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林還是沒說話,心想,後世那些炒股的估計全是這麼想的,尤其在南北車合並的時候,有多少人因此上了天台。

技術官員見沈光林有點走神,以為他不以為然,心裏有些不喜:“我就說了嘛,咱們整個期貨部門上上下下都太保守,如果我有您和長城集團的這條件,定是要進場狠賺一筆的。”

沈光林忍不住笑了,“我有啥條件啊,我就是個普通學者而已,對於企業經營,賺正經錢才是王道,撈偏門要適可而止。”

“這怎麼是撈偏門呢,國家成立這個部門的意義就是給國家賺錢的,如今時不我待,這麼關鍵的時刻,難道石油還會下跌不成?”

對此,沈光林不做評價。

關於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的油價走勢,這是有曆史大背景的,這個大背景就是當前正處於西方遏製蘇俄的緊急關口,油價缺乏上漲的實際支撐力。

而曆史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早在戰爭初始,也是石油期貨價格最瘋狂的時候,沈光林在知道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籌集了一些資金入場,還是輕鬆賺到了幾個小目標的。

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那種寫商戰文的,都敢加到一百倍杠杆了,簡直是在開玩笑。

即使知道大勢,如果真有十倍杠杆在,一個強烈震蕩,說不得就要平倉了,倒在了獲勝的前夕,這種情況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越是激進的操作,往往死的就會越快。

穩妥的方式還是加個兩三倍的杠杆,即使賭輸了,最後還能留下一點渣渣。

按照理想模型,即使隻投入了1個小目標,加10倍杠杆,原油價格翻一番,賺的就是10個小目標。

這種想法是很好,操作起來也很難,一個波動,油價間歇下探10%,咿,爆倉了,血本無歸。

沈光林研究過曆史,也讀過不少兵法,在整個油價行情中,雖然整體走勢都是上漲的,但是短暫下行10%乃至20%的情況,出現了可不止一次呢。

所以,真的要盲目的加杠杆,就算是知道大勢,一樣無濟於事。

在沈光林看來,他知道未來,那賺錢的機會就太多了,完全沒必要孤注一擲在這個地方。

尤其,沈某人錢太多了,加了杠杆差不多就能坐莊了,完全沒必要。

但是,人各有誌。

大家的想法不一樣,沈光林也很難改變別人心裏的固有執念。

尤其,這些人還是掌握了一定內幕消息的,算是國家隊成員。

因此,他們的底氣更足:“有跡象表明,老美距離動手的日子不遠了,他們的部隊都開拔到位了,在這種情況下,油價隻可能張,隻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誠然,後人如果站在已經知道結果的角度上,去分析已經發生的事件自然是可以頭頭是道的,而真的站在曆史前端,又有多少人可以驅散曆史的迷霧呢?

沈光林都沒這個自信,他總是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改變了曆史。

不然,誰能說一個人可以在商業和學術上都取得如此成就?

關鍵是這個人還極為年輕,而且又帥。

穿過來十年了,沈光林的愛好除了增添了喝茶之外,沒有其他變化,長相也都跟鎖死了一樣,當年是個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甚至,他都有一點擔心,將來姐妹倆會不會已經老了,而他還年輕。

不過,很快他就多慮了,不是因為長相的問題,是因為硬實力。

男人,真的不要太自信,能完美的對付一個都吃力了,還對付兩個,隻是滿足一下虛榮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