給她一世安寧。可當他得到天下的那天,卻總想不起遠在鄴城的甄宓母子。他想的竟然是在暗中監視甄宓與曹植的一舉一動。

那一刻,我才覺得,他的行為是多麼無知而蠢動。

當他接回甄宓母子之時,喚過曹睿,卻問我:“這孩子是不是很像我的弟弟……”

那一刻,我就知道,他不會留下甄宓。

而我也決不允許!

當我趕到的時候,洛兒竟毫不遲疑地飲下全部。而我也答應了她,有生之年,不會動曹家分毫,更會助曹睿一臂之力。

我想我能做到。

既不辱了先明,也不會負了她。

二.不勝人間一場醉——曹丕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在父親為蔡文姬特地建造的園子裏迷路。那個時候我害怕極了,父親太喜歡文采飛揚的弟弟,我在他的眼裏,總是可有可無。

我拂過柳條兒,聞見湖麵上淺淺的水草味道。我看見蔡文姬在柳邊等著什麼人,她看見我,遠遠的招手,我上前,她將一條兒柳葉塞到我的手上。

她告訴我,“若是遇得了那一個你願意相守的人,一定要將柳葉給予她,一定要留住她,”

我的一生,隻將柳葉兒給過一個女人,還是給了三次。我多麼希望她能留下來,可是她沒有。

若不是司馬懿的辦法,我想她一定會遠遠地離開我,再也不會回來。

她總是這般,說話的時候不認真,沉默的時候又太用心。

無論我怎麼對待她,她都好似全無怨言。這讓我生氣,讓我難受,像是一顆顆蟲子撓著心,又癢又疼,恨不得挖開心來,才能舒服一樣。因為她越是這般,是不是表明越是對我不在乎。

曹植就那樣好?能讓她如此待我?

她說的沒錯,我從來都是隻喝三分酒,隻許七分醉。可有些時候,我倒想一醉方休,從此再不理世間之事,再不管兒女私情。

可是,偏偏就是在我大醉那夜,帶著對她的憤怒,下達賜酒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