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風、王大石、龍一三人默不作聲的跟在淩淪的身後走了一段路之後,四人便展開身法,向北疾掠而去。
不出半個時辰,他們已經來到了所住的地方,但他們剛一來到住所外還不到一百丈的時候,便為住所外的場麵所愣了一下。
此時,在韓風他們所住的那所大宅院外的空地上,早已站了五六百個人。這五六百個人並非是同一個陣營,而是分成兩大陣營的,一左一右的站著。雙方的人數差不多,都有兩三百人,站在左邊的那夥人中,還有人受了傷。
韓風一看站在左邊的那一夥人,麵色便是一變,因為他隻是瞧了一下,便已經看出了這夥人究竟屬於哪一個幫派。左邊這夥人均是身穿胸前繡著金錢標誌的衣衫,隻是大多數人穿的是勁裝,少數人穿的是衫袍而已。這樣的穿著打扮,不問可知,自然是江湖六大幫中的“金錢幫”的人。
這夥“金錢幫”的人,除了一大班幫眾和小頭目之外,有三十多個可以說是“金錢幫”的中上層人士,因為這三十多個人胸口金錢的數量,最少的也是八枚,而內中一人,韓風並不陌生,正是“金錢幫”的“八錢護法”逍遙子。
此時的逍遙子,在三十多個人中,也隻是地位最低的一員,因為除了八枚金錢的人外,還有九枚金錢的人,十枚金錢的人,甚至還有十一枚金錢的人,而十一枚金錢的隻有一人。通常情況下,胸口有著十一枚金錢的人,要麼是“金錢幫”的副幫主,要麼是“金錢幫”的頂尖長老。
這個人身上配著十一枚金錢標誌,但看他的穿著打扮,並不像是一個頂尖長老,而像是一個平時喜歡發號施令的人,而據韓風所知,如今的“金錢幫”,一共有五個副幫主,這人究竟是哪一個副幫主,一時之間,韓風也看不出來。
另外一夥人,無論身穿什麼樣的服裝,是俊是醜,是老是少,要麼頭上裹著黃色的布帕,要麼用一根三指厚的黃帶子綁在頭上,一樣望去,特別的顯眼。
韓風雖然是第一次見到這些人的穿著打扮,但略微一想,也隱隱猜到了這夥人是屬於哪個幫派的。武林之中,如果說有哪一個的幫派的人頭上裹著黃布或者戴著黃帶子的話,那麼,這個幫派一定就是“黃巾社”。
“黃巾社”乃八大社之一,與“江海社”一樣,都是在宋末明初的時候,在一夥高手的領導下,開始在武林中迅速崛起的。不過,“黃巾社”昔年聲勢浩大,號稱八百萬弟子,卻是“江海社”所不能相比的。
當年,“黃巾社”還不叫“黃巾社”,而是叫做“黃巾太平道”,是一個奉事“黃老道”的龐大組織。“黃老道”的意思就是指傳說中的“黃帝”和道門三祖之一的“老子”。
這個組織在短短的十多年之內,因為百姓困苦,口號又喊得特別的響亮,所以一下子壯大至數百萬,勢力強大。但後來,“黃巾太平道”內部產生了分歧,分成了兩大陣營,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兩大社,也就是“黃巾社”和“太平社”。
武元宗建立大明帝國後,第一件事便是昭告天下,要各大勢力消減人員。迫不得已之下,“黃巾社”減去了十多萬的人,行事也低調起來,隻是雄踞一方,很少有人出來惹事,武林中也很少見到“黃巾社”的弟子在江湖中走動。
這一次,臨安城突然來了這麼多“黃巾社”的人,顯見臨安之事,在某種程度上與“黃巾社”有著關聯。不然的話,以“黃巾社”一向的行事作風,是不可能一下子積聚這麼多人的。