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它那暗灰色的表麵上具有的科幻色彩沒有絲毫的改變,表麵磨砂顆粒狀的感覺依然賦有手感。手摸上去,帶一點點淡淡的金屬涼意,非常有質感。根本就沒有什麼燒焦變黑的熔殼。
另外,它降落到地麵也沒有衝擊地麵形成一個什麼巨大的坑,就連地麵的一棵草都沒有折斷,也沒有揚起漫天的塵埃。
所以,我剛才就在想巴裏先生說的那個‘空間折疊、瞬間移動’,也許還真被他說對了。若是這個紀念碑真是這麼來的,那它所涵蓋的科學知識會促使我們現代的文明進步上千年,我們以前對物理、蟲洞的理解都太淺薄了。既所有的蟲洞理論都可以通過四維空間來實現。”
蘭伯特說完了,似乎想起了什麼,趕緊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記錄起來,完全沒有理會其他人的目光,這也許就是科學家對待事物的本性與個人的做事風格。
大家都在看著他、等待著他,待他記錄完抬起頭沉思了一會後說:“我想起了我看過的一部由華夏科幻作家寫的一套科幻小說,對了,這部小說還獲得了我們的‘雨果獎’。
這部小說裏創造了一種曲率驅動原理,當然書中有詳盡的說明。就是設想把大範圖空間的曲率無限增大,然後像一張紙一樣對折起來,把紙麵上相距千萬公裏或是千萬光年的遙遠的兩個點貼在一起。他稱之為‘宇宙航行’。其實,這個方案嚴格來說不應稱為宇宙航行,而應叫作‘宇宙拖拽’,因為它實質上並不是航行到目的地,而是通過改變空間曲率把目的地拖拽過來……這就是所謂的曲率驅動。”
說完,蘭伯特似乎又想起了什麼,趕緊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記錄起來。或許是他講的這個曲率驅動原理太深奧、太抽象,大家都木呆呆地看著他,沒有任何的反應。
“你十分清楚,巴裏先生,”瓊斯使用耐心而又無奈的語氣,“在座諸位都不了解宇宙拖拽、曲率驅動這些術語,所以請你具體說明一下,體諒我們的無知。”
坐在蘭伯特旁邊的巴裏看大家一頭霧水似的反應,聽到瓊斯的請求趕忙接過話說:“我很樂意解釋,”他看了一眼還在忙著在筆記本上寫東西的蘭伯特,“要解釋它,最好的辦法是拿一張床單為例,讓大家理解曲率驅動原理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把目光移向了巴裏。巴裏張開手臂繼續說道:“假設有四個人拉起一張床單,可以拉成近似水平的平麵。在床單上放一個球,這個球會陷在由自身重量壓出的坑裏。這時,如果有人用手在球的附近壓出一個更深的坑,則球會順著坑的方問滾過去,如果在前方再壓出一個坑,則球會繼續朝前方滾動。”
他稍微停頓一下看著大家,“曲率驅動的工作原理就是類似這樣,用某種方法改變物體前部或後部空間的彎曲程度,使兩者之間產生一個‘落差’,這一落差能使物體自行向前移動。至於蘭伯特所說的‘宇宙拖拽’則是一種極端的情況,它使大範圍的空間曲率無限增大,近似對折起來,從而使物體瞬間實現遠距離移動、接觸,這一速度接近或等於光速。
把球放在繃緊的床單的一側,一個人用手在床單的另一側迅速用力壓出一個大坑,切住,一定要用力,速度還要快,把床單壓到近似對折的程度,這時,小球會迅速移動到另一邊的一個點上。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空間折疊、瞬間移動’。由此可以看出,要實現曲率驅動下的光速移動,關鍵在於使空間發生彎曲。不過,我們現在的科技,還無法看出地球的空間能夠彎曲折疊。”
經他這麼舉例一說,大家似乎明白了一些,緊張的神情也隨之放鬆下來。
瓊斯看著蘭伯特記錄完後,便開口問道:“蘭伯特先生,你認為這個無辜殉難者紀念碑是什麼材料製造的,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蘭伯特看著瓊斯,依舊不緊不慢的說道:“用我們現有的幾台儀器初步掃描測試,它的化學組成仍然未知,它不被超聲波和光波幹擾,它不排出氣體,也沒有輻射。它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能讓我們對它著手做研究。”
他歎息著,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連續的鐺鐺聲,繼續說道:“至於如何製造出來的,對於機械製造我不太懂,但是,這個紀念碑我敢肯定,它絕對不是機械製造出來的。”
“不是機械製造,還能是什麼製造啊!”瓊斯跟著問到。
“這個紀念碑,它的工藝極佳,不是我們現有的機械可以加工成型的。它應該像是一次性3D打印成型,它的精度和水準比我們現有的技術要高出好幾個量級。”蘭伯特拋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