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前三卷大綱.(1 / 1)

第一卷

背景:1280年,東渡日本的主角被牽連進了日本的政壇糾紛中,而此時元朝也正在為第二次攻打日本做準備,並派遣使者離間幕府與趙卓的關係。

劇情主線:主角準備娶北條輝夜(虛構人物)破解元朝的離間計,北條時宗也準備利用這次婚姻將大批不肯前往九州島的武士轉封過去,並以此加強自己對九州——西國一帶的控製。

幕府將元朝使者交給主角,主角通過元朝使者之口得知國內情況。

北條時宗家臣之子飯沼宗助因為也愛上北條輝夜的緣故敵視主角,想要帶著北條輝夜逃走,被主角組織,主角成功娶到北條輝夜。

主角回到九州島,收服三別抄之亂後成為海賊的高麗金精通。

主角拉攏九州島的島津氏、大友氏並相約元朝來時組成聯軍。

暗線:趙卓通過忍者父女與日本平安京朝廷搭上線。

支線:

趙卓與鐮倉的一個地頭竹岐季長結實,由竹岐季長之口解釋日本幕府在本時代所遇到的困境:

1,日本佛門勢力龐大,幕府想要發展臨濟宗來壓製。

2,由於海量宋國銅錢的輸入,大批新興勢力通過貿易崛起並組成了“惡黨”對抗幕府。

3,北條時宗專政霸權,放任自己的家臣與幕府武士集團代表對抗,為日後幕府滅亡埋下隱患。

暗線:趙卓通過釋放忍者父女與平安京朝廷搭上線。

第二卷

1281年,主角對南麵的起義軍不斷封賞,開空頭支票,並過金精通的海盜艦隊騷擾元軍航路,元朝震怒之下要提前攻日,但江南新附軍沒有準備完畢,缺少人數優勢的元軍在小規模嚐試失敗後駐紮島上等待江南新附軍。

主角通過原江南新附軍張八牛與新附軍大批中層軍官搭上線。

江南新附軍準備完畢,出海與元軍彙合後再次嚐試登陸作戰。

博多灣決戰,白天元軍因為前期準備不足始終無法完成搶灘登陸,陷入苦戰,主角率領軍隊三次將元軍推下海,再次向島津氏、大友氏以及九州島的最大勢力少貳氏展現了實力。

夜晚,金精通率領海盜艦隊突入元軍艦隊中火攻,元軍損失慘重,暫時退避。

元軍分兵繞過九州島佯攻本州島西北部的長門國,其餘大軍趁幕府軍隊被牽扯之時再次進攻博多灣,少貳氏的軍隊損失慘重,主角軍隊敢到,兩軍再次僵持。

台風到來。

元軍戰艦多數損毀,元軍將領拋棄新附軍以及高麗、色目軍隊逃跑,主角通過戰前搭上的新附軍中層軍官收複了新附軍,並用金精通收複了高麗軍隊。

第三卷

主角派遣文佛生以及三萬新附軍支援元軍在本州島的偏師,並向偏師告知九州島已被占據一半,元軍蒙古主力正在繼續攻打。

元軍偏師切斷本州島與九州島的聯係,防止幕府軍隊支援九州島。

主角派遣高麗加上剩餘新附軍組成的軍隊攻打四國島,四國島沒有防備,被攻克,主角獲得巨型銅礦——別子銅山。

元軍將領逃回,主角派人在長江以南大肆宣布元軍敗北的消息,江南早就不堪其苦的民眾紛紛加入起義軍,元軍陷入長久的治安戰。

元軍偏師在主角的支援下占據了本州島西側,與幕府展開了長時間對峙。

主角收服少貳家、島津家、大友家,扶持大量的“惡黨”成為武士階級,徹底消化了九州、四國二島。

元軍偏師在本州島西部不斷攻伐,文佛生突襲偏師中軍,以新附軍“統領”的名義繼續控製偏師。

主角進入本州島西部,元軍偏師與幕府在平安京決戰,兩軍主力全部重創後幕府軍隊退守平安京,元軍偏師中的蒙古、色目部隊也基本消耗完。

主角通過暗線聯絡平安京朝廷表示願意支持倒幕。

這本書暫時完結,非常抱歉,水平不足,簽約都簽不了。

下本書要換題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