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學生在轉變後,時常會出現反複。
記得最清楚的是那一次。
郭德和劉羽上課的時候表現不好,被老師請到了辦公室,我過去的時候他煩躁地連蹦帶跳,又喊又叫:“我真的沒有幹什麼,我表現夠好的了,你還想叫我怎麼樣啊?”
劉羽跟在旁邊有說有笑,毫不在乎,我說:“看來你們想到教育處解決問題了!”沒想到,劉羽好像我提到了他的光榮曆史一般,得意地說:“好啊,我最喜歡的到那裏去了!”他掉頭就跑,我本想追過去,我實在不想讓他們去找教育處的麻煩,再說去了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老師們都知道,在義務教育階段中有一個盲點:對行為極為惡劣的學生不允許開除,對在課堂上胡作非為的學生不允許趕出課堂。為什麼教育部門的上級領導們,不能給予學校對此類學生采取有力措施的權利呢?如果能授以這樣的權利,不僅有利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受益更多的是孩子本身。
聽到身後“咚”一聲,回頭一看,郭德麵對著辦公室櫉櫃,用頭撞了上去,然後再倒在地上。我有些擔心,走上去,蹲下來,推了他一下,竟然看到他在偷笑,我立刻站起身來說:“你就在這兒睡一會兒吧!”我剛走到門口,他就跳了起來:“老師我想吃糖!”他特別喜歡吃糖,為此我買了一大瓶,每天做為獎勵給他吃幾顆。“不可能,就你這種表現還想吃糖啊!”我一邊說一邊走,他一直跟著我,我回頭對他說:“我到教育處去,你想去嗎?”他垂頭喪氣地走了。那天他沒有吃到糖,至今想起來很後悔,因為初中還沒畢業,他就上體校去了,我的那一大瓶剩下的糖,一直放在家裏的櫥櫃上,每當看見糖,就會想起郭德。
(未完待續)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4083722/65851380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