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孫再香看到劉宇的鄉勇贏得如此輕鬆,心中暗暗羨慕,他笑著說道:“劉先生,待會你可要給兄弟我幾分麵子,不要讓我太過難看啊!”
“好說,你我切磋一番,點到為止,不傷和氣。”劉宇笑眯眯地說道,孫再香是他的後台,自然要用力巴結。
於是,雙方的鄉勇各自在東、西兩個方向列陣,準備比武。
縣令等人看到又有好戲可看,都瞪大了眼睛看著,臉上自然是充滿了幾分好奇,想知道誰能贏。
其中不乏一些讀過兵書的官吏,便賣弄幾句,這個鄉勇如何如何之類的意見,博得眾人一陣微笑。
讀過兵書和實戰能力並不等同,兵書隻是一些別人的經驗教訓,而不是自己領悟的東西,看起來終究是淺顯難明。
隻有像劉宇這樣根據實際的情況,結合兵書的策略,對練兵的方法進行了修改,以適合實際情況,如此才稱得上知兵。
如果能夠打上幾戰,吸收一些實戰的經驗,那就更加好了。
雙方鄉勇列陣的時候,眾人已經開始準備看好戲了。
雙方鄉勇逐步靠近,都是盾牌在前,長矛兵在後,腰刀兵在最後。
孫再香的鄉勇裏也有弓箭手,射出來的竹箭落在了盾牌之上,沒能造成威脅。
一般來說,弓箭想要造成威脅,必須能夠射穿對方的防線才行,現在劉宇的鄉勇用大盾牌擋在前麵,自然不必害怕竹箭的射擊。
雙方到了可以攻擊的距離,長矛就朝著對方的人捅去,由於雙方都采用了密集的陣型,所以長矛捅刺的十分密集。
在如此密集的陣列之中,騰挪躲閃、揮舞長矛展現出強大的技擊技巧是沒有多大的空間可供施展的,所有人都隻能使用簡單的技巧去攻擊和防禦。
當然,不是說高深的技巧不好,高深的技巧很好,很有威力,能夠克敵製勝,但是對於隻訓練了兩個月的普通村民來說,高深的技巧很難掌握,學得不好,反而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好。
任何的技巧都需要與實際的情況配合,需要符合士兵的實際情況,如果不符合,就容易造成士兵的思想混亂,技能落後,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
劉宇的訓練方法都是根據鄉民們的實際情況來製定的,非常符合他們簡單的頭腦,所以劉宇隻訓練村民們三個動作,刺、收和撥打,刺是攻擊,收是防禦,撥打是創造機會如此簡單的三個招數,訓練熟練之後,就能夠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在這樣短兵相接的時候,長矛總是能夠刺中對方的,一時間就有幾個人被刺中淘汰出局,孫再香的鄉勇之中有五人被刺中,而劉宇的鄉勇隻有一個人被刺中。
雙方的盾牌兵用力地將盾牌往前推擠,希望將對方的盾牌兵推倒在地,但是雙方的力量差別不是很大,所以盾牌兵未能占據優勢。
激戰還在繼續,長矛兵不斷用長矛去捅刺,由於許多人的視線被對方的盾牌遮擋,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目標,隻能胡亂捅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