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水落石出(1 / 2)

秋日的夕陽向來短暫。

而當陽光被大地所遮蔽,銀灰色的月芒和著星光,便漸漸灑滿了這個世界。

望著窗外一片安寧,長久未言的李牧忽然問道:“我記得,義叔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來到平陽了吧?”

“是的,那一年我命懸一線,有幸遇到了老城主才得了生機,”孫海義回話的時候,眼神中也流露出了追憶之情,“如今算來,也已經有差不多已經是二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義叔比我父親大了兩歲,如今應當是……五十一歲吧?”

“正是。”

“那麼說來,在來到平陽的時候已經二十九歲了,在那之前,”話至此處,李牧忽然回頭,看向了孫海義,目光之中露出了幾分向往之色,“你的人生一定也很精彩吧?”

“我本是個放蕩不羈的人,若真要說的話,那時候也的確快意恩仇,活的逍遙。”孫海義笑著看向李牧,可前半句話音剛落,後麵卻又輕歎一聲,接著道,“不過,那時候我年輕氣盛。而現在,我更向往的,還是留在平陽過平靜的日子。”

看著已經被歲月磨平棱角的孫海義,李牧也是不由得輕笑一聲。

而後,他又回頭看了一眼窗外的星空,道:“隻可惜,如今的平陽,也並不太平啊。”

他的眼神有些凝固,心中更是毫無波瀾。

時間在這份寧靜之中一分一秒地過去,李牧也始終都在等待著結果的到來。

不論結果是什麼,都不會讓他感到驚訝。

隻不過,依照得到的結果的不同,明日破曉之後,他所要做的事情便也不同。

“來了。”

忽然,孫海義的聲音,將李牧正在躊躇之中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而看著星光的視線也隨之落到的大地之上。

這一刻,他那在長久的安靜之中變得敏銳的聽覺,也聽到了院子門外傳來的腳步聲。

腳步聲有些沉悶,若不仔細聽便很容易就被忽略。

篤篤篤。

沒有絲毫的猶豫,門外的腳步聲停下的同時,對方便已經叩響了李牧院子的門。

李牧又給了孫海義一個眼神,便即走出了屋子,趨身上前打開了被叩響的院門。

“二叔怎麼來了?”他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疑惑的神情。目光掃過門外,而明亮的月光之下,他也隻看到了李珣一人。

與此同時,李牧也注意到了李珣手上,拿著一個精雕細琢的食盒。

“牧兒,我得知你出關,便來歸還城主印鑒,明日起我便可以卸下重擔了。”李珣注意到了李牧的視線,便即抬起了手中的食盒,“你剛剛出關,身體尚且虛弱,這湯藥能夠助你固本培元,對你的身體與修為也大有裨益。”

一切似乎,恰如李牧所料。

而李牧一笑,將李珣迎進了屋內。在關上院門之前,他的視線又不經意的掃過了院外。

李珣獨自一人前來,雖然在李牧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以李珣謹小慎微的性格,這種事情十有八九是不會假手於人的。

就像他親自給李寒送去羹湯一樣。

“牧兒,我感知你的氣息,似乎與先前並無什麼兩樣。”轉頭看向跟進屋內的李牧,李珣一邊放下了食盒,一邊如此說道。

但李牧卻沒有回答,他徑直走到了桌案之後,徐徐坐下,目光才終於是落到了李珣的臉上。

“這次閉關,我在修為上並無任何精進,自然氣息也與先前沒有兩樣。”李牧神色平靜地說道。

而此時,李珣已經將城主印鑒擺到了桌案上,並且取出了那碗湯藥。

“即便這次沒有什麼進展,牧兒你也不必灰心,畢竟你才隻有十六歲。”話至此處,他便將湯藥推向了李牧,道,“雖說是沒有成功,但閉關八日你也一定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與心神,況且還滴水未進,這湯藥你就更得喝了。”

李牧垂下目光看向了湯藥,燭火映照著其表麵一圈一圈的漣漪,一陣濃濃的藥香也隨之牽引著他的鼻尖。

“比起這個,我倒是更加好奇,”李牧沒有伸手,而是再度抬眼看向李珣,“我明明沒有把我出關的消息傳遞出去,二叔為何會知道我出關了?”

被如此一問,李珣不禁緊了緊眼神。

雖然說不上來為什麼,但他隱約覺得,李牧此刻的眼神,與閉關之前大相徑庭。

但隨即,李珣還是笑臉相迎道:“大哥已經走了,我作為你的叔父,自然也要多關心你一些。這些靈藥,我早幾天前便已差遣人去購置,而今日我剛一聽聞李小花進過你的院子,便即知道你已經出關了,所以二叔我才盡快熬製了湯藥,匆匆趕來,”說著,他便看向了那碗湯藥,“你出關之後,越是早喝,便越是有用。”

李牧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便伸手捏住了藥碗的邊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