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1 / 2)

雖然是實習,基本就離開了校園。上班報道第一天,走進電視台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前台登記了一下,辦了一下實習證。就跟著指導老師坐電梯到了十樓,十樓是新聞中心。帶梅寒的老師是個女生,人看起來很和善,她姓吳。

第一天感覺很清閑,就是認認人,認認部門。後麵幾天吳老師帶梅寒去采編室學習大洋非編怎麼用。這個軟件是把視頻剪輯加上文字的。當然和現在的軟件比起來功能性其實是弱爆了,那個年代還屬於很厲害的東西。

在這裏,梅寒學到了整個新聞製作的流程:先是去采訪原始材料,然後拿著原始材料帶到采編室剪切好,再請旁邊老師根據做的字幕配好音,最後給編輯老師審核。通過了就可以用這則片子,片子通過不通過關係的績效的,一個片子是兩個公分,一個公分是五十塊錢。就是說如果一天用上了兩個片子,當天的獎金就是一百塊。因為新聞中心,連攝像老師在內,隻有十五、六個人,中規中矩的話一天弄三,四個片子問題不大。就這塊一天就能賺一百到兩百塊,一個月就有五千左右。基本工資一開始是三千多,出外采訪的打車費是全報的。每天早上八點半開始上班,到下午四點下班。為什麼下班這麼早呢?那是因為梅寒做的直播金陵這個節目晚上六點就開始放,所以每天的工作四點前就一定結束了,要不然來不及弄。

就這樣開始了一段蠻有意思的體驗,每天一早和老師一起去采訪,下午的時候就做片子。台裏有規定就是不好新聞有一定比例,每天不能太高。過去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弄,後來漸漸梅寒就明白了,如果電視台總是不好的新聞,帶動的負能量太多,反而對大眾不是好事情。百姓隻要過好自己日子就行,一定要給大家希望。所以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電視台總說好的事情,不好的說的少。真的要天天不好新聞,人都一身戾氣,對社會真的很差的。

吳老師私下和梅寒聊天,說|“小梅,你後麵準備留在台裏嗎,這次來實習的人就剩下你和另外一個人了,別人都被淘汰了。西升和我說你還不錯,可以留下的。”西升是我們這個欄目的負責主任,他過去是電台出來的,人比較敢說話,後來調到我們節目組了。他算是一個招牌,在金陵,知道他的不比知道光頭主持人的少。

“謝謝老師,我還沒想好”梅寒思索著

“電視台條件那麼好,一個月加績效和別的福利差不多一開始就能一萬一個月了。你多幹幾年做個專欄,或者運氣好點做上編導,還是不錯的。我們台競爭比省台少,隻要熬時間就行。你這孩子聰明實誠,我還是蠻希望你留下來的。”吳老師特別真誠的看著梅寒

“好的,老師我會好好考慮的”梅寒抱著感激的態度回應吳老師

為什麼梅寒會猶豫了?他自己內心的想法是這樣的,父親過早的離開,以後結婚需要買房子,家裏的老房子太小,結婚的話肯定不行。電視台的工資需要十年左右才能買到房子,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有什麼比拿死工資更可怕的事情呢,在電視台這一年多,梅寒感受到的是清閑,是無聊,是一灘死水。一開始是比較新鮮的,但是當你做一年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工作就是年複一年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且你不會是一個自由記者,你會被很多事情束縛。但是梅寒是理解記者確實需要這些製度的,隻是性格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