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兒,你是當真以為你是朕的兒子,朕就不會殺你嗎”
崇禎坐在黃綢鋪就的禦案之後,眼神冷漠疏離的看著朱正明,淡淡開口道。
“父皇身為九五之尊,真龍天子當然能夠直接殺了兒臣,而且,兒臣之前的言論被殺十次,百次也一點都不冤。
可是兒臣相信父皇不會,正因為父皇坐在皇位上,才更不會。”
朱正明明白,此時自己騎虎難下,他決不能露怯,隻能硬挺到底,他在醒來之後,就已經在心裏,預演過很多次眼前的局麵。
根據崇禎的性格和當前的局勢,推斷他不會立即殺自己,除非崇禎瘋了。
如果是提前半年時間,他隻要敢說出之前的話,真有可能會被崇禎認為妖言惑眾,直接被殺掉,但去歲大明兩線作戰皆大敗的情況下,財政徹底崩潰的大前提下,崇禎需要一根救命稻草。
而且,這根救命稻草,他在現在的朝堂上,根本找不到。
他已經早就不信任,那些滿嘴隻會跑火車的文臣了,不是袁崇煥那時候了,隨便掰扯個‘三年平遼的大計’,就能立即得到崇禎毫無保留的信任。
可以說,十五年的經曆,已經讓崇禎對朝堂徹底失望了。
奈何崇禎的能力和手段都比較一般,又找不到新的出路,你看這急得滿頭白發,滿臉大包的。
所以,朱正明篤定了這一點,他再次開口對便宜老爹建立自己的人設。
“父皇,其實兒臣的心神,從天上返回人間的時候,太祖曾經問過兒臣三個問題,父皇想聽嗎?”
“說。”
“太祖問:小明,你此去人間,如若事不可為,當如何?”
“太祖爺爺,隻要我成功回去,事就一定可為,除非我中途夭折,或者被父皇直接砍了。
扭轉局勢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崇禎聽到這裏,手一抖,他急迫想知道:朕不能被簡單說服,我不能,朕要矜持,朕要……
所以,他強撐著說道:
“繼續。”
“太祖又問:如若你直接被你父皇斬殺,你會後悔回去嗎?”
“兒臣當時答道:太祖爺爺,小明不怕死,苟利大明生死以,*******?
不過也會有遺憾,大明失去了唯一逆轉局勢的機會,替大明遺憾,替大明惋惜,親者痛,仇者快的悲涼。
不過,父皇乃人中之龍,洞如觀火,一定會支持兒臣的。”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上位者總是喜歡聽到誇讚的,特別是把江山搞成這副模樣的崇禎。
崇禎咀嚼一下那句詩詞,他在心底震撼,偷偷叫好,好詩,好氣魄,這才說出了朕的心聲啊,跟朕絕配。
但是他麵上任然繼續繃著,聲音卻有點急切變音的開口道:
“最後一個問題?”
“太祖再問:小明,你會怪太祖爺爺心狠嗎?
十幾年前,窺見了未來的黑暗,太祖爺爺不甘心啊,憑什麼,要大興西方,而東方就要沒落,真的不甘心啊……
所以,太祖爺爺選中了你,來承擔這份在你這個年齡,本不該有的壓力和責任,還有代價。
別怪太祖爺爺,好嗎?”
“兒臣最後回答:能為大明做點事情,是作為朱家子孫,是我的驕傲和榮耀。
粉身碎骨渾不怕,萬死不辭,謝謝太祖爺爺的教誨,小明回去了,再見。”
朱正明快速說完太祖三問,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和思考。
這些都是他想好的,根據情況,準備好的奏對之一,各種情況的回答,每一種他都至少思考了五種以上的答案。
他說得很流暢,一點慌亂都沒有,沉穩如山,宛如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曆,增加可信度。
畢竟,這樣的事情,崇禎不可能去把太祖朱元璋拉起來求證。
崇禎有一瞬間的愣神,隨後他繼續試探道:
“哦,這麼說,皇兒是當真不怕死?”
“螻蟻尚且偷生,人都是怕死的,但是和更加崇高偉大的目標相比起來,我個人的生死榮辱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